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孩子很难养成好习惯,不妨利用“习惯回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估计很多家长对于这样的对话都很熟悉:

“你怎么这么晚了还在坐这看电视,老师给的作业写完了吗”

“谁让你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电视的?我这样教过你吗?”

“怎么还没有睡觉呢?明天还要上学呢?”

好像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当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类似的对话,家怎么好像每天都在这些琐事上管教孩子,每次在家长声嘶力竭的咆哮下,孩子总是很委屈,也让孩子慢慢的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习惯方面出了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好习惯?”

1.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指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例如固定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处事模式等等。由于习惯的“惯性”,“隐藏性”等。所以很多时候它都隐藏在人们生活当中,也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在生活当中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

所以养成“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讲尤为重要。

2.养成好习惯对孩子的意义

①好习惯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

杜克大学在2006年曾经发布了一个研究,研究中表明每个人每天都有40%的行为不是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从中可以看出好的习惯对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当孩子拥有了好的习惯之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都会更具竞争力,也会更受欢迎。

②好习惯会让孩子做事“更轻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事情时的处理方式其实并不是思考过后形成的结果,而是根据习惯所促成的结果,所以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后就可以让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应对的更加轻松。

那么家长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这个时候家长需要了解一下“习惯回路”是什么

二、什么是“习惯回路”?

查尔斯·杜希格曾在《习惯的力量》中提到,最早的“习惯回路”是有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习惯回路是指一个人习惯的产生、运行和维持的一种规律。

而“习惯回路”的形成需要重要的三种因素:刺激、惯常行为和奖励。而这三种因素都是按照“回路”的形式进行运行和维持的。

通俗点说就是一个人习惯的形成从接收到“刺激”开始,并且通过大脑对刺激进行分析判断,之后传达指令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让身体作出动作,这就是一次“回路”。

当刺激多次存在的时候,“习惯回路”的形成就会更加成熟和稳定,长期以往下去也就形成了习惯,而“奖励”的存在是能够加剧对大脑的“刺激”,从而能够加速“回路”的形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会在海洋馆看到有关于海豚的表演,而海豚再节目当中的表演习惯其实都是通过训练出来的,那个训练过程就与“习惯回路”的形成相似。

当海豚还处于幼年的时候,训练者就通过让海豚学会听音乐,并且通过指定的音乐训练海豚完成指定的动作,当海豚完成动作之后,训练者会给海豚食物作为“奖励”。

我们习惯的养成其实都熟遵循这三个步奏形成的。首先接受刺激,之后完成某种行为,在完成任务之后获得奖励,经过长期训练之后就会形成习惯。

三、家长可以利用“习惯回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其实习惯回路整体来看是一个“闭环运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先提升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因为在运行“习惯回路”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孩子意志力较差的情况下就会很难养成习惯。

所以在家长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些原则和制度来强化孩子的习惯意识和执行能力。当孩子的抗干扰能力提升之后,就会自觉的抵抗外界的不良因素,来完成任务。

1.想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首先需要找到“刺激”

在“习惯回路”当中,“刺激”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家长想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刺激”来引发孩子的习惯行为。

例如,家长想要养成孩子早睡的这个习惯,家长就需要给予孩子的刺激就是:首先对孩子进行一个引导,之后给孩子设定一个睡眠要求,然后给孩子讲解早睡早起的好处,再以家长自身作为孩子的一个榜样,对孩子进行一个“刺激”。

之后孩子就会自发的追随家长的脚步,逐步形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回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会更加有兴趣的延续这种行为,这也意味着孩子正在养成习惯。

2.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习惯行为”

作出相关的习惯行为其实是整个“习惯回路”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当家长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其实需要首先引导孩子了解正确的行为是什么,然后再让孩子将这种行为培养成为习惯

还是让孩子早睡的那个习惯,就要告诉孩子正确的睡觉行为是什么,然后再引导孩子需要在哪个时间点按时上床睡觉,让孩子能够作出正确的行为。

当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坏习惯时,家长需要进行引导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习惯行为是有效的。

3.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刺激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奖励”是当孩子完成习惯之后的收获,而存在“奖励”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更好的刺激孩子进行完成习惯行为,对孩子的习惯行为进一步进行强化。

当孩子在完成习惯行为之后获得奖励时,就会记住这种获得奖励的感觉,等到孩子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自然的作出正确的行为。

还是以早睡为例,当孩子按照规定的要求早睡早起之后,家长给予孩子一定奖励时,孩子在下一次入睡前就会自然想起家长会给他早睡的奖励,那么自然也会进行早睡的习惯。这也算是在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因此,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可以尝试利用“习惯回路”的做法,而在进行“习惯回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习惯回路的“刺激、习惯行为和奖励”三种因素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其中一种元素就会很难培养孩子形成习惯,更别说是“好习惯”了。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经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可能孩子在早期对于习惯的培养有些许抗拒的情绪,但是当孩子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之后,那么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倍感轻松,也会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优势,并且更加受欢迎。

所以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时,一定要注重对孩子好习惯培养,因为这不单对孩子的现在有着重大影响,对于孩子未来的思维、行为、处事都有着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