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道”与“技”的结合,他把“道”的境界写进了作品中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理事,他叫于钦彦,资料是这样介绍的,1957年9月生,山东潍坊昌邑市人。1979—1983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编辑,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简单地说,这位老师是编辑、大学老师、书协理事、官员等,当然,还有一个荣誉:德艺双馨艺术家。

于钦彦对书法是如何学习的,公开资料里面没有介绍,也许是喜欢吧,什么时候喜欢的,也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位文人,喜欢写字也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自古以来,文人必须要写字,至于写毛笔字那也是不一定的。鲁迅的毛笔字写得很好,当代的一些作家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等人都喜欢写毛笔字,而且还卖得高价钱。作为文人的于钦彦先生来说,写毛笔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那么,于钦彦先生的毛笔字,哦,叫书法,现在“书法”这个词大家都喜欢用,那后面就叫书法吧,叫毛笔字不太好听。于钦彦先生的书法水平怎么样?说句实话,评价一个人的字,在行业内部没有人尤其是一些行家都不愿意去评价,因为这些都是得罪人的事情,一般都会赞扬几句,我想这里还是不做评价了,但是这里还是想再老生常谈几个观点。

继承性的问题

对于中国书法来说,一般都要讲究一个继承的问题,所谓继承就是你写的字是学谁的,如果一个人想真正学习书法,就必须要去学古人的经典作品,不管是哪种书体,自己不能瞎写。比如有人喜欢行书,喜欢行云流水,那就去学王羲之、王献之好的,这是代表人物的作品,有人喜欢隶书,那东汉就有很多经典作品,喜欢哪种风格就学哪个碑帖,一点毛病没有。

但是,如果一个人喜欢写字,不去临帖,凭着自己的性子去写,不去学古人的笔法、字形,这一辈子也不能入门。于钦彦先生临的什么帖,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至少笔者见识少,看不懂,但也不能说他没临过帖,于先生曾经因为工作的原因,拜了中国顶尖的两位大师为师,一位是欧阳中石,另一位是张海,这两位大师一定给他讲过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或是今后要走的路径吧,也许于先生是从两位大师这里继承了吧。

笔法的问题

其实笔法的问题很复杂,它不止是写字时用笔的根本方法问题,而是要涉及到用笔的执笔、行笔、人体力学、辩证哲学、逻辑思维、艺术性的境界等等各个方面,书法之所以难,其主要问题就是笔法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笔法是技法,这个没错,但技法成熟以后就要上升到境界的问题,是“技”与“道”的结合问题,这是最难的,技不成熟,谈何道?

对于于钦彦先生的笔法问题是较为成熟的,因为他在书写时驾驭毛笔的能力是十分娴熟地,拿捏字的轻重、大小、正侧等矛盾关系十分到位,由此波及到艺术性境界的问题也是体现了文人的思想情感,它是含蓄的、是优雅的、是雍容的,是一位真正通过毛笔表现文人气质的书法家。由于他在书法方面的贡献,出版理论著作、发表论文,参加书法大赛取得奖项等,在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中国书协理事了。

如果要真正点评于钦彦先生的书法作品,除了上述看法外,他的作品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道”大于“技”,也就是说,他的修养、境界水平在超于他的技法水平,但于先生有一种能力,那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境界写进了作品之中,这一点是很多人一生都难以做到的。有些人一辈子都在玩“技”,而有些人一辈子却在玩“道”,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太一智慧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