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不利不代表后期“发育”,2020年车企会如何应对?

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多家车企反应迅速,纷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当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50车企和汽车相关企业为援助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作出了贡献,累计捐献金额已经超过了9亿元人民币。

可以看到,各家车企在疫情如此猖獗的时刻,都展现出自己的担当和正义。不过,在共同抗击武汉肺炎的援助行动之后,各家车企该如何降低此次疫情带来的消耗?

01

全产业链无一不受影响

最直接的消耗就是消费者的减少。为了做好隔离,大部分消费者都能做到“不出门,不聚会”,更加不可能前往汽车4S店看车。即使是4S店本身,也有很多做出了暂时停工的决定。据数据显示,超85%的4S店预计在元宵节(2月8日)后恢复营业。不难想象,之后的终端销量数据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多家车企不得不宣布延长假期,丰田、本田、宝马、福特、蔚来等车企均已确认延迟复工计划。另外,湖北汇集了东风集团、神龙汽车、上汽通用、吉利等整车企业。为应对疫情,大部分车企在武汉的基地/工厂已经开启紧急措施,其中PSA集团、通用汽车等车企已实施限制外籍员工前往中国的措施。

据数据显示,湖北此前每天能提供国内汽车市场近9%的产能,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6660亿元人民币。而这次的停工,对车企乃至国内市场有多大影响,相信大家可以想象。

更严重的是,汽车供应链的供应中断似乎有迹象。近年来,汽车的“新四化”的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零部件提供充足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零部件企业不在少数,像博世、采埃孚、电装等企业在国内都有超过20家制造工厂。然而受疫情影响,这些公司很多目前都无法正常开工,若这种现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全球供应链。

由于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中断,日前,现代汽车宣布暂停韩国本土的SUV车型Palisade的生产,位于韩国平泽市的双龙汽车工厂也遭到停工。另外,为本田CR-V提供刹车踏板的供应商F-Tech在1月30日将武汉工厂的产能转移到菲律宾的工厂。

据全球重要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供应商IHSMarkit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量降幅将达到10%。IHSMarkit还提出,疫情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3月中旬,从而将导致中国汽车产量缩减逾170万辆,同比下跌32%。

02

2020年早已不是17年前的样子

不过部分网友认为,待疫情过去后,车市会有比较乐观的增长。这当中的理由则是2004年“非典”疫情过后,因疫情隔离的要求会刺激不少消费者提前购买车,销量会有所提升。

但轱辘哥认为,今非昔比。确实,2003年的销量相比2002年同比增长了70%,也存在车市未因SARS爆发后销量下滑反而高速增长的现象。不过,当时国内的汽车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私家车刚进入大批消费者的眼前,而且整体保有量较少,SARS爆发和销量高速增长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为2.6亿辆,全年更是有超过2500万辆的销量,消费结构早已不是17年前的样子,加上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所以轱辘哥认为,本次肺炎疫情过后对车企的创伤还是很大的,恢复元气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03

车企的自救

在目前情况下,车企自救的最佳办法就是稳住军心。

2月2日,沃尔沃率先发布两个决定。一个决定是放宽业绩考核,并设定2月份销售目标。同时,还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总共超千万人民币的补贴。另外对于在建阶段的4S店,均在约定开业日的基础上延长豁免期。

这个决定是针对经销商的,而另一个决定则是针对车主的。沃尔沃给车主提供四项承诺,在疫情期间,将为全国的沃尔沃车主提供20公里之内免费上门取送车服务;4月30日之前为湖北沃尔沃车主提供免费救援等等。

这些内容对于处于终端销售层面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讲,都是非常确切实际的重大决定,不仅能稳定经销商的工作压力,还为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另外,欧尚、起亚等车企对经销商和消费者也作出了相应的承诺,如延期开工、下发补贴、线上选车等,大大降低了用户外出的频次。而轱辘哥认为,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很多车企陆续推出相应的销售政策或者相关规定,毕竟如何稳定军心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感是现阶段车企应该要做到的事情。

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车企要有伸出援手的正义,也要有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实在的准备。2020年车市早已不是2003年的那样,不应该以盲目乐观的态度来对待接下来的车市。疫情还没过去,车企最需要的是稳住军心,保证企业的凝聚力,提供让消费者感到有安全感的服务。只要汽车产业上下游都能积极应对,这次疫情的影响相信很快会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