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啦~啦~啦~小屁孩们,终于要开学了!

这个假期,多少妈妈们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盼星星、盼月亮、盼开学……

在家带娃的日子,真是太难熬啊~

终于,天空传来一声雷:开学啦!

一点不夸张,这几天大概是许多妈妈们假期以来最开心的日子了,因为马上就要摆脱小魔王们的纠缠,奔向自由生活了。

回想一个月前,把孩子从学校领回家时的心情,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假期终于结束了!

早在开学前一个礼拜,就已经给孩子买好了所有的用品——没有什么可以耽误开学这件事。

在开学这一天,妈妈们焕发了新生,而老师嘛就......

如果一定要把开学的心情,用数字来描述的话,大概就是这样:

其实全世界的父母都是差不多的。

有国外网站就征集了这样一组照片:

一堆烦人精全部消失,是怎样的快感?

开心得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有个成语叫弹冠相庆,用在这里不能再贴切~

来来来,送你们上车。

快走!一秒也别耽误!

他们终于开学了~妈妈们高兴得像个孩子!

去吧,去吧,记得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

想要快乐的奔跑,寻找自由的方向。

我们的假日才刚刚开始……

话说上了这么多年学,过了几十个假期,这些小知识你还是应该要知道:

关于放假那些事

古代人放假不?

放,汉代就有了休假制度,当官的「五日一休沐」,也就是五天休一天,一年大概放假73天。

古代学生放假不?

放,唐代学生有专门的田假和授衣假,各15天。

古代学生放寒暑假吗?

当然不放。

学生放寒暑假那是清末的事。

说到寒暑假,就得提到三个人:张百熙、蔡元培、马叙伦。

张百熙是谁?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他大概能被人说道的有三点:弹劾过李鸿章、保举过康有为、主持拟订《钦定大学堂章程》,成为是中国第一部以政府名义颁订的完整学制。

也就是这个学制让中国学子获得了幸福。

张百熙力排众议,坚决给孩子们「减负」:把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于正月二十日开学,小暑散学;第二学期于立秋后六日开学,农历十二月十五日散学。

除了放寒暑假,张百熙还根据二十八星宿,把每月的房、虚、星、昴日为休息日。

蔡元培是谁,估计大家都很清楚。

他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当人们都觉得他大有前途的时候,他竟然造起炸弹,干起了刺杀慈禧的活,美名「炸弹救国」。

再后来,孙中山成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蔡元培则意外地成为了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所以才有了后来北大的事。

他找了鲁迅、许寿裳、王云五等一群牛人,在短短两个月里就分别起草了小学、中学、专门学校以及大学的各项制度。

蔡元培将一年分成三个学期:8月1日至12月31日为第一学期,第二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为一学期,4月1日至7月31日为一学期。

寒暑假由各学校根据当地的气候,自己决定。

这个学制只作大致规定:暑假30天到50天,寒假7天到14天。

寒暑假外,还规定每年4月1日到7日为春假。

再要说的就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先生了。

1950年8月1日,新中国教育部颁发《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规定中等学校一学年分两学期,第一学期一般在9月初开学,翌年元月份放寒假;第二学期2月下旬或3月初开学,7月放暑假。

暑假52天,寒假23天,春假3天。

好吧,寒假结束。

孩子们是否快快乐乐的上学堂,这不好说。

妈妈们倒是开开心心的放轻松,这是一定的!

~喜欢请收藏 支持请转发~

★ ★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分享也是一种美德

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谷城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