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斯特.罗丹:艺术走出茫茫的荒原,踏上了希望的沃土

奥古斯特.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奥古斯特.罗丹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雕塑艺术巨匠。有人称他为“近代雕塑之父”,有人誉他为“雕塑界的摩西”,因为是他使这门曾受歧视,没有地位,文艺复兴之后平淡不振的艺术走出荒原,踏上了希望的沃土。

罗丹的前半生是在贫穷与艰难中度过的,当过工匠,在比利时给雕塑家当过助手,一边养家糊口,一边学习雕塑,艰辛的生活磨练了坚强的意志。自学的经历并没有受到学院派的束缚,一直保持艺术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当然同时也会引来了无数的非难,几乎每件作品诞生,使他受到无数到我嘲讽,但反过来说却也扩大了他的声誉。


《青铜时代》罗丹

《青铜时代》又称“人的觉醒”,是他37岁时诞生的成品之作。这是一个与真人等高的男人体,是表现一个人类从朦胧中苏醒过来,像青铜时代过渡的象征性形象,但与古罗马的“标准美”不同,他是从睡眠中苏醒,呼吸使胸部凸起颤抖,因此受到人民的诋毁。

在法国沙龙展出时被说成模特形体的翻铸,在罗丹的抗议下,评审团让罗丹即兴创作,在罗丹精湛的技术面前所折服。从此罗丹名声大振,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接受了政府的订单。

《思想者》罗丹

罗丹说:“这个雕像是代表苦闷的罪人与最不幸的判决者”,他弯身屈膝的坐在那里,拳头支着下颌,以一副深沉的目光和痛苦的心情注视着下面所发生的悲剧,正在深深到我思索,对那些善与恶、美与丑应该如何审判。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停下自己的脚步,慢慢去思考一些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而活?

罗丹是为善于捕捉人物性格和复杂心里的雕塑家,他有句名言:“美,就是性格与表现”。通过不同的表情,动势,体现不同的心里特特征及性格差异,从而实现美的创作,这是他一贯的追求。

《加莱义民》罗丹

《加莱义民》作品通过六位义士离城走向死亡的瞬间表情,动势,体现出不同的的心里特征,具有感人的情感力量。14世纪英法战争期间,法国的加莱市被围困,英国的国王提出条件,要加莱市派六名市民,带着城门到我钥匙到英军赴死,这样可使全程免遭劫难。作品的中间的长者便是声望卓著的欧施塔什,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垂首深思,把愤怒隐于心底。而身旁拿着城门钥匙的中年人则目视前方,悲愤交加,表现出一种虽不情愿又不得如此的心里。另一边举起右手,歪过头的青年似乎在指问苍天,为何如此不公?后边一位双手抱头的青年悲痛欲绝,表现出生离死别的矛盾心里……后因英国女皇的劝阻,英王免除六位义士的死刑,他们的壮举令人钦佩。

就整体而言,罗丹的雕塑是由传统像现代的过渡,他继承了古希腊到米开朗基罗的传统,但又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实现了雕塑史上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