利用“蝴蝶效应”,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在教育孩子中发挥到最大

蝴蝶效应是最早是气象学的一个概念,由美国科学家洛伦兹提出,后来又运用到其他行业和领域。

是指在长时间和大范围内,微小的空气系统变化,可能导致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产生极大变化。有人形象地比喻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轻拍打翅膀,引起德克萨斯州一场龙卷风。”

黄静洁提出的“第三种力量”,和“蝴蝶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微小的力量如果有效加以调节利用引导,会产生如“狂卷风”般的巨大效果。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些不起眼的“第三种力量”到处都是。她认真记录下和孩子生活里的12个美好片段,代表看不见的12种力量。

这些力量或许是一个故事、一张机票、一个导师,甚至是一次旅行和一连串的错误,以及所面对的挫折、困难和挑战。

其实,这些力量是可遇不可求的,悄悄改变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行为模式、性情塑造、和品格养成、理想确立。如何进行巧妙转换,适时利用,发挥作用,需要父母仔细探索,及时发现,并且要求耐心和持久去践行。

蒙台梭利说:“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虽然父母和学校的力量会促进孩子成长,但只有当孩子产生内在驱动,震撼心灵,第一、第二种力量才会有效果。

因而,借助多维度“第三种力量”,找到孩子的特色与标签,重视孩子综合能力提升,赋予孩子内心强大驱动力,让“外在压力”变为“内在动力”,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隐形财富,也是父母应该学习的大智慧。

一是杜绝做“直升机家长”,从“原生家庭”之外,寻找合适的“延伸家庭”,帮助孩子成长。

很多父母会以安全为由过度保护孩子,紧紧将孩子局限于“原生家庭”的范围内,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或家庭有过多接触,就像“直升机”在孩子头顶不停盘旋,却从不放手离开。

而孩子有天然的社交需要,需要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有个全新的环境,可以接触更广泛的人、事和物。在西方,这样的亲密家庭,称之为“

延伸家庭”,就像从自己家庭里延伸出的另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