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奇缘!近日,这4位学霸同时被哈佛大学录取,全部来自武汉大学同一个学院!

作为在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的大学,哈佛大学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之一,是无数学子梦想的殿堂。近日,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焦安琪,2016级全球健康学专业侯兆勋、谭安然、郝佳媛等四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陆续收到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即将赴世界顶尖学府深造。

谭安然——"要实现健康公平"

"在医学人类学课堂上观看了一部纪录片'Bending the Arc',讲述了一群满怀理想与激情的医务工作者在全球健康领域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在黎浩和李锐两位老师的悉心引导下,谭安然打开了探索全球健康领域的大门。国外的暑期交流,亚太地区公卫大会,与WHO研究所的合作课题,这些经历触动她对专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想法,找到心仪的专业研究领域,也结出了"果实"。大学期间她就参与发表10篇SCI和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与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所合作跨国课题的实践经历在谭安然的大学生活中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课题需要,她前往尼泊尔实地调研当地社区和医院公共卫生状况,从而对专业有了深刻思考和重新认知,开始研究如何结合创新技术以更好地改善人群健康,实现健康公平。同时,在与公卫领域专家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和未来的全球健康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侯兆勋——在国外交换学习中找到初心

大一阶段的侯兆勋,曾经历一段非常迷茫的时期,在了解到学院国际交流项目之后,他决定尝试探索不同的可能性。"那年,刚到赞比亚一个月,当地就爆发了霍乱疫情。赞比亚大学的老师带我们到疫情严重的社区进行调查时,我看到了当地落后的卫生条件,居民薄弱的卫生意识,深切感受到了当地公共卫生资源的缺乏,也触动我有了为未来全球健康事业学习和奋斗的想法。这些公共卫生的实践经历,让我加深了对公共卫生的理解,最终找到了从事公共卫生的初心。"

侯兆勋的科研之路还离不开导师毛宗福和何启强两位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从开会讨论,建立数据库分析数据,到论文撰写和几轮修改,直至论文发表,导师们的指导事无巨细。他心怀感恩,也受益匪浅,本科期间发表4篇SCI就是他努力和实力的最好见证。

焦安琪——"为更好的环境做出改变"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大一开始即为本科生选聘导师,从学习、生活、就业等全方面全方位全程指导学生们成长,重点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兴趣。大一时,焦安琪已经在向浩老师的指导下负责环境健康领域的大学生国创项目。大学期间,她成绩名列前茅,GPA3.89,发表SCI论文6篇,在第四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英文口头报告,获得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平静而顺利的学业进程让我时常会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安于现状?出国从事环境健康研究的意义又是什么?直到专业课实践中,我发现,即使空气污染很严重,仍有许多人不戴口罩在操场上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在加拿大进行科研实习时,我同样发现,即使是组内的科研同伴们对空气污染健康危害的认识仍然局限。"焦安琪渴望在国外全球化的环境中集思广益,为了更好的环境尽自己全力。

郝佳媛——痴心于"甜酸苦辣交织"的科研

郝佳媛的两段海外实践经历——尼泊尔实践交流和西雅图的暑期科研项目改变了她的人生。面对学院众多的交流项目,她毅然选择了去不发达地区,在尼泊尔1个月的亲身经历让她从更广阔的视野对公共卫生有了深切认知。而后,赴西雅图的暑期科研让她获得了宝贵的公共卫生的下现场经验。这些经历铺就了她的哈佛之路。

"西雅图的暑期科研是我大学学习中最有趣的经历。当时,我参与的科研项目要求做一个烹饪实验,比较不同场景下的空气污染浓度与干预措施效果。由于实验要控制每天的食材相同,所以我每天都得煎牛排吃,吃了快一个月。最后闻到牛排的味道我都快吐了。然而实验的结果非常有趣。科研中总是酸甜苦辣交织,但我觉得,甜的部分总是胜过苦的部分。"

在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借助国际化平台和独特优势,每年均有15%的毕业生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国外医学名校深造。

关注"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武汉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