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孩子撒谎?恭喜你,是好事



大清早,朋友就打来电话“诉苦”。

原来,早上起床,她发现沙发上满是饼干屑,身旁3岁的儿子一本正经地说:“是爷爷。”说完,若无其事走开了。但爷爷根本就不吃饼干。

过了一会儿,又走过来跟她说:“妈妈,我肚子疼,可以不去幼儿园吗?”

可刚跟老师请完假,儿子就骑着平衡车满屋子跑了。

她十分担心:“孩子怎么就学会说谎了呢?才3岁啊,这样下去还不得变成个‘大话精’?”

我在电话里赶紧告诉她:“孩子撒谎是好事,别担心。”



孩子撒谎是好事?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说谎的时候,都如临大敌、充满焦虑,生怕孩子变坏了。

其实,孩子说谎是好事!

1. 说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3岁左右的孩子单独放在有摄像头的房间里,告诉他们,不可以偷看桌上的“惊喜玩具”。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偷看了,并且,在研究人员询问的时候,孩子们都说,没有偷看。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李康教授,专业研究孩子撒谎问题20年后发现:

两岁的孩子只有30%说谎;3岁的时候50%说谎;到了4岁的时候,80%以上说谎。

也就是说,4岁以后,几乎所有孩子都学会了撒谎。

所以,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说谎这个关卡,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标配”套餐。

撒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2. 孩子说谎,是情商高的表现

天普大学脑功能成像中心主任斯科特•法罗博士和其他科学家曾经用脑成像技术发现了说真话和说谎话时大脑活动区域的不同。

说真话时会触动额叶、颞叶中等4个脑区,而说谎时则会触动包括边缘系统等7个脑区。

当说谎话时,既要观察对方的反应和表现,又要让自己说的话有理有据,看看有没有漏洞和破绽。所以,这时候,孩子的大脑管控系统非常之忙,要互相联动,缜密配合,才能完成一个谎言。

还有科学研究者发现,越精于说谎的动物脑容量越大,像狐猴的新皮层较小,而大猩猩这样擅长欺骗的动物,新皮层就很大。

也就是说,说谎的孩子,情商更高。说谎越早,谎言越完美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

这一点,李康教授提出了佐证:

说谎的前提是你要知道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说谎,所以情商很重要。

把谎说好,一定要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把自己的脸部表情控制好,把姿态控制好,而且你的语言内容要控制好。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员们也发现:成功的撒谎要求孩子具有执行能力。这是一种复杂的技能集合,包括了记忆加工、自我控制和计划能力。



孩子说谎的几种情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佩吉·德莱克斯勒博士认为:

当孩子撒谎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发火,而是弄清孩子为何撒谎。

那么,为什么“童言无忌”的孩子会撒谎?

1. 想象型说谎,分不清现实还是想象

儿童心理发展学专家廖军认为:

孩子在两岁左右会进入撒谎敏感期,一直到四五岁,而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容易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驱动而撒谎。

对于两三岁左右的小娃来说,想象和现实往往混淆不清,特别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活在“想象”的世界里。

比如,他们会说“昨晚我睡在星星上”,这种无意识的想象跟现实混搭的话,是很多孩子说谎的开始。

这种说谎基本都是无意识的说谎,是一种本能反应。

2. 讨好型说谎,一种客气的社交礼仪

孩子慢慢长大,你会发现,他会为了讨好或者客气而说谎,这种情况甚至经常发生。比如幼儿园小朋友给的零食,明明不喜欢,但还是会说“好吃”。这时候的说谎,一般都是孩子“客气客气”。

3. 逃避责罚型说谎,为了不让爸妈生气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会挨骂,而寻求的一个避难所。

害怕因为犯了错误被家长责罚,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说谎,也是很常见的。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已经会察言观色,会担心自己做的事情令父母不开心。

4. 模仿型说谎,模仿大人或者动画片里的行为

言传身教,大人说谎,孩子也会模仿,动画片或者电视剧里看到撒谎,孩子也同样会产生好奇心,从而学会说谎。



面对孩子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说谎了,父母一定不要先入为主给孩子“贴标签”,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

给孩子“贴标签”会把孩子越推越远,孩子的谎言也会越来越多。

1. 有些说谎,需要支持

两三岁的时候,孩子的想象力支配了他们的语言,这种无意识的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谎言一般都是无意识的,这时候孩子的谎言就像在做游戏。

我儿子经常会双手托着空气说:“妈妈,你一起来吃我做给你的蛋糕,快‘mua’两口。”这时候我就会很配合他的样子,吧唧两下嘴巴。

2. 有些说谎,需要理解

3-5岁,孩子很多撒谎行为是害怕父母责怪。所以,这时候,需要多给孩子一些理解。

比如尿在裤子上,不要一个劲批评指责自己的孩子“笨”,他说是水弄湿的的时候,多宽慰和理解,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谁还没尿过裤子尿过床呢?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最疼爱孩子,尿湿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湿了没告诉老师或者父母,不能及时换裤子而生病才是妈妈最心疼的。

当用爱去化解谎言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迎刃而解。

3. 有些说谎,必须正确引导

再大些,6-8岁,谎言技术更加高明,家长几乎完全看不出破绽了。

有专家提醒8岁前的孩子属于“匹诺曹高峰期”,这时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要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情,尽量做到,做不到也“老实交代”,不要每天用各种所谓善意的谎言欺骗孩子。

美国育儿专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说:

既温暖又有约束性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

孩子说谎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爱。

孩子每次撒谎,我们都要反思。

因为孩子的撒谎,原因可能更多来自家长。

给孩子温暖而有约束性的教育,用爱陪伴孩子成长,理解孩子谎言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去引导和帮助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

小步在家早教,来自清华、斯坦福的精英团队,全球735万家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