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午睡”对孩子很重要,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6岁后开始显现

本文为小步在家早教原创,欢迎个人关注、转发、分享

邻居张姐最近很发愁,儿子在幼儿园不睡午觉,一到睡觉时间就兴奋,一会儿喝水一会儿躲猫猫,就是不愿意睡觉。影响了其他小朋友,搞得老师心力交瘁,而且中午不睡觉,下午又没精神,活动参与不积极,课更是一点听不进去。张姐听说,长期不睡午觉孩子会变笨,这两天更是焦虑得不行了。

孩子的午睡情况一直是家长关心的问题,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午睡影响大脑发育,但午睡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午睡的好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以及学习状态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孩子午睡的重要性

1、良好的午睡是孩子成长的必要因素。

午睡质量得到良好保障时,可以有效的促进孩子身体健康的发展,而睡眠不足则会对孩子心智成长与发育有着不良的影响。 睡眠不足时,孩子身体的各个器官则会一直处于紧张活跃的状态, 不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致使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受到损坏,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与成长。

当然,也有个别孩子自身精力比较充沛,完全没有睡午觉的需求,如果我们家长观察到孩子确实很排斥午觉,且没有任何精力缺乏的情况,也不用强迫孩子睡午觉。

2、良好的午睡可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

6岁前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需要再十 个小时小时左右,而有限的夜间睡眠远远无法满足身体发育的需求。良好的午睡习惯,能够有效的保证孩子在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休息与调理,并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起到了重要的情绪稳定作用,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3、良好的午睡可以保证孩子的认知能力。

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系曾做过一个关于“午睡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实验证明,午睡剥夺会造成认知功能下降。

孩子在得到充足睡眠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精神处于快乐愉悦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怎样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

1、提前做睡前准备

孩子午睡前的准备活动很重要。 首先注意在午饭后不要让孩子做剧烈运动,防止孩子出现消化与吸收方面的问题,并且还会激发孩子高涨的情绪,让孩子一直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不利于尽快地进入睡眠。

在午睡前制定合理的睡前准备活动,例如:听故事、听歌等。 其次提醒孩子睡前先上厕所,避免酝酿午睡中出现大小便情况,也能减少孩子睡梦中的尿床现象。

2、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

时刻保持睡觉环境的安静,可以放轻缓音乐,但不要嘈杂刺耳或者忽高忽低的声音。再次卧室光线,既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光线太亮不利于孩子进入睡眠,并且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光线太暗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与不安感,而且容易导致孩子没有昼夜之分,简单拉上窗帘会比较好。

最后卧室温度,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会使孩子心情烦躁与发热,温度过低孩子容易感冒,另外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是孩子较为适宜的午睡环境。

3、纠正孩子错误睡姿

正确睡姿作为保证孩子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孩子身体以及骨骼正常发育有着直接的关联。俯卧会压迫心脏造成血液不循环,而侧卧同样会影响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蒙头睡更加严重,会使幼儿呼吸不顺畅以及空气不 流通,容易做噩梦受到惊吓,甚至产生蒙被综合征。 从医学角度来看,仰卧或者右侧睡才是正确的睡姿,我们可以通过纠正孩子错误睡姿, 来保障孩子睡眠质量,提高幼孩子骨骼的生长与发育。

所以,对于大多数6岁前的孩子来说,保证良好的午睡习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