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很快会遇到这四个问题,最后一个很扎心

二胎政策的实施也有几年了,即使现在养一个孩子都很不容易,经济、精力花费都很大。但还是有很多的爸爸妈妈们选择响应国家的号召,满足自己"儿女双全"或者"给孩子一个伴"的愿望。

前段时间在逛论坛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的一段留言,让我心里很不好受。

今年60岁了,恨了母亲足足50年。

到现在都忘不了,母亲对妹妹的偏爱,即使是妹妹抢了我最喜欢的铅笔盒,道歉的却是我。

从小到大都是如此,父母总是偏爱更小的孩子,不在乎大儿子的感受,为什么做哥哥姐姐的,就一定要迁就。


或许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多一个孩子,对于家庭和孩子来说都比较好的。可能有想家庭更热闹,有想孩子多个陪伴。却没有做好准备,毕竟许多问题,是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看不出来的。

其中最尖锐的莫过于关注度的两分。

孩子是很敏感的,不管是大还是小,都希望爸爸妈妈的眼光,或者说心思更多的,放在自己身上。但人总是更加偏爱幼小的,这是人的天性。即使很多人都说,两个孩子我都爱,就像是手心手背一样,可对两个孩子关注程度还是会有区别!

日兄妹在桌上玩耍

对于很多二胎家庭来说,很快就会遇上下面这几个"棘手的问题",别以为问题小,但是无形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平衡不好,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感情,比如像上面那位评论的网友一样,因为年少时的不公平待遇,影响一生。

01-陪伴时间是个"棘手问题"

很多父母们在生了二胎之后,虽然嘴上说两个孩子一样重要,都是自己爱的宝贝。但是刚生的孩子,总是更加照顾,不自主的就会忽略长子(长女),这会让孩子感到不被重视,会有疏离感,因此留下心理创伤。

心烦意乱的母亲看着她的女儿

在《少年说》中,有一期里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她在了高高的天台上,对着妈妈宣泄着不满,把隐藏在心中的话说开了,她说:小时候一生病,爸爸抱着我就往医院跑,自己伤到脚了都不知道。妹妹来了以后,我几乎见不到妈妈了,妈妈永远只关心妹妹,给她穿衣、洗脸、喂饭,再没管过我。上次放学了等妈妈来接自己,4点半就放学了,到了6点半妈妈都没来。老师要下班了,看我还留在学校,给妈妈打了电话,结果妈妈说了句"我忘记了,我还以为你已经回家了。"

孩子边说边哭,激动得全身颤抖。"我只希望妈妈能关注我一些,可以分一点点时间给我吗,就一点点!"

母亲抱着她悲伤的孩子

妈妈也没想过,自己不经意间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伤害。她马上就跟孩子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会多陪伴她。

这就是很多二胎家庭常见的问题,因为老二刚刚诞生,新生儿需要占用父母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导致父母自己都没意识到忽略了长子的感受,因为他们不自觉的就会认为孩子大了,能够独立了,不需要关心了。

可敏感的孩子们,不管是老大还是老二,都是需要爸爸妈妈的情感关注,他们都需要来自父母的关心和陪伴。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实用的小方法,那就是给大孩子制定"专属时间"。

亲子互动

简单的说就是和孩子约定好共处时间,是专门陪他在一起的时间。这样即便是爸爸妈妈依旧有大量的时间要照顾幼小的老二,但有了和老大的"专属时间",对于老大来说,也不会觉得被冷落,被忽视。

关于陪伴两个孩子的时间平衡,可不要顾此失彼,是需要爸爸妈妈花心思的。

02-关于竞争的"棘手问题"

相信很多二胎家庭,都有为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感到头疼。

比如玩具、零食、游戏、娱乐等等,甚至是父母的关心程度,都会被孩子当做竞争的"东西"。要是父母们有些许偏袒,更是会加剧了这种竞争,可能导致兄弟姐妹间的争执,再偏激点,甚至可能出现不择手段的"争宠",这无论是对孩子的心理性格,还是对家庭情感来说,不是极其不好的情况。

所以怎么平衡孩子间的竞争,对于二胎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父母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如果出现竞争、嫉妒以及出格的行为。比如说老大常与老二争执,故意欺负老二,甚至更严重的装病、故意生病或者自残等等危险行为,一定要及时引导!

孩子在心理成长不健全的情况下,会通过伤害自己甚至他人来博取关注,这是一种应激性反应,也是一种病理性反应。

特别是因为第二个孩子降临,使得原本能够独享父母关爱的老大,感受到区别对待。这会让他们心里不平衡,产生抵触心理。父母不能及时反应过来,不能做出合理引导与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性格,对孩子日后的情绪控制,以及人际交往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如何安抚孩子这种心理障碍,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十分棘手的问题。


03-童年创伤时间也无法消磨的"棘手问题"

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偏心,导致心中怨念无法消磨,这种情绪会伴随一生!因为"爱幼"是我们的传统,在老大老二对比下,下意识会把老大移出"幼"的范畴,下意识忽略了长子(长女)还不是成年人,这使得家长们会不自觉的偏向老二,并且觉得长子(长女)年龄更大,理所应当的该让着弟弟妹妹,却没想过长子(长女)依旧没有心智健全的事实!

还是在《少年说》中,一位小姑娘对着自己的父亲痛诉自己妹妹的种种"罪行":

妹妹想要自己的玩具,想要保护都是自己的错,只能让妹妹拿走;自己喜欢的妹妹就算不喜欢也抢的理所应当;只要妹妹喜欢的,自己就不能碰......

她说:为什么明明是妹妹的错,你只怪我?

爸爸: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妹妹的。

即使小姑娘委屈到哭了:为什么?

爸爸还是坚定地说:再说一遍,你是姐姐,你应该让着妹妹的。

悲伤的儿子抱着他的爸爸

伴随着孩子的哭泣,视频结束。

幸运的人一生都因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质疑童年。

04-不管偏爱与否,两个孩子都不幸福

你们想过吗?恶性竞争关系中的两个孩子,只有"双输"一个结局。争执中成长,只会被争执伤害,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在未来都要为这份争执买单。


二胎家庭家长们需要付出更多精力!

前面讲述的,都不好的一面,其实只要父母们愿意更细心、更耐心,付出多一些精力,好好引导,孩子们的恶性竞争是可以转化成良性竞争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情感公平

对孩子们来说,最基本的就是公平。

幸福的一家人在公园里

任何事都讲求公平,对孩子都一样关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二胎小的时候,照顾婴儿需要时间,这的确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但只要保持着对老大的关心,多与孩子交流,孩子依旧是可以感受到的。这样才不会给老大的心里留下更多的阴影。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不要因为老二的出生而忽视老大的感受,端正态度,诚恳温和的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你们认真的态度,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情感上没有偏颇,即使时间无法公平,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遇事公平

如果孩子们发生争执,请保持公平、理性,不要根据情感判断,不能只看长幼,要就事论事。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的直接认定是年幼的被欺负,这样做,如果老大是受到冤枉的,老二甚至会变本加厉,因为他会认为只要父母在,是可以随意欺负老大的,这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家有二胎请保持公平,当着两个孩子的面进行处理,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再对犯错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绝对不要偏帮,让孩子明确的认识到错误,并加以引导,才是维护家庭和谐的好做法。

让孩子认识年龄不是犯错的保护伞。这样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这对孩子们的性格培养很重要。

物质公平

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老大更年长,就更加照顾老二!

不论是什么事情,请对孩子们一视同仁,节日礼物应该保证都有,零食、玩具等等也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老二到了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更是不能有偏颇,因为这个时候,你们是两个孩子的榜样,偏心只会导致另一方心理失衡。就连家务等等也要让两个孩子一起做,不仅利于情感交流,也能培养孩子性格能力。

最后

生了二胎并不仅仅是家里面多了一个人,也是多了一份责任!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协调两个孩子之间的感受,让两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爸爸妈妈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孩子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精心教导,所以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三到六岁,这个孩子性格品质的成型期,他此后一生的选择、性格还有三观,都会在这个时期逐渐成型,以后再难改变!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这个时期一定不能错过!要是孩子错过了三到六岁的最优培养期,就如同江河入海,再难确定孩子的前程。

这里为不知道该怎么做的父母,推荐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有不少名人在推荐,因为这套书非常适合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中英双语绘本的特别设计,启蒙孩子英语思维的同时,塑造孩子优秀品格,也是为孩子将来的学习阶段打下优良基础。


这套绘本一共有10册,分别是

《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这套书,专门采用绘本形式,充满童趣的画风,简单易懂的故事,非常适合三到六岁的学前期儿童,因为此时的孩子对图画兴趣更大,这套书与幼儿教育必选

《看图识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棒的是,这套书还有中英双标,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能提高孩子英语思维能力。都说再忙也不能忘了孩子,做父母的忘了孩子,孩子也会忘了父母!就让这套书成为你和孩子们情感共通的好纽带吧!


孩子们都是一样的,父母要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并且要能够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性格。避免恶性竞争导致家庭关系恶化,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能让家庭间相处更和谐。

其实孩子都是敏感的,特别是在3-6这个性格心理成型期,请抓住这个机会,把优秀的品质赋予孩子,这伴随人一生的,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美的礼物!

为了孩子的未来,请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孩子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全10册】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