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致敬巾帼力量


她们

是妈妈的女儿

是丈夫的妻子

是孩子的妈妈

是同事的“战友”

但她们更是我们身边的“暖心人”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

她们冲锋在一线

“疫”苦思甜,美好可期

在属于女性的节日里

祝福女同胞健康平安、幸福美好


孙硕 :上不了一线也要坚守岗位



3月7日,早上7点半,廊坊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孙硕准时到达感染科病房,换好护士服,盘点好药品,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处理医嘱、摆药、加药、录入留观病人的体温等。


今年27岁的孙硕,已经在感染科工作5年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所在的感染科成为医院里最忙碌的科室之一,承担着发热门诊患者排查和治疗任务。感染科收治的发热患者很多是短时间内不能排除新冠肺炎诊断,需进一步检查并对症治疗的患者,风险很大。


护士长有顾虑,想尽量照顾在哺乳期的她和两个怀孕的同事,让她们少接触患者治疗工作,但被她们婉拒了。“医院里很多同事都去了新冠救治定点医院支援,我们即使不能去最危险的一线,也要和大家一起并肩抗击疫情,只要穿上这件白大衣,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孙硕说。


处理医嘱、配药送至隔离区、帮患者订饭都是孙硕的工作。


一位患者欠费了,医生不能下医嘱,但又没有家属陪床,孙硕为他垫付了3000元住院费。当天下午,家属如数归还了孙硕。“当时没多想,我就想想赶紧帮他续费,让他早日用药。”孙硕说。


每天忙完了自己的工作,孙硕还去帮其他同事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每天都要工作近12个小时。孙硕是一个7个月宝宝的母亲,为了安心工作,她把孩子交给婆婆和妈妈带,她上班戴着吸奶器,好几次因为胀奶导致乳腺炎,她偷偷忍着。“第一次乳腺炎时发烧,我也害怕是被感染了,我告诉了护士长。护士长带我验血、拍CT、做咽拭子,最终都没有问题。我俩松了一口气。回家后,才想起是因为乳腺炎发烧了。”孙硕仅休息了半天,继续回到工作岗位。


“坚守岗位,也是为抗击疫情作贡献。”孙硕的眼神里透着坚定。


华砚爽:“做细做小” 落到实处


3月6日,安次区葛渔城镇六百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华砚爽像往常一样,到村口的防控卡点执勤。从1月27日(正月初三)至今,她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责任应该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华砚爽在接到上级政府的疫情防控命令后,立即回到村里召开了村支部党员会,随后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此后,工作人员每天排查入户,测量体温询问有无外来人员,按户发放消毒液等工作,保证村内超市生活物资充足,卫生室由村医值班坐诊,同时通过广播、微信群等宣传预防病毒的注意事项,逐户分发明白纸学习。


在村口的防控卡点,配有温度计、口罩、消毒液、出入人员登记表。华砚爽把防控小组的人员分组,实行轮流值班。虽是轮流,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出去,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每天都要在村内各处查看一遍,生怕遗漏什么事情,“我要把疫情防控工作‘做细做小’,落到实处。”


李宝杰:坚守岗位  贡献力量


在公安抗“疫”战场上,活跃着这样一群“巾帼力量”, 她们有的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执勤点,有的默默值守在便民窗口,还有的东奔西走忙着排查……李宝杰就是其中的一员。


今年37岁的李宝杰,是广阳公安分局北大街派出所户籍民警。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派出所户籍业务停止办理。但停业务不停服务,为了确保窗口服务工作不间断、不降质,李宝杰坚守岗位,接受群众来电、来所的业务咨询以及发放身份证件等,“急需办理业务的,实行预约分时段办理。电话提前预约,到派出所测量体温、登记后办理,一般业务只需要两三分钟。”


疫情防控期间,李宝杰还被安排到一线,负责派出所的宣传报道工作,“到过多个执勤点,拍照、采集素材,为的是讲好民警的战‘疫’故事。”


李宝杰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团结和自身的职责,“疫情面前,没有男女之分。作为一名民警,要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尽一己绵薄之力,助力疫情防控。”


杨春梅:帮助他人 充实自己


“电梯和楼道喷过消毒水,门和把手也用酒精擦过,您出门的时候注意别抽烟。”3月7日,在香河县富力新城香林郡7号楼6层,志愿者杨春梅一边记录消毒情况,一边耐心叮嘱住户。


今年50岁的杨春梅,于2014年加入香河志愿者协会,组织参与了上百场公益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杨春梅主动要求去一线帮助工作人员执勤、消杀,“这段时间用坏了6个喷壶,有的是喷头坏了,有的是手柄压不下去了。”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不少外地人员返回小区,除了每日多次消毒外,她还化身“外卖员”“快递员”,帮助隔离人员采买必要的生活物品。


她常说:“奉献不在大小、多少,只要尽心尽力,就是快乐的。帮助他人,充实自己。”


李淑芬:审判执行 秉公办案


审判台上,她手持法槌,秉公办案,巾帼不让须眉;疫情当前,她挺身而上,逆行一线,抗“疫”审判两不误。她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李淑芬。


疫情防控期间,51岁的李淑芬不仅承担着案件审理,还参与社区值守工作,“我是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我时,我不能退缩,要冲锋在前。”


李淑芬在社区协助工作时,不光要值守小区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还要负责为小区居民办理出入证。在工作中,她对小区每一位出入人员都按照要求为其测量体温、逐一核实身份,询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并逐一进行登记。


案件审理时,她细致入微,不放过案件中的每一个细节。自2月3日以来,李淑芬充分利用互联网设备,率领全庭开展远程视频提讯和网络开庭工作,共提审案件33件,网络开庭审理案件1件,目前共审结案件62件,指导基层法院审理两起涉疫情犯罪案件。身为市中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办公室副主任,疫情防控期间还制定下发关于2020年全市法院扫黑除恶重点工作和责任清单,利用视频会调度全市法院涉黑涉恶的案件。


面对疫情,李淑芬冲在前面,从未退缩。她是抗“疫”队伍中的铿锵玫瑰,展现显着新时代女法官的良好风貌。


马文秀:战“疫”不止 工作不歇

马文秀(左)。


环境监测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事关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3月7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控中心主任马文秀准时将审核汇总后的各项环境精测数据汇报给相关部门,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从战“役”第一天开始,马文秀每天7时便开始带领监控中心的10余名工作人员,对全市14家医疗机构、12家发热门诊、28家隔离医学观察点、1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11家有医疗机构废水汇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等66家单位(企业)的自行监测、监督性监测和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严格审核汇总。


为了争取第一手监测数据,面对病毒可能通过污水传播的风险,马文秀毫不畏惧,带领监控中心的“勇士们”穿上防护服,对企业自行监测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外排环境废水进行采样和监测。截至3月6日,审核、汇总、上报有效监测数据36000余条。


“战‘疫’不停止,我们的工作也不会停止。”马文秀始终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努力做一名有坚守、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环保人。


姚中华:当好“居民守护者” 做好“灵魂工程师”


“请出示您的出入证,帮您测下体温。”3月7日上午8点半,在共青团广阳区委分管的街区执勤点——广阳区华夏里社区,身穿红马甲,市第六小学法制安全主任姚中华正在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登记出入信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冲锋在前,尽自己所能,服务师生发展,守护家园安宁,为社会和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年44岁的姚中华是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第一时间向广阳区康乐社区请战,深入到广阳区芳泽园小区开展排查、宣传、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学校法制安全主任,姚中华主要负责学校德育、少先队、创城、党务等方面的工作。3月5日,在她的召集下,全校学生召开了一场以“传承雷锋精神 我们向光前行”为主题的线上班会。学生们被战“疫”中涌现的无数“逆行英雄”深深感动,纷纷表示要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连日来,姚中华时刻关注师生生活和学习状况,积极指导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了以疫情知识宣传、心理防护、居家学习、线上升旗等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推出了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引导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家校共育合力;通过年级、班级微信群鼓励学生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战胜疫情加油助力。


金艳英: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大爷,出门要戴口罩,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在家看看电视,少出门。”“师傅,你家几口人,家里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家里有没有量体温,正常吗?”“请您出示一下出入证,我给您登记一下”从大年初一至今,广阳区新源道街道金桥社区党支部书记金艳英连续在一线坚守岗位,入户排查摸底、入户了解情况、值班登记测温消毒……


从部署安排到措施落实,她一一把关,亲自过问;从疫情宣传到卡点防控,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从动员群众到群防群治,她周密部署,科学防控。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她忘记了家里上小学需要辅导的儿子。


她每天总是早早来到岗位上,晚上最后一个匆匆离开。正是在她的感召下,社区一周内完成所有住宅居住人员的入户排查和管理。她常说:“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


近年来,金桥社区搭建文化平台,筑牢群众基础,先后被民政部、文化部等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并获得“河北省书香社区”“河北省科普示范社区” “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等称号。


- END -


文字:杨巍 胡林 曹明明 李琳 贾明蕾 苗月平 张春娥 闫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