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文心》|学习能力差的人,谨记8字诀,理清大脑思路

在生活中,有一个场景会经常发生,不只发生在某一个人身上。比如,很想好好读懂一本书,终于有一天将它拿起来,从头开始翻看了,可是没看两页,随手又重新将它放回到原处。

原因无它,提不起兴趣和看不太懂。

海伦·凯勒曾经对读书获得知识,有一番深刻的见解:“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我来说,知识就是幸福。有了知识,你就可以区别真理和谬误,可以分清高尚与渺小。当你了解到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行为时,你就会对发展到今天的人类,产生同情和亲近的感情。”

获得知识很重要,可是读不懂怎么办呢?如果让一个小孩,去移动一块超出他体力的大石头,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除了给他足够的时间增加体力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给他一支木棍,让他去撬动着大石头向前滚动。

鲁迅有一篇文章《秋夜》,其中这样写到:“……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文中出现了枣树、夜晚、天空,这些都是文章构成的元素。它们是通过我们六识即可触达到的事物,也可称为人们生活中的“外部经验”。

“奇怪而高”,天空有什么奇怪的,如果我们去看,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奇怪,这种个人的感觉(感想)会因人而不同。好比有一天,我们看到大雨即将来临,天空阴云密布低了下来,感觉很可怕,这也是个人的感想,或者称之为人的“内心感想”。

宋代诗人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往》中写到:“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管弦”是乐器,“老去”,我们还很年轻,如果我们写就不能说老去了;“无心”,如果你爱听管弦乐,写它的话可能就得写成心情很好了。

将一句诗词分开来解读,哪些是客观存在的,哪些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描述,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一段文章内容,由外部事物和内心感想组合而成,但不同的作者,对描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程度也会不同。

比如,同一个苹果分给三个人去品尝,很可能三个人品出来的味道是有差异的,一个人品尝后多一点甜、一个人品尝后发觉还有一点酸,这就是每个人的察觉能力深浅造成的不同。

鲁迅《秋夜》中说到,夜空是奇怪而高的,而我们没有相应的感觉,这很大可能是我们粗心没有观察到,忽略了深秋夜晚天空的奇特。这就是文章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读者要在文章中学习到的文化内容。

还有一例,要比前一段文字复杂一些,是鲁迅先生《秋夜》中的另一段: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这段文字初读很瘆人、怪异的感觉。为什么要笑,吃吃的是什么样子,四周的空气都应合着笑,大半夜的,没有发现别人后,才知道是自己嘴里发出来的,还将自己驱逐了,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前文说到的8个字,将描写的事物(外部经验)和个人的感想(内心感想),分开理解再合到一起,就会发现整段文字其实就五个字:“夜半的笑声”。

大概是作者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物,自己情不自禁笑了出来,后来才发觉自己笑的行为。透过文字,也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境是怎么样的。

作者当时为什么要笑呢?如果有过类似生活经历的人,就会很容易懂得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想法了。同样道理,如果一篇古文中写到了一些现象,读者的人生阅历、底蕴足够,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看一篇文章,有时就是要站到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若能俯视一篇文章的内容,说明你的层次要高于作者了。

学习知识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如果将这种行为看作是一个探索新奇大陆的旅程,它会变得相当有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