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正确引导,避免“熊孩子”养成

中午回家看到隔壁小女孩哭闹,小女孩的妈妈直接把她关门外说让她哭个够再回去。

作为旁人也不好多说。但也太过危险,要知道我们住在高层,十几楼上面,我门口还有条开放的走廊,虽然有护栏,但也挺危险的,可能是气过头,如果真出事那后悔莫及。

的确现在太多熊孩子,怎么说怎么不听。毕竟每个家庭就那么一两个小孩,姥姥宠下,奶奶疼下,潜意识里思维就转变了,觉得背有靠山,天不怕地不怕。

以前也看过“虎爸虎妈”的教育片。的确妈妈的严厉管教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但孩子也有童年,一昧的按自己的思路去给孩子铺路,容易扼杀创造力。不过并不排除有些家长铺的路比他自己的合适。说到底,一切为孩子。

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庭给的观念和教育方式。毕竟我们都是从熊孩子的过程成长的,如果太严肃了,容易造成心理阴影和叛逆。不严肃容易造成自傲,目空一切。

两种都是不好的结局,一个是怕事不敢独当一面,一个是盲目自信以为全世界都是自己的。两种长大了都有可能容易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熊孩子是怎么成长的,要结合自身家庭环境,整理出来一系列规则。

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但一切要根据规则走。如果真的放任不管,容易出事。

小孩子精力一般都比较旺盛。有可能你忙碌了一天下班后想睡觉,熊孩子都缠着你陪他玩,但你又不好拒绝,陪着又没精力,毕竟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

先分析下家里奶奶或姥姥带的,一般家庭都有隔代亲,这是为什么,因为年轻时谁都想要赚钱养家糊口,根本没什么精力管着管那的。年纪大,退休了,时间多,但和子女多少有点隔纱不亲热,毕竟都已经成家,所以基本会将这份爱留给孙辈。还有就是带的时候不用事事亲为,毕竟孩子有父母在,心理上也会放松很多,这也是有的老人想帮忙带小孩。

有些奶奶或姥姥真的是捧在手心的,小孩要糖给糖吃,要玩的给玩具,各种花式养娃容易让小朋友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碰到小孩哭第一时间肯定是抱起来不管对错先哄一遍再批评一顿大人。小孩看在眼里,下次犯错肯定第一件事是先哭再说,不哄好继续哭,然后大人会说犟。

亲情上需要培养,但一定要约法三章,是和奶奶姥姥们约法三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定要说好。

同时每天的作息时间要规定好,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可以吃点零食,什么时候可以玩耍,什么时候睡觉,这一定要规定好。

如果起床晚,肯定是昨天晚上睡晚了,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强制睡觉,你肯定闹不过一个小孩,因为小孩善于哭,哭完了他没事,你却有事。所以早上必须拉起来。

认真洗漱后吃早饭,对小孩好,吃饭一定不要让他挑食。挑食那就是他已经吃过零食觉得零食味道更美味而拒绝吃饭。我认识一朋友小孩,五岁了都没吃过果冻什么的,糖果也很少吃,有个印象特别深,第一次吃果冻还是和他妈妈说自己可不可以尝尝,尝过后会说原来果冻是这个味,也会说谢谢。

他们一家也是十分自律,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大人工作,小孩带去学习画画等什么的,周末会带他去玩,开拓眼界,也十分有礼貌。那么大点小孩就知道很多东西,不像其他小朋友哭哭闹闹,含着糖挂着泪珠,问什么也不愿意说。

所以家庭的自律也慢慢潜意识影响下一代。他们也善于整合时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都规划好了。

玩也要有个度,现在电子产品十分多,小孩在发育的时候尽量避免或不给他玩,一旦玩上瘾,又哭又闹,所以请回家也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玩游戏。当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想玩的时候,可以适当温和的说下,也可以尝试的给玩下,但一定不能一个人的时候还是给他玩。

看书学习,大人是榜样,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树立正确价值观。

当发现爷爷辈的宠她时,过后一定要问,要慢慢的潜意识养成自律,即使有人宠的时候方法不对,他也会说爸爸妈妈说了不容许,所以这个挺重要的。

但有的时候一定不能强制性教育,因为有的时候小孩子听不进去,大家都是从那个时候经历过来的,想想自己有多少会记得。所以要问要讲相对应的寓意故事,即使自己编也要编得好点的故事。告诉他事情的正确性。一次不行,下次犯错再讲,次数多了,自然记得,同时为避免故意的,最好记上犯的错误,写上日期。

熊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所以请家长给予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打骂孩子不是唯一的解决方式,毕竟我们也是从小时候走过来的。

也避免更多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