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地铁站公然和娃赌气,赢了赌局丢了孙子,结局一片唏嘘

带过孩子的家长都会抱怨带孩子特别辛苦,不仅身体累心更累。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孩子不听话闹脾气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

有的人是选择打孩子一顿解解气,有的人干脆就放任孩子在一边闹脾气,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吗?带着情绪带孩子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曾经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相信看过的人都会在心中留下警示

奶奶地铁站公然和娃赌气,赢了赌局丢了孙子,结局一片唏嘘

河北的张奶奶带着五岁的孙子可可出门买菜,途经地铁站时,可可被地铁站出口卖糖葫芦的小贩吸引住了,望着裹了一层糖衣的山楂糖葫芦就走不动道,拉着张奶奶就要买一根。张奶奶是个对食品卫生要求很严格的老人,这种路边小贩卖的零食她是坚决反对买给孙子的。

“这个吃了不卫生,到时候拉肚子有你好受的!”

“呜呜我就要,我就想吃糖葫芦!”

孙子可可倔得很,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大街上人来人往都往他们祖孙这边看,张奶奶觉得脸上没光,于是冷冷地丢下一句

“那你自己在这儿哭吧,看谁会给你买!”转身就走了。

走了十来米回头望,可可还原地不动地哇哇哭,张奶奶一顿厌烦,步子走得更快了,没成想过一会儿再转过头,发现可可竟然不见了。张奶奶顿时慌了神,跑回地铁站出口去找,却再也不看见可可的踪影。这时候张奶奶才醒悟过来,孙子可能被人贩子拐走了……

为什么说带孩子时控制情绪很重要?

1)发脾气只会让情况更糟

首先,你的对象只是一个幼儿,其本身是不具有判断能力的,生理反应常常是他们情绪的初始点,饿了就吃渴了就喝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发脾气也是对外界的一种响应机制,这时他需要你的回应。

而你如果只是一味地发泄情绪,或者直接像上述的张奶奶一样不理孩子跟孩子赌气

,这时候孩子反而会更加慌乱,轻微的情况是孩子赌气不吃饭,砸东西,严重的甚至离家出走都有可能。

2)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

近年来“原生家庭”这个词汇在互联网中流行,其衍生的相关话题大多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而这个影响多来自于童年时期。有人说,童年的阴影是会影响人一辈子的,这句话说得完全没错。

当你对孩子发脾气、辱骂、甚至动手时,就已经在孩子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或许以后他不会随便不听话了,你以为他是懂事,实则他是恐惧不听话之后带来的后果。同样的,由于你不理智的处理方式,也影响了孩子的认知,这让他在长大成年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会跟你采取同样的行为。因为,他从来就没学过如何控制情绪。

当孩子不听话时怎么办?

1:自己先冷静下来

此时,深呼吸是很必要的,这会给你的情绪一个缓冲的时间,让情绪在爆发之前就被遏制住。同时,在心里也要暗示自己,不能发脾气,要当一个温柔理智的长辈。等自己情绪稍微缓和后,再蹲下来拥抱孩子,抚摸他,让他的情绪也慢慢缓和下来。

等你们双方都相对冷静过后,你再把教育孩子的话从容地说给他听,切不可是命令式的,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表达。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这时候“替代品”就很重要了。在孩子不听话时,可以用周边的玩具、零食或是他感兴趣的食物去吸引他,分散他的焦点。曾经网上就有一个段子,讲的是孩子不喝冲剂爱喝可乐,于是家长就把冲剂倒进可乐罐里,孩子竟然就愿意喝了。

同样的,在刚刚那个案例中,张奶奶可以对孙子说,糖葫芦是好吃,不过吃了这个拉肚子不就不能吃更好吃的东西啦?待会儿奶奶给你买你更喜欢的零食。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缓解焦灼的局面。

今日话题:你有对孩子发过脾气吗?当孩子不听话时,你认为怎么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