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感染1400人的超级传播者,被称为最致命女人,至死都没有症状

只有社会、知识、科学都愈加进步,

才能避免更多类似伤寒玛丽的事件!

  

 (韩国电影《釜山行》剧照)


  距离封城封村已有一月,最近春天的阳光冲破云层,许多宅久了的人们耐不住寂寞,出去扎堆游玩了。

  可是别忘了,疫情还没真正结束啊!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次疫情是轻易摆平的。疫情里最可怕的是那些无症状超级传播者。看完这几个故事,你也许会虎躯一震。

  

  因为疫情,“伤寒玛丽”又上了热搜。 这个女人,直到现在都是美国人口中的恐怖人物。

  她得以出名,因为伤寒病。这个病的罪魁祸首是伤寒杆菌,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感染者潜伏期10天左右,发病时持续高热40度,伴随腹痛、玫瑰疹等。

  

( 被隔离中的玛丽- 左1 )

  

  20世纪初的美国,一个叫华伦的纽约银行家,带着家人去长岛度假。突然,8月底,华伦的一个女儿开始发烧。没多久,华伦夫人、两个女佣、园丁和另一个女儿相继发病。

  房子里的11个人有6个人患病。医生告诉华伦,他们得的都是伤寒。

  华伦震惊了。伤寒这种病他有所耳闻,但只听说过在欧洲的贫民窟里出现过。如他这般资本家是不可能和贫民窟的人打交道的。

  到底这伤寒哪儿来的?

  他想方设法找到了有处理伤寒疫情经验的专家索柏,索柏马上锁定了华伦家度假时请的女厨师玛丽。

  

(乔治·索珀)


  索柏调查了玛丽的简历,发现她之前工作过的7个地方都爆发过伤寒,已经有22例感染1例死亡。

  索伯内心发毛,马上找到玛丽,希望她提供血液和粪便用于检测。

  玛丽是个暴躁的爱尔兰裔厨师,她觉得自己身体很棒,竟然用疾病侮辱她。于是她用叉子赶跑了索柏。索柏又找来地方卫生官员劝玛丽,玛丽依旧暴躁地把他们赶跑了。

  

(电影《伤寒玛丽》中玛丽拿叉子赶人的暴躁样)

  

  在那个年代,玛丽不知道有一个名词叫“健康带菌者”。这种人表面没事,其实很有危害性。

  最后地方官员带着警务人员强行把玛丽抓住,把她送进传染病房检测。索柏在她胆囊里发现了大量伤寒杆菌。

  可是玛丽并不信,并且在2年后向美国卫生部门提起申诉,并且有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美国媒体说这是侵犯人权。

  最后玛丽保证再也不做厨师,这才得以自由。

  在玛丽解除隔离的5年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纽约一家妇产医院突然暴发了伤寒,25人被感染,2人死亡。而这家医院的厨师之一就是玛丽,此时她已改名“布朗夫人”。

  这一次,当初那些制造舆论的美国媒体清一色批判玛丽,公众也开始谴责她。

  

  (当时报纸对玛丽的报道 )


  她在舆论压力下,回到了那个当初被隔离的地方,医生们开始对她疯狂用药,但无论怎么治,她体内的伤寒杆菌一直存在。

  玛丽在治疗中性格逐渐温和,她开始接受医生们的建议,并且在实验室做义工。

  16年后,玛丽中风瘫痪。又过了6年,69岁的玛丽死于肺炎,而非伤寒。

  在她的遗体火化前,医生还在她体内发现很多活的伤寒杆菌。

  据资料记载,玛丽的厨师生涯共引起53次伤寒爆发,其中包括美国纽约伊萨卡的1400人患病及3人死亡。

  而她至死都没有任何伤寒的症状。

  玛丽死后,她的故事被美国人大肆渲染,人们把她当成了超级传播者的代名词。很多媒体都以漫画的形式来戏谑嘲讽。

  

 (讽刺伤寒玛丽的一副漫画 )

 

  在玛丽死后50年,漫威公司在《超胆侠》第252期里推出一个漫画反派人物“玛丽”,她有“伤寒玛丽”和“血腥玛丽”多重人格。

  美国人已经把“伤寒玛丽”当成了一个代名词。有个美国小学生在上课时打了个喷嚏,就有同学嘲笑他是“伤寒玛丽”。

  扯开去说一下,“血腥玛丽”与她无关,是来自英格兰的恐怖传说。

  

  黄秋生有一部限制级电影《伊波拉病毒》,他在片中饰演的那个狂徒,染病后自己痊愈了,但浑身是毒,接着就到处传播害人……

  他自己没死,却有一堆人因他而死,很像“伤寒玛丽”。

  对于“伤寒玛丽”,医学界常用的称呼是——超级传播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病毒传染给十人以上的病人被称为超级传播者。新型冠状病毒最近就出现了这种恐怖现象!

  

  一名61岁的韩国女性曾在1月底因车祸在首尔就医,但在2月10日出现发烧症状,2月14日开始出现肺炎,那家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也已开始发病。

  2月17日,这位韩国女性确诊,但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四处活动,共4次前往教堂参加聚会,其中有一次曾与1000多人接触。

  这直接导致1000多人要被隔离,其中90人已经有症状显示。

  再说一个更恐怖的案例,也就是至今令人闻风丧胆的“西班牙大流感”

  之所以称之为“西班牙大流感”,是因为那次疫情是从西班牙开始大爆发的,但追根溯源,最初源头是一个美军列兵阿尔伯特·吉特切尔。

  哦对了,他在部队里的身份,也是厨师。

  他就像电影《釜山行》片头那个跑进火车的少女一样,因为他,那支部队很多人感染,在潜伏期时就被送到了欧洲战场,紧接着欧洲开始大爆发。

  

最终,1918年的这场流感,感染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超过5000万。

  

  欧洲人提起那场灾难就心有余悸,因为完全超出了他们当时的想象。

  原本,20世纪初,欧洲人沉迷在自己科学的发达中,有时候病人送去医院,医生表示难以诊治,病人家属会说:不可能!现在是20世纪了!

  记得英剧《唐顿庄园》就有这一幕。哦对了,《唐顿庄园》第二季里,男主原本有了未婚妻,和女主不可能在一起了,结果,编剧让那个未婚妻去世了,手法是让她感染1918大流感。

  

  (《唐顿庄园》第二季剧照)


  2003年非典时期也有一个案例。一位医生去香港参加酒宴,但出行前他已经感觉不适。到了酒店,他突然发烧呕吐,吐在了酒店长廊。

  而那座酒店就成了后来的噩梦。

  很多外国旅客在那家酒店被感染,无症状的时候飞回了自己的国度,最后至少18个外国人因此染病,并扩散到了很多国家。

  他们的特点都是无症状时就开始具备传播性,但“杀伤力”不如伤寒玛丽更可怕。

  因为“伤寒玛丽”若不是被专业医学家发现,普通人根本无法辨别!

  

  大丹不懂专业医学知识,因此专门请教了医生朋友,为什么会存在伤寒玛丽这种毫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医生朋友也很难解释清楚,大概可以理解为: 她体内的病菌和免疫系统“友好相处”了。

  举个例子,1918大流感时,很多人死于免疫过激。

  所谓免疫过激就是,病菌进入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发烧。免疫系统想用发烧来杀死病菌,但人体扛不住太久太猛烈的发烧啊!

  有个恐怖的笑话:免疫系统说,病人和病菌只能活一个……

  

  而伤寒玛丽是个特例,在她体内,病菌和免疫系统达到了平衡,就像人体肠道菌一样存在。

  这种特例可能一万人中都没有一例,但一旦出现了,对她自身是大幸,对其他所有人而言都是危险。

  扯开去说一点,李兰娟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过:“人体有一斤多细菌在身上,大部分集中在肠道。这些细菌很多是有益菌群,能够帮助人体分解物质。可很多人生病后习惯性用抗生素。”

  注意哦,抗生素是杀死细菌的,如果过度用抗生素,那肠道里好的细菌都被杀死了。而且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体内细菌耐药,后期一旦发病就难受了……这也是大丹的一个医生朋友提醒的。

  写在文末

  最近,很多省份连续很多天,新冠病毒确诊患者0增长。这个成果来之不易,是我们千千万万人用一个月的“宅”换来的。

  然而,疫情还没有真正结束,各地旅游景点就开始人头攒动了。

  2月22日开始,西湖边人流量超过8000人次。无独有偶,北京香山公园景区竟然出现了排队堵车的情境!

  对此,从24日开始,香山公园周边仅保留香泉环岛附近新建的三个停车场,可提供680个车位,其他5个停车场全部关闭。香山公园同时实施游客限流管控。

  景区的游客看到咳嗽的人自然躲开,可别忘了,还有无症状感染者!

  

  当然,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待进一步验证。出行的人们应该继续做好个人预防措施,如勤洗手、少出门,前往人群密集室内场所正确戴口罩,仍可以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目前,疫情尚未结束,警报尚未解除,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零增长不等于零风险!

  本书梳理了从先秦到清末的防疫抗疫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观念,总结了同舟共济、坚韧顽强的民族精神。

  三千年的抗疫史说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病的国度,有着战胜各种传染病的传统。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要我们发挥出智慧和潜能,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弘扬中华民族在抗击疫病中形成的顽强民族精神,我们一定会战胜各种各样的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