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宝宝1岁后比以前“闹人”了?宝妈们该如何应对

1岁以后的幼儿,体格发育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智力进入快速发育期。所以,常有宝妈感觉孩子比以前“闹人”了。十几天前,宝宝还喜欢安稳地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现在却要离开妈妈的怀抱,要去探索未知世界了。

想离开妈妈的怀抱,意味着宝宝开始学着走路了。幼儿的平衡能力是协调行走的关键。无论幼儿何时开始学习走路,经过6个月的努力,绝大多数都能比较顺畅地独立行走,并基本能够接近成人的步伐。

幼儿赤脚走路可以促进脚掌、脚踝和腿部的肌肉发育。如果家里是地暖,可以让宝宝光着脚练习走路。夏季在木地板上赤脚走路,宝宝脚部不会受凉的。如果家里是地板砖或是石板地,要在家里铺上儿童专用垫子或拼接板。拼接板可是要选择好一点的哦。

那么随着幼儿月龄的增加,生理成熟度越来越高,心里也不断发育起来,体能和智力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养育宝宝的过程变得越来越丰富有趣了。就是说宝宝开始“闹人”了,不好带了。

从这时开始,宝宝不想吃的东西,妈妈很难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喂给孩子。宝宝不喜欢的东西会毫不犹豫的扔到地上。只要不是他喜欢的,他就不再理会。妈妈越是不让动的东西,宝宝就越是要去拿。

1岁以后的幼儿,越来越表现出自己的主见。逐渐显现出独立的思想和意愿。如果父母没有学会尊重孩子,那可就别怪宝宝了,宝宝是会反抗的。渐渐的妈妈们会发现,你的宝宝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乖宝宝”不见了。父母好不容易掌握的养育方法,一下子排不上用场了,父母突然觉得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于是,有的妈妈会问:宝宝怎么越大越不好带了?其实,不是宝宝不好带了,而是宝宝更有能力,在认识、情感、心里上更进了一步。

总结,过了周岁的宝宝不是“闹人”了,而是长大了。宝宝开始学着走路,学着说话了。妈妈们不需要担心,这是宝宝生长发育阶段的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