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教育观“不能和女儿亲嘴”获赞:父母再爱孩子,也要有界限感

昨天逛知乎,看到一个热门问题:

已经成年的女儿洗澡时,爸爸直接推门而入,虽然女儿很快把门关上,但身体依旧被看了个遍。女儿感觉被触犯了底线,但爸爸觉得无所谓,也不道歉,还说看了又怎么样,都是一家人。

更让女儿伤心的是妈妈的态度——不仅质问女儿“你还想怎样?”,还劝丈夫不用理会女儿小题大做。

妈妈的介入,正好让这位爸爸装“大度”:我是谁啊?我干嘛生她的气!

多么蛮横无理且无知的父母!

这样令人无语的例子,还不是个例。

就在前两天,杭州某小区,民警接到一起父女打架的报案。

请注意,这个案件中的女儿已经上大一了!因为学校还没完全开学,女儿要在家里上网课。但父亲一直不满女儿整天拿着手机躺着手机,觉得她在玩。

让女儿觉得委屈的是,其实自己并非整天玩手机,家里的家务她都有帮忙在做。但不论爸爸还是妈妈,都单方面认定女儿在家就是玩手机。

以上是这个事情的背景。

这天,女儿是下午3点的网课,大概2点的时候,父亲突然冲进女儿房间,一把掀开女儿的被子。

一个快20岁的女孩子,被父亲毫无征兆地掀开被子,别提有多难堪了。而这位爸爸,接下来做了一个更加让女孩迷惑的行为——他掏出手机开始拍视频,最后还把视频发到了家族群里,美其名曰:让大家看看这个孩子有多懒。

仅仅这一次还不够。当天晚上十点,女儿关灯准备睡觉,父亲突然又冲进房间,第二次把她的被子掀掉!还一脸怒气冲冲地说:怎么睡了一天了,又在睡觉!

此时,羞辱和愤怒让女儿再也无法忍受父亲的行为,她拿起剪刀和父亲对峙……

为什么这些父母丁点看不到孩子的受伤感受,对于孩子一次再次的愤怒和抗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为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不是独立的人。顶多算是父母的附属品,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应付社会的面子,是家庭的所有物。是一切,唯独不是孩子自己。

这样的越界对孩子的人格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这里暂且不提。仅仅从性教育的角度,这样的行为也是极为不妥当的。

儿大避母,女大避父,这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明白的常识。此前,张亮在节目上就谈过这个问题。

在《新生日记》中,作为新手爸妈,姜潮夫妇十分担忧以后该如何与宝宝相处。聊到亲子关系时,姜潮提出了一个观点:“小孩刚出生时,大人不宜亲他们。”

张亮立马表示赞同:“不能亲,不能亲嘴。”

之所以会有这个意识,是因为他觉得作为父母,有必要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他自己也用言行告诉女儿,即使亲如爸爸,也只能亲她额头、手背或者头发。

中国儿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老师曾说过:

对于任何一个独立人格的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当我们要跟他进行身体接触的时候,都需要征得他的同意。

我们需要让孩子从小明白,你的身体你做主,没有经过你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可以随意触碰。这是性教育中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

如果父母长期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身体界限,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要么亲子关系紧张,家庭鸡犬不宁。要么孩子就乖乖就范,彻底放弃掉对个人身体界限的捍卫。

下面是个来自岛国的真实案例。

日本女星北见直美上电视透露,23岁的她,在家里依旧和三个哥哥和爸爸一起泡澡。

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但电视台经过跟踪报道,发现她所言非虚。

一开始,直美正在泡澡,随后哥哥推门进来,直接在浴缸中坐下,和直美坦诚相对。在泡澡的过程过,直美和哥哥还会聊天,一起看动漫视频,看起来毫无拘束。

过了一会儿,父亲也加入了进来,很自然地拉起家常。

直美坦言,家里人一个一个的轮流洗澡太花费时间了,大家一起泡澡已经是他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另外,直美还透露,除了共浴之外,她还经常会和哥哥一起同床睡觉。

哪怕是惯有共浴习俗的日本,直美身边的很多朋友在得知她家的情况,都表示很诧异。

所以,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个没有性别意识和界限意识的家庭。

直美虽然感到困惑,但也没有停止混浴,因为怕爸爸会伤心!

所以看到了吗?这位女星她其实并非自主选择了跟父亲、哥哥共浴,而是出于讨好、带着恐惧在放弃捍卫自己的领地和界限!

儿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从3岁起,孩子的性别意识高度发展,大部分的孩子3岁后逐渐认同自己的性别,明白男孩和女孩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有父母一直给异性孩子洗澡,或者嘴对嘴亲吻异性子女到十来岁,或者允许异性孩子洗完澡光着就跑出来,也不避讳其他家人,这很容易影响孩子身体界限的构建。

因为从2~3岁起,孩子的羞耻感渐渐形成(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孩子2岁以后异性父母就尽量不要给孩子洗澡),4~5岁快速发展(孩子上了幼儿园父母就要做好榜样,不要随意在孩子面前裸露身体,避免在孩子不愿意时亲吻拥抱或触碰孩子)。

他们开始明白哪些事是不应公开的,而是应该秘密做的,他们开始明白,“我是我自己,我有自己的小秘密,我要保护自己”。这时候是孩子构建身体界限的关键年龄,一旦错过,重建很难。

而一个身体界限意识被破坏掉的孩子,在家里不懂得不避讳父母,长大后在宿舍就很难避讳同学,走上社会也不会刻意避讳同事,是很容易遭受到性侵害和一些其他类型的伤害。

尽管上面我们列举的多半是女孩儿的例子,但是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不止女孩在承受着这种父母越界的苦,男孩儿也有类似的遭遇。

比如,网上有这样一则报道:

一个小男孩,总是独自在小区门口玩。保安处的一个大爷,常常喊他去看电视,给他买雪糕和糖果。家长感恩戴德,觉得这大爷人真好。直到有一天,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孩子捂着屁股喊疼,才发现端倪。

家长悔不当初,问孩子为什么不早说。可怜的孩子,以前从来没听大人说过:哪些是自己的隐秘部位,不能允许别人触碰。面对骚扰和侵害,他虽然心里抵触,却以为是大爷觉得他讨人喜欢,跟他亲近一点而已。

因为从小大人就告诉他:“爷爷这是喜欢你才弹你小鸡鸡呢。”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他人随意触摸和看生殖器,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被尊重,没有隐私感。

一个从小意识不到身体隐私和界限的孩子,未来被欺辱、性侵的可能性会更大。

在我们的身边,实在有太多太多来自父母的各种越界事件,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些入侵式的“爱”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灾难。

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十码法则”,是说要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它倡导父母,要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不必时时处处围着孩子转,更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就如美国教育专家西尔斯说,爱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达爱也要有尺度和分寸,只有如此,爱才不会成为变态的掩饰。

厘不清界限的爱,不是爱,而是伤害。

儿女早晚有一天会长大,从与父母的亲密无间中分离开来。父母不但要自己学着适应,也要帮助孩子顺利地走向独立、自尊和自爱,走向属于他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