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二胎要花费多少钱?这笔经济账这样算才“实惠”,你读懂了吗

5年前我国实行了一种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即“二孩政策”。一些符合条件的夫妇也开始考虑起生育“二胎”的问题。对于是否要增添一名家庭成员,宝爸宝妈往往

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尤其是多一个宝宝面临的经济压力让很多夫妇望而却步。

甚至网上有传言说:“在我国一二线城市,二胎要花费一个家庭80万元”,类似这种评论更是让小两口胆战心惊。

那么,多一个宝宝究竟会给家庭带来多大压力,二宝能“吃掉”家里多少经济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盘算一下。

01养二胎要“吃掉”家里多少经济?细算这笔经济账,是亏是赚唯有自知

王韬(化名)和老公是一个三线城市的职员,二人都是白手起家,毕业后在一个城市辛苦打拼。第一个女儿的到来,也给他们的家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适逢国家开放了“二孩政策”,她对老公及家人,谈起再生一个宝宝的想法。

起初,老公对王韬的想法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女儿刚刚上学步入正轨,两个人的时间才稍有富余,不必像女儿小的时候那样日夜操劳,何必再添一个宝宝把他们拖回到“煎熬”的日子呢?

况且,多生一个宝宝意味着家庭开销再上一个台阶,这对于生活质量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王韬仔细考量了老公的想法,但还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出来。王韬觉得女儿现在不怎么费心思,再生个弟弟或妹妹她也可以帮家里帮帮忙搭把手,两个孩子也是一生的陪伴。至于经济压力,在现有基础上给二宝最好的,一样能把他(她)哺育成长。

之后几天,两个人为此又商量了好几次,最终老公接纳了王韬的想法,而王韬也在怀上二宝之后,详细的记录了从备孕怀孕到如今的开支情况。

02“二胎恐惧症”,诱因真的是“经济拮据”吗?

通过上面详细的关于二宝0-6岁的家庭开支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多一位家庭成员的确是有着不菲的额外花销。六年将近16万的额外金钱投入,说少不算少,但说多也真的不算多。

这笔账真的是压垮年轻人,让他们不生二胎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通过上面的账单,细心的宝爸宝妈们不难发现,除去尿布奶粉这些一次性用品,服装玩具的开销并不大。

二宝完全可以使用哥哥姐姐小时候的婴儿用具,可以穿他们小时候的衣服,玩他们玩过的玩具。细细算下来,这些方面可为小两口们省下了一大笔钱。

从账单中我们还能发现,宝宝三岁之后的花销呈现一个增长趋势,那是因为教育方面的投资开始扩大。看到这我相信很多宝爸宝妈们会说:“小时候是省下一些衣服玩具钱,但是教育费用才是花销的大头,怎么算还是多花很多。”

实际上,在宝宝三岁之后,即将进入幼儿园,这虽然意味着一笔学费的开销,也同时意味着宝妈可以摆脱日夜看护宝宝的生活,恢复正常工作。如此一进一出,家庭的实际经济压力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

而且从客观上来讲,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支出,理应建立在家庭经济完全可以支撑的条件之下。不是说给孩子报一个一万块钱的乐高培训班就是最好的启蒙,

经济拮据的家庭完全可以在家里陪着宝宝搭积木,同样是手脑的配合练习和思考能力的锻炼。

宝爸宝妈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给孩子的教育多花钱就是给他提供了好的教育,如果我掏不起这份钱,那就是对孩子不负责,是由于我的原因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通常情况下,金钱不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只要在合适的时间段,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孩子相应的启蒙和培养,一样可以让孩子聪慧健康的成长。

家庭的经济情况的确是“生二胎”需要细细考量的关键因素,但很多时候,“经济拮据”只是患有“二胎恐惧症”的年轻人群体,举在头顶的一面挡箭牌!

03生二胎让年轻人敬而远之,原因究竟是什么?

当我们卸下宝爸宝妈们面前的挡箭牌时,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年轻夫妇对生二胎如此畏惧,甚至是想生却不敢生呢?

大多数患有“二胎恐惧症”的宝爸宝妈们,其实是内心“一山不容二虎”的恐惧心理在作祟。

现在很多的新晋父母们,都是80后以及90后的年轻人。这两个年代的家长们一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自小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掌中宝。他们习惯了在家中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生活,对家里增添一个兄弟姐妹之后的相处方式,完全陌生。

再加之很多大宝二宝在家里“龙争虎斗”的文章和信息层出不穷,给这些年轻家长们烙下了大宝二宝水火不容的“刻板观念”。这才是很多年轻家长们“想生二胎却不敢生”的内在原因。

04二宝的出现,是大宝和这个家庭的灾难吗?这笔“账”不能这样算

二宝真的是家庭里一个不安的因素吗?实则不然。

年轻的宝爸宝妈们由于与兄弟姐妹相处经验的欠缺,以及对两个孩子交往过程的不了解,会单纯地对这个问题产生畏惧心理。然而只要我们正视这个问题,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这份担忧一定会迎刃而解。

首先,宝爸宝妈们应当了解,两个宝宝的年龄间隔不同,会带来怎样不同的影响。

1)年龄差距在1-2岁:

两个年龄接近的宝宝,他们的相处方式会更像朋友。他们可能会有口角甚至对对方大打出手,但最终会像“老搭档”那样,彼此依赖彼此信任。

而且两个年龄相近的宝宝,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基本上处于同一阶段,宝爸宝妈们只要安排得当,完全可以哄着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偶尔的周末出行也不会因为认知的差距而产生游乐场和图书馆的类似分歧。宝爸宝妈还可以“平均分配”两个宝宝,不仅有利于婚姻和谐,也能让宝爸宝妈忙碌一段时间后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上赚钱养家。

但是如果面临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的辛苦一定会翻倍。“1+1>2”,同时面对两个小魔王,可能要多费一点力气。而且在几年之内连休两次产假的宝妈,可能会面临过工作的不顺利。

2)年龄差距在2-4岁:

年龄差距相对较大一些的两个宝宝,可以享受到充分的爱护。大宝已经上幼儿园,宝爸宝妈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二宝。而且稍微间隔一些时间,能够给宝妈的身体一些恢复时间,不至于过度透支精力和身体,也能给小两口一些喘息的时间,从大宝的辛苦中歇息一下,在投入到下一场“战斗”。

但如果是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要做好经常调解两个宝宝的准备。因为年龄的差异,他们不会很容易的玩到一起,而如果在一些时间里,他们需要做同样的事情,很可能会发生分歧和矛盾。另一方面,大宝由于思想并没有很成熟,也习惯了一直在妈妈怀里的生活,两个宝宝很可能会出现“抢妈妈”的问题。

3)年龄差距在4岁及以上:

两个宝宝的年龄跨度相对较大,如果宝爸宝妈们幸运的话,你们不仅可以收获一个“小助手”,还能给二宝提供一个鲜活的榜样。

大宝不仅可以帮家长递一下奶瓶尿布,也可以按照家长的教育方法辅助约束二宝的行为,这无疑是雪中送炭,给宝爸宝妈们分摊了不少的工作。而且两个宝宝较大的年龄差距,也能使家长们有足够的时间来缓解大宝出生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能以“游刃有余”的轻松的心态,进入照顾二宝的生活。

但是需要注意,这个年龄差距的大宝和二宝,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内容,可能一个在嘤嘤学语,另一个则要求你讲讲格林童话,面对不同年龄的不同需求,宝爸宝妈们一定要做好区分,两边都不耽误。

另外,家长们要重新进入陪伴一个小宝宝长大的过程,之前走出来的轻松与自由又会灰飞烟灭,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避免自我的烦躁和夫妻矛盾。

05同时面对两个宝宝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龙争虎斗”的尴尬局面

1)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不管大宝比二宝年长多少,家长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两个都是孩子,不能因为一些事情增加对大宝的要求和斥责,这样只会徒增大宝对父母和二宝的不满,会激化他们的嫉妒心理,导致矛盾频发。在金钱消费上更是要注重大宝的需求,切忌过度的将资源倾斜给二宝,委屈了大宝。

2)给大宝一些“特殊对待”

往往大宝对二宝产生嫉妒心理的本质,更多会因为自己感觉二宝抢走了父母的爱。这种时候,宝爸宝妈们不妨安排一些特定时间,比如在二宝早早睡下之后,单独安排一个小时陪大宝玩耍一会或者讲讲故事,这样能从根源上避免大宝对二宝的“抵触情绪”。

说了这么多,相信宝爸宝妈们一定能够对“生二胎”这件事情有一定的清晰认识,如果家长们一直“想生却不敢生”,请脱下“经济拮据”的虚伪外衣,学习适当的教育方法,遵从内心的指引,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四口之家。

ps: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