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血脂是什么?怎么形成的?七大指标又是啥?

血脂是人体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其中与疾病密切相关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因为胆固醇与甘油三酯不溶于水,所以它们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又叫载脂蛋白)结合才能在血液中循环与运输。

因此,血脂是以胆固醇或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结合体的形式存在。处于正常范围内的血脂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须的基本物质,它维持着人体基础生理功能的发挥,比如释放能量、稳定细胞膜、促进合成维生素等。人体内的血脂主要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六种,这六种脂蛋白基本涵盖了人体血脂的主要成分。

人体血脂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来源于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等,它们通过进食后经消化道吸收;二是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即体内自身脂肪组织的分解转化和自身肝脏、小肠组织的合成。

虽然血脂来源的总体途径不外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但体内不同的血脂成分的来源也不一样,如乳糜微粒主要来源于食物中胆固醇在体内小肠组织的自身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则主要来源于肝脏组织的合成;低密度脂蛋白及中间密度脂蛋白主要来源于甘油三酯的水解;高密度脂蛋白在肝脏和小肠组织中都可以合成产生。

血脂的作用主要是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以及正常的新陈代谢,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其涵盖的不同成分来讲,每个成分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举例而言:

如乳糜微粒的主要作用是将食物中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从小肠转运至人体其他组织,起到一个“搬运工”的作用;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则是将人体自身合成的甘油三酯转运至皮下脂肪组织或肌肉中;低密度脂蛋白主要是运载胆固醇以方便被人体组织吸收和利用;

高密度脂蛋白则主要是将胆固醇运载至肝脏等组织以方便胆固醇代谢出体外,即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排出。

血脂的七大常规检测指标

人体血脂虽有多种成分,但临床上能化验检测出的基本项目包括以下七种,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每种基本血脂检测项目都有其合适的水平,超出这些合适的水平就称之为血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