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群英谱」为转运患者,她累得几近虚脱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杜方江

“待我短暂休整一周,再来和病毒战斗。”2月16日,轮休的第一天,唐皙澜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到朋友圈。

掐指算起来,作为我市首批进驻株洲新冠肺炎定点救治病区的医护人员,她在“战疫”的主战场已经连续坚守了20天。

今年33岁的唐皙澜是市中医伤科医院的一名内科护士。1月26日,得知院里选派队员前往渌口区人民医院,曾在重症监护室干过5年的她立马请战。

事实上,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才6岁。得知女儿要去前线,唐皙澜的母亲在家哭了两天。

“我是个平凡的人,希望能干件有意义的事。”唐皙澜劝说家人。1月27日,她正式进驻“战场”。

量体温、消毒、倒水、送饭、打扫卫生……如陀螺般一刻未停。两层工作服、一层防护服、三层手套、口罩、护目镜,一穿有时得七八个小时。唐皙澜清晰地记得,第一个夜班下来,她的脸充血水肿,睁眼都有些费力。脱掉防护服后,她号啕大哭:“我生平第一次觉得自由呼吸是件特别幸福的事,哭完我就好了。”

在隔离病区,她和队友在争分夺秒与病毒抢患者。

2月10日晚上7点,即将交班时,唐皙澜接到紧急指令:要将一名患者从隔离病房转去ICU。这时,她穿着防护服已工作了5个小时,体力严重透支。

从隔离病房到ICU有300多米,转运过程中,坐在轮椅上的患者只能摘下呼吸面罩,如何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唐皙澜和其他3名医护人员决定推着患者跑过去,缩短转运时间。

300米的距离看似很短,可对于身着厚厚防护服、体力接近底线的唐皙澜而言,这似乎是33年来跑过最长的跑道。每跑一步,她都感觉自己处于缺氧的边缘。为尽快转运患者,一路上,她咬牙坚持,不断提醒自己:“快到了,快到了。”

终于,一路小跑后,患者被安全转运到目的地,累得几近虚脱的唐皙澜却靠在墙边傻笑了起来:“看来,我以后要练下长跑,这体力还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