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屠夫?孩童?英雄?还原一个最真实的项羽

屠夫?孩童?英雄?

项羽,在人们以往的人设里,就是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好汉。跨越古今的历史上,我们仔细品读那些能被真正称得上是英雄的人,往往都具有一种难以言语的黑暗特质——嗜杀。不管我们承不承认这点,他们的荣誉无不是踩着累累白骨上来的。如果单纯以这点论述项羽是不是英雄,我觉得他还是很匹配的。

嗜血屠夫——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记录项羽本人“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这是史记中对项羽的简单描写,大致意思就是说项羽一生共打过70余次战争,每次战争他都是勇往直前,不要命的主。他一生堪称战神,基本没打过败仗,统一天下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从作战勇猛这个层面来看,项羽实实在在的可以被称之为人们眼中的英雄。

但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又对其评价道:“子羽暴虐,汉行功德。”这句话虽然只又简单的八个字,但是将项羽嗜杀的本性展露的一览无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项羽在史记中出现,多半是杀戮的场面。

项羽

不信我们可以从《史记.项羽本纪》来看看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嗜杀的记载。

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秦朝的统一,七国并立的局面彻底结束。作为原六国的末落的贵族,项梁项羽叔侄时刻不甘心家国就怎么被灭。但在家乡杀人案发的项羽不得不和叔父为了逃案,才被迫离开家乡,在吴中这个地方避难。

和平年代向来很少会诞生跨时代的英雄,上天注定要给项羽机会。随着秦朝统治者的仁义不施,秦帝国在始皇帝驾崩两年后,声势浩荡的陈胜吴广起义暴发。这时会稽郡守殷通看项梁叔侄是个心怀大志之人,便找来二人商议一同谋反。但怎料项羽直接把人家给杀了,好不仁义。这还不解恨,接着项羽直接闯入县衙,直接斩杀了百余为府衙差役。并让项梁鸠占鹊巢成了会稽郡守,这才有了后来起兵的资本。

准确来说,整个秦末的农民起义军本质上都是在打着光复六国,项羽作为秦末一支重要抗秦力量,自然也在其内。为了后期有助于声势的壮大,项羽将楚国后裔楚怀王拥为国君。楚怀王在定陶定都以后,任命当时的宋义为上将,项羽则是副帅。后来找了个机会项羽将宋义斩杀,直接直接当了上将军。

火烧秦宫

公元前206年,秦帝国在这一年走向了灭亡,项羽率数十万大军涌进咸阳宫,秦朝宣告灭亡。这时秦二世已经被杀,秦子婴作为第三代秦王出城投降,他的诚恳没有换来项羽的仁慈。相遇直接斩杀了秦始皇的后裔们,并一把火烧了秦朝咸阳宫,大火几日不熄甚是悲凉。后来项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义帝”楚怀王也给斩杀了。

纵览项羽的一生,可谓是功高盖世,但是伴随着巨大战功的背后,是项羽杀人如麻的血腥见证。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总体上说还是功大于过的,让他背负千古骂名的还是和他坑杀了数百儒生有关。而和后来的项羽项羽相比,秦始皇的这点过错还真是不值得一提。当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了激励士气直接砸锅破釜,最后勇颇数十万秦军。当时的秦军将领章邯从大局考虑,没有选择死拼而是投降了项羽。本以为投降楚军的几十万秦军可以活命,谁不曾想项羽为了永绝后患竟直接将二十万大军直接坑杀了,其残忍程度可见一斑。

刘邦

彭城之战,是项羽和刘邦斗争的最为激烈的一场战争。熟悉楚汉历史的人都明白,这场战争以刘邦惨败为结局。面对十多万被楚军围困的刘邦军队,按理来说他们已经放下武器投降,和寻常的百姓别无两样。这时项羽的嗜杀本性又暴露了出来,他直接杀戮了这十万坐以待毙的汉军,成千上万的尸体堆积在睢水河道,竟使得“睢水为之不流”。

公元前204年,在荥阳这个地方暴发一场大的斗争,故事的主人公是项羽和刘邦。不出意外,这场战争还是以刘邦惨败为结局。这时刘邦的部下纪信乔装成刘邦的样子,假装投降得以掩护刘邦出城。后来被项羽发现之后一怒之下点了纪信的天灯,将其活活烧死,下场不可谓不凄惨。不光是纪信,项羽此次俘获的还有是刘邦的心腹周苛,再多次劝降周苛不成之后,项羽直接一怒之下将其烹煮了。

还有刘邦手下有个叫王陵的人,项羽为了要挟王陵投降在自己的阵营里,竟将其老母绑架到军营。王陵老母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竟直接一头撞死在墙上。并留下遗言,让王陵好好效汉王刘邦。项羽本人为了泄愤,直接将王陵老母的遗体放入沸腾的油锅里给油煎了。

楚汉之争割据图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如下记载:“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项羽所到之处,无一不是烧杀抢掠,百姓怨声载道,根本不敢依附,这导致了项羽虽名谓上是霸王,但民心早已尽失。撕去历史的渲染,后世口中的大英雄,其实是加重黎民百姓苦难的嗜血屠夫。

秦末天下大乱,一项以残忍杀戮为著称的项氏集团,虽然杀过不少的百姓。但是以仁义宽大者形象示人的刘邦,在秦末的动乱之中也有过两次规模庞大的屠城行动。一次是屠颍阳,一次是屠武关。对于刘邦这样的人都采取如此策略,由此可见整个秦末帝国的屠杀毁灭生态有多严重了。楚汉相争这段时间,华夏近3000年来的文明基本被毁灭殆尽。频繁的战争让国家人口大幅度减少,民生凋敝,秦末的的战乱,即使在汉朝建国五十年之后,国家的综合实力都不能回到秦灭以前。

古代战争场景复原图

心智未成熟的西楚霸王

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职责。无论在任何大时代背景下,军人随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都是被历史所唾弃不耻的。作为人们眼中的大英雄,本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为何项羽会如此放纵自己的天性呢。其实,从心理层面去分析项羽,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他的一生都是活在骄傲自豪里,这人世间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锐气。在项梁没去世之前,项羽还能有所忌惮。当叔父去世之后,一个心智还未成熟,做事总爱冲动的鲁莽青年这时就会呼之欲出。

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任性。对于任何人的规劝他总是逆天而为。我们知道孩子最大的特点便是任性,这点在项羽身上一次次被检验。而滥杀就是项羽最具代表性的 任性人格特征。

第一次襄城屠城,坑杀全城平民;

第二次城阳大屠杀,杀光了辅助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新安大屠杀,坑杀秦军降卒20万;

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不计其数,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

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田荣降卒数目不详,大劫掠大烧杀,逼反复辟后的齐国;

第六次,项羽正准备拿外黄开刀,因一少年的利害劝说,好容易放下了一次屠刀。

白起

实际上,古代打了胜仗的军事统帅冒天下之大不韪采取屠城的原因,都离不开震慑人心这一条。历史上秦赵之战,杀人狂魔白起坑杀了几十万的赵军,此举让赵国从此失去了与秦国对抗的资本。很多人以为当年白起坑杀赵军就是简单地怕投降士兵反抗不好控制。其实,白起的目的不光是这一点。话说白起当年屠杀赵军的的时候,故意放走了几百名赵军士兵,目的就是让它把自己坑杀几十万赵军的消息带回赵国。赵军集体被坑杀的消息传回赵国之后,整个国家哭声惊天动地,也是从那以后赵国无论是在信心上还是实力上都彻底的臣服于秦国了。

当年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亲自坑杀二十万秦军,关中人知道这是楚人对当年亡国之恨的报复。项羽不断地嗜杀也是在向世人展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条训,对于那些越是顽强抵抗的守城人士,项羽城破之后的屠城政策越是严厉。历史上对项羽攻破城池后,采取的种种行为只有四个简单的字作评价:城无遗类。意思很明确,凡是顽强抵抗者只要是项羽攻破的,城内必是生灵涂炭,无一生还。

汉高祖刘邦

与项羽的嗜杀相比,刘邦则是以“仁慈”著称。汉高祖刘邦知道以谋划是“取天下”,项羽的谋划是“争霸主”。取为收,而争为逐,取天下为长治久安之策,但“西梦霸王”却为一地一时之利。如此行动的结果就是,刘邦最终集天下之力,击败了西楚,完成了统一大业。

其实,项羽与刘邦的性格特征在两人进入秦宫就可以看出来了。项羽一进城就像个任性嗜血的屠夫,直接火烧秦宫,斩杀秦国后人,项羽离开咸阳后整个都城都是废墟一片。这样的人将来做了皇帝,老百姓能放心才奇了怪呢。而与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城的刘邦,却完全是另一番作为。他善待了了秦国皇室后人,下令手下不得骚扰百姓,这样一位风度翩翩的统治者,老百姓又怎能不放心他来当皇帝呢。

项羽雕塑

二,刚直不懂得委曲求全,终害自己

项羽虽然是统帅三军的猛将,但是他做事太过于刚直不懂得变通。这种思想的人往往很容易被他人所利用,比如与亚父范曾的争吵,让其直接负气出走。这种性格人的人,在为人处世上可能很仗义豪气,绝对是个好人,但却不是个好领导。在这个世上武力蛮横虽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胆大是他的优点,但是性格的过于耿直也是他最为致命的缺点。如果单纯的评价项羽这个人,他一定是我们传统人眼里的好男儿,他做事耿直爽快,单纯天真。但是作为一个军事统帅,手里掌握着千万人的性命。他的单纯鲁莽对军队就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以武艺立足于秦末天下大乱的项羽,比谁都相信武力的力量。年少时期的营养丰盛,造就了项羽孔武有力的身体,但是一个只会鲁莽行事的人,顶多是个男生。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不光要有蛮力更要有智慧。项羽性格上的缺陷只会让他挥舞着拳头,解决问题。从不知道委曲求全借助团队的智慧。过分的自信就是刚愎自负。楚汉相争,个人的英雄主义让项羽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为此司马迁对其评价道:“奋其私智”、“欲以力征”。显而易见,这样的人为将尚可,想要作为军事统帅则不可。

项羽剧照

子钰读史:

项羽的狂妄自大与过分的相信武力的力量,和项羽严重的性格缺陷,导致后来实力远在其下的刘邦摘得了胜利果实。说到这很多朋友就会有疑问,既然项羽有怎么多人格缺陷,为什么还会被后人世代传颂,称其为大英雄呢?

其实这点也不难理解,偶像貌似是心智不成熟的人才会有的东西,那些尚未经历过人事得人,会天马行空的把自己的偶像幻想成自己梦幻的样子。在他的偶像那里,他可以把自己关于一切美好的事物情强加在偶像身上。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很多年轻人追星,只要听说自己的偶像结婚了,就会很生气愤怒,那是因为他们把太多的感情寄托在这些明星身上,一旦自己的偶像做出了不合时宜的事情来,哪怕是他自己的私事,你也会很愤怒。

项羽如果能够活到现当今社会,那他一定是个万人迷。高大挺拔的身材,拥有成功的事业,身边美女环绕,金银财宝也是堆积成山。这一切足以羡煞常人。但是理想中的人物永远只是理想的人物,现实还是要回归现实。如果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吸取项羽失败的教训,依然会和其一样成为一个彻底底的失败者。

在我们读罢楚汉相争这段历史的时候,不光是去盲目的崇拜项羽,更要懂得项羽背后的性格缺点。只有做到都史知今,才不枉费我们去品读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