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亲子运动让小朋友“放电”兼锻炼大肌肉活动


在停课的影响下,学童都不能如常上课或运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留在室内活动,或是在周末才能舒展筋骨;只有静态的生活或看电视、看电脑、在家学习,对成长中的儿童不是一件好事,始终活动能量过高的儿童是需要“放电”才能令身心正常发展。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运动,令他们消耗过剩的运动量。

儿童的物理治疗,也就是大肌肉活动技能,是学前儿童成长里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让孩子在日常环境中自由活动、参与各类游戏及运动,包括四肢协调,如:步行、跑步、跳跃、攀爬、投掷和接球,还有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平衡力以及姿势稳定等。良好的大肌肉发展更是有助孩子延伸至其他技能的发展,如小肌肉活动及自理能力等。在设计运动时需要兼具娱乐性及平衡大肌肉的发展。

在3-4岁儿童的大肌肉发展水平:

能沿直线步行,不至跌倒;

能尽量不用协助下,自行上下楼梯;

能向前跳跃30厘米并平稳着地。

在4-5岁儿童的大肌肉发展水平:

能连续向前跳、向后跳、单脚跳、边跑边跳;

能抛接豆袋、能掷小球;

能平稳行平衡木。

在5-6岁儿童的大肌肉发展水平:

跑步时,多用脚尖着地,动作灵活,可以转急弯;

能独自如成人般一步一级交替上下楼梯;

能边走动边接球,踢中滚动的球。

以下是一些简单运动示范:

1.大肌肉活动技能主要是使用躯干、手臂和腿部的大肌肉群,它还依赖良好的运动感知发展,涉及身体和肢体意识:

双脚互碰,大人及小朋友双方平躺于地垫上,双手略为打开作支撑,屈曲双腿互相触撞。

类似的室内游戏如:玩小型飞盘游戏、拍气球、“推拉”物体、玩“停止/开始”和接力游戏

2.跳跃能提高核心和下肢肌力、时间和节奏、双边协调和视觉感知技能:

在较为宽阔位置或走廊的地上,贴上胶带或划上分界,双方向另一侧互相来回跳动,大人可以牵着小朋友的手,给予协助。

类似的运动如:原地跳、跳弹床;连续跳跃和连续单膝跳跃;星星跳跃、开合跳跃、跳飞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