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早发现靠这“三部曲”

肾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但这强大的“功能”有利也有弊。当肾脏发生早期病变或者病症不太严重的时候,病人大都没什么感觉,即使部分病人有浮肿、食欲差等不适,也大都将其归因于劳累、亚健康等,很少会联想到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等出现了高血压、贫血等肾功能不全症状去就医时,肾功能已基本丧失,发展到了中期或尿毒症阶段。因此,慢性肾脏病一定要早发现早预防。



早发现肾病有三招


①正常人应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如果检查出尿蛋白、血肌酐升高等,就应引起重视,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②个别人群筛查要更紧密,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普通人群更易出现肾脏问题,应定期检查肾脏;女性怀孕后,随着孕期增加,肾脏负担明显加重,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


③出现下肢眼睑浮肿、泡沫尿、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有无肾脏疾病。


护肾现在做起还不晚


☆ 不过度疲劳:人在疲劳状态下,加上工作、精神紧张,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感染,引发肾脏损害。肾脏“最爱”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适当运动,身体和肾脏的抗病能力也能增强。


☆ 不暴饮暴食:人体每天摄入大量食物(主要为蛋白质),其最后的代谢产物(废物)如尿酸和尿素氮、肌酐等,都需要肾脏负责排出。因此,食物过量(暴饮、暴食)肯定增加肾脏负担。



☆ 多喝水:每天适量充分喝水,不憋尿,可防止尿路感染,肾脏也不易发生结石。


☆ 不把感冒当小事:咽喉部和扁桃体等部位发生链球菌等感染时,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在1~4周后就有可能诱发肾病。尤其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应立即根治,避免引发肾小球肾炎。


☆ 控制血压、血糖: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高血糖,会不停地破坏肾脏的动脉和微血管,容易引起肾小球内“三高”现象,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从而丧失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