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游戏,也不是懒惰,反而是最亲的父母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父母的教育其实非常重要,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而现在的家长也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重视并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教育孩子还是要掌握方式方法的。

案例:

在国外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儿,一个小男孩儿,在超市里玩着游戏,他的父亲见了以后,就批评孩子只知道玩游戏,什么都做不好,有种就别活了。然后就掏出了一把上了膛的手枪,拍在了孩子面前。

可是令这位父亲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在父亲转身的那一瞬间,拿起了手枪,自杀了。

类似的事件在中国也有出现过,一名男孩儿和母亲在车上因为学习的事情起了争执,孩子最后打开车门,从大桥上跳了下去。

还有个意外怀孕的高三女孩儿,在吃饭的时候试探着和父母说班里的一个女生怀孕了,想看父母的反应。可是女孩儿的父亲却在听完这件事以后,说女孩儿真不害臊,还有脸活着。女孩儿听完很绝望,和父母撒谎说自己要去一趟卫生间,就从卫生间的窗户上跳了下去。

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事情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李玫瑾教授曾经讲过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危害。有时候害了孩子的其实不一定是游戏,也不一定是懒惰,而是最亲近的父母。作为家长,一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很优秀的。但什么是优秀呢?在他们的心中,优秀是没有尽头的,就算孩子可能已经很优秀了,他们还希望孩子变得更好,所以很可能会在言语上把握不好度。

可是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把握不好度,所以孩子很可能会被父母的一句话害了。其实孩子很简单,只是想要一句父母的认可。可是父母却觉得自己如果表现出一丝丝认可,孩子就会因此而骄傲。

确实,有的孩子可能你表扬太多就变得越来越骄傲。但是,从来没被表扬过、鼓励过、支持过的孩子,也一样会变得非常自卑。而这是许多家长都意识不到,也完全看不到的。家长的忽视,也是把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渊的那只手。

我身边有个朋友,她的父母就是这样。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夸不得的。所以无论我朋友做得有多么好,最后换来的都只有一盆冷水。渐渐地,朋友也不再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了,那双原本写满期待的眼神,也变得黯然无光。

后来,她因为心理问题影响到了生活,就去看了心理医生,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得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可是她的母亲却认为只有精神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得上心理疾病的孩子都是因为脆弱。

其实脆弱并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孩子脆弱的原因很可能是受伤太多次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 把控好度,适当称赞孩子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把握好一个度,适当称赞孩子,而不是只有批评与打击。一味地批评孩子、打击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2. 多关心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多给予孩子关心的。现在许多家庭都是“0沟通家庭”,这些家庭的家长平时只顾着工作,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与孩子沟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很可能也会与家长越来越疏远,变得非常叛逆。

3.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目标

希望孩子可以很优秀是我们每位家长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我们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目标,那样对孩子来说未免也太不现实,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过大,一旦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酿成大错。

4. 爱孩子不是控制孩子

每位父母一定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应该把握好一个度。而不是让孩子活在自己的控制中,不允许孩子违抗自己的意愿。

你是经常用“语言暴力”的父母吗?你平时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评论。

育儿小贴士: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有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很可能就是害了孩子的根本原因,批评孩子并不一定是错的,但是只有批评的话,对孩子也是一种很深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