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前不见古人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鉴赏】

当诗人站在幽州台上,极目广袤的北方平原,天高地阔,他心里想的应该不只是一己的命运和得失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篇横空出世,一语惊人,突现了茕茕独立于天地间的清高、孤傲和悲凉。纵览古今,在地球上出现过多少生命,哪一个不是仅仅生活在此时此刻的“现在”?即使在同一个时代,心灵与心灵的鸿沟也无法逾越,茫茫人世,知音难觅,能赏识、理解诗人的人已“前去”,还“未来”。两个“不见”,包含了万千思绪,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有壮志难酬的孤独寂寞,有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

只有天地和自然是永恒的,我们都不过是匆匆过客。诗人登楼眺望,想到人生短暂,古人早已面目全非,而天地依然渺远,那种人类个体置身于历史长河的孤独,那种无人沟通的灵魂的孤独,使诗人悲从心生,不由得潸然而泪下。三四两句借景抒情,直抒物是人非的孤独凄凉与郁郁不得志的伤感。

这是一首五言七言交错的古诗,慷慨悲凉,大气磅礴,苍劲有力,全诗紧紧围绕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完全挣脱了形式的羁绊,文意纵横恣肆。诗中的感悟已经跳出了个人的悲欢,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普遍思考,具有超越时空的哲学意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其形式与内容都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