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典藏」浮世绘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在亚洲和世界的艺术文化中,浮世绘呈现出特别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多年的时间,甚至都影响到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诸流派大师也都受到了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所流行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浮世绘主要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浮世绘木刻版归纳起来大概有两种形式。"绘本"和"一枚绘"。所谓的"绘本",就是插图画本。它在江户初期是以古典小说里面的插图为开端,后来陆续出现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插图读物,到了万治年间,随着市井小说的产生,这样的木刻绘本更加迅速的发展起来。著名的民间画师菱川师宣便是这种"绘本"的创始人。


浮世绘在世界上影响甚广,比如莫奈家的餐厅上挂满了浮世绘名作;梵·高临摹过不下30幅浮世绘作品,比如《盛开的梅树》临摹了歌川广重的《龟户梅宅》;《大桥骤雨》临摹了歌川广重的《江户名所百景-夕立》,我国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日本的浮世绘,何尝有什么大题目,但它的艺术价值却在的。”为什么鲁迅口中没有什么大题目的浮世绘,会受到如此推崇?其实呀,浮世绘最初并不是艺术品,而是借鉴中国古代木刻版画的手法,制作小说的插图或者民间故事的绘本。

最初,浮世绘只是黑白单幅版画,又被称为“墨摺绘”。后来为了满足有钱人装饰房间的需要,才开始手工上色,再经过多年才逐步形成多色版套印的彩色浮世绘。后来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描绘歌舞伎演员肖像的“役者绘”成为浮世绘主要内容,她们华美的服饰和道具也成为江户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浮世”二字有佛教中入世行乐、人生过眼烟云的意思,浮世绘的主题也以描绘的大众生活为主,它是真正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文化,并不曲高和寡。在菱川师宣的影响下,早期的浮世绘主要描绘的是美人画,这些美人是江户时代的名妓、花魁,常人难得一见,所以美人图最受平民喜爱。

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日本的工艺美术品和浮世绘,在当时掀起一股「日本热」。大批的欧洲商人涌向日本列岛,搜集当地人眼中的废纸。今天的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都是浮世绘最大藏家,浮世绘的美学依然滋润着今天的世界艺术。


现在你对传说中带有东方神秘气息的艺术有所了解了吧,这就是借鉴中国古代木刻版画的手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