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牛津大学ICU专家视频连线浙江取经 浙大二院院长:愿意随时提供新冠肺炎救治经验

每日商报讯 昨天傍晚6点,浙大二院解放路院区7号楼16楼会议室内,一场由杭州、武汉和爱尔兰科克、牛津大学ICU四地医院参加的视频连线正在紧张进行着。

通过视频,浙大二院本部医学专家、浙大二院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的医护人员,爱尔兰科克市Bon Secours医院以及各地医院专家,英国牛津大学ICU医生们进行了充分交流。

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向爱尔兰方详细介绍了中国政府预防新冠疫情的各项措施,包括如何从社区层面控制和切断传播途径,不同风险地区流动人员的居家隔离措施,以及在预防输入性病例方面的早期干预等。他还向对方展示了中国的“手机健康码”及其使用规则。

王建安院长还详细讲解了分诊制度在院感防控方面的重要性,“不同诊间,不同病房,不同岗位的装备要求不同,要做到精准治疗,精细化管理,”他强调,一定要对不同症状和来源患者进行分场所治疗,普通门诊,发热门诊,重症区等要做严格区分。

Oisín J.O'Connell教授仔细咨询了危重症患者的ICU支持方案,患者量激增的应对方案,用药经验,物资采购和储备等浙大二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经验。在听完浙大二院在杭州及武汉两地医学专家给出的针对性解答后,Oisín J.O'Connell教授坦言,这是一次及时的连线,“中国对新冠肺炎救治的经验对我们的救治和防控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虽然当前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缓,然而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13日12时,除中国外的12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52427例,其中爱尔兰已确诊70例(死亡1例)。

两天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际交流办公室收到了来自爱尔兰的一封求助信,写信人就是Oisín J.O'Connell教授。

不久前,一位曾在浙大二院实习过爱尔兰留学生Paul O’Brien,在社交媒体发表了自己对中国抗疫的一些想法,他认为封城、各地医院支援武汉、紧急兴建医院以及各类防控措施,值得各国学习。观点也引起爱尔兰科克市Bon Secours医院Oisín J. O'Connell教授的注意与重视。

教授立刻找到了Paul O’Brien,并表达了希望联系浙大二院“取经”的意愿。因为就在这两天,科克地区首次确诊了两例新冠肺炎社区传播病例。

Oisín J.O'Connell教授是医学博士,爱尔兰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呼吸内科医生和呼吸介入医生。他同时兼任爱尔兰国家新冠肺炎急救委员会理事,爱尔兰医院医生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可以直接联系到爱尔兰的卫生部长和总理。

Oisín J.O'Connell教授急切地想要了解,当新冠疫情来袭时,像浙大二院这样的医疗机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集人力和物资,做好培训、防控和救治的? 通过浙大二院国际交流办公室的积极协调,最终促成了这次跨越重洋,连接四地的视频医学交流。

连线结束前,Oisín J.O'Connell教授向浙大二院的专家们由衷地表达了感谢。而王建安院长也欣然留下了邮箱。“我们可以随时为你们提供需要的经验和帮助。”他说,“习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家有着150年历史的医院,我们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国际友人伸出援助之手;今天他们有困难,我们理应去帮助他们。这是党中央的要求,更是中国人应有的情怀,也是百年名院应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