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恶”。所以这人生于天地之初始,到底是善是恶?

田不田


孩童时就会摇头晃脑的背诵“人之初,性本善”,虽说不知本意,但烂漫天真无邪的孩童,我相信是善的,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带着罪孽而来,所以他们要祈祷,忏悔,求得宽恕,但是小孩子对于我们,那是希望,是美好,是一个家族的承继,所以我们教会他善良无私,让他看到社会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我们都曾是性本善的孩子~

然而成年后,因为自私趋利,善恶成两边,为了规避恶,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制约,法律,合同,这些外部机制的制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秩序,但成年人却被归结于人性本恶的世界~

柴静说“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孔子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低估人性恶,也不能高估人性善,更不要去试探,对于人性善的孩子我们给与最好的爱,对于人性恶的成年人,我们在各种规则的约束下,对其恶应该给与最大的安抚,让他习得善良,自律克制,然而我们始终都要清醒,成年人的世界,妖魔丛生,诡谲多变。

只是很怀恋,曾经那个性本善的孩子们~

也很愕然,那些孩子们什么时候变成了性本恶的我们~


小桥流水哗哗哗


本人所著《“三字经”通义》一书首篇就根据历来关于人性善恶不同观点的论述进行了分析。其实,历史上关于人性并不只是善恶这二种观点在讨论,还有其他不同观点长期存在。现摘录一部分作为此问题的回答。

“人之初,性本善”。乍一看来,非常浅显,清楚明白。意思是说,人从出生开始,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当我们细究这句话时,却发现它其实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哲理。

历朝历代的学者,各家各派对人性的善恶均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莫衷一是。总体说来,有如下几种主要倾向。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二是荀子性恶论;三是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四是董仲舒的性三品论;五是朱熹的性二元论;六是戴震等人的性一元论;七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化学者的性无善恶论。这些观点长期以来在中国哲学领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似乎没有定论。然而,人性,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呢?

“性”,原意是生,与生俱来的意思。《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就是把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叫着天性。这是“性”的本意。

我们先来看一看上述这些主要观点的来龙去脉,以得出我们最后的结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里,孟子说,人性善就是指人均有侧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人只有将这四端充分发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即然人都有善的四端,为什么又有相当多的人最后变成“恶人”了呢?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将人性与生俱来的这四端发展起来,而是发挥了人性上动物性的部份才变成恶人的。这是孟子的性善论。性善论最早由孟子提出来,后经宋代理学家程颐、张载、朱熹等人补充发挥后,成为儒教人性论的正统观念。有趣的是,当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宗六祖慧能提出“人人皆有佛性”的观点,明显也是受到孟子性善论的影响。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物欲。他因此举例说:“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体服理好愉逸”。人生来眼晴就喜欢看好的东西,耳朵喜欢听好好听的,嘴巴喜欢吃好吃的,身体喜欢安逸,心好贪图利益。这些都说明了人性本是恶的。如果人这样成长下去,就会生出争夺,残暴,淫乱等丑恶行为。而这些都是人的物欲带来的。困此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是一切恶的根源。他还认为,人并没有善的根源,人之所以有礼义道德都是后天学来的,并非与生俱来。而所谓礼义道德是为了限制人性而设置的规范。如果说人性是“真”,那礼义道德就是“伪”;“恶”是真,那善就是“伪”。甚至于他认为,所谓圣人之善也并非真善,而是通过培养道德,改造性情从而“化性起伪”以此来达到某种道德境界。注意,我们这里说的“伪”是相对于“人为”与“天生”而言,并非其它意思。这就是荀子的性恶论。

严格的说,荀子名为儒家,但实质却是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对中国历史进程有巨大推进作用的两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就出自他的门下。所以,后人也称荀子为“儒表法里”。在他的身上,并不具备孔子提出来的“贤良工正方”的观点和作风,相反,他却是法家先驱商鞅的继承者,对人性否定一切,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对待人性。说的更明白一点,荀子是尽可能从最坏的角度去理解人性的。有趣的是,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推断人性,相反地却证明了礼乐教化的作用,也就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他的这一观点,也为“法治”提供了人性上的根据。也许,荀子的性恶论较之孟子的性善论可能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更深刻,抛开生物学和生理学,如果人性真如荀子认为的性恶,那么,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人类会是个怎么样的世界呢?至少,人,不能称为人了。

告子的性无善恶论

关于告子,我们只知道他是战国时代的人,他的其它情况却是一无所知。正因为他有了与孟子在稷下学宫关于人性论的论战,我们才知道历史上有告子其人。告子认为:人“生之为性”,就是与生俱来的“食”“色”两种本能。“食”是生存的本能,“色”是生殖的本能。人性无所谓善恶。所谓善恶都是后天教化深化了人本性导致的结果。他举例说:“性好比流水,在东方挖口子他就往东方流,在西挖就往西流”以此来证明人性本不具备善恶。孟子针对这一比喻,也同样用水来证明:“水的流向的确不分东西,但也不分上下吗?人性之善就好比水往下流。你当然也可以引水而上,但那是水的天性吗?是外因改变了水的本性。正如人不善,是环境使然,并非人性如此”。孟子还辩论说,食色是任何动物都有的本能,“难道狗性就是牛性,而牛性就是人性”?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孟子与告子的这番对论,决定了告子的观念亳无立脚之地。但后世依然有依附告子的观点来各抒已证的。我们这里暂且不论。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董仲舒是西汉时中国儒学的一代宗师。今文经学家的代表。他利用“阴阳五行”的观念,继承《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认为“人受命于天”。但他认为,天有阴阳的属性,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有善恶两种品质。善的品质体现于天的阳,叫着“性”;恶的品质体现于天的阴,叫着“情”。他认为,“性”能体现“天”的“阳”只是可能,并非是现实中的“善”。同理,“恶”体现于“天”的“阴”也只是可能,并非是真实发生的“恶”。因此,他主张,人性分为三类:“情”欲少不教而善的,叫“圣人之性”;“情”欲多而又虽教不能为善而行恶的叫“斗筲之性”;介于两者之间,虽有情欲可以为善为恶的叫“中民之性”。这就是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有趣的是,唐代文化大家韩愈在董仲舒的基础上,将人性作了更细的划分。他将“性”和“情”都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与情相互对应。“上品之性”发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发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发为“下品之情”。这种细化也许更精致,同时对以后宋明理学有关“天理人欲”的争论给出了启发。

朱熹的人性二元论

朱熹认为,人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其中,“天地之性”是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他强调,一切事物皆有其规律性,是理,即“天地之性”,是事物的共性;而气则是事物的物质基础,理气结合则成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事物的个性,有清浊,当清气与人的规律结合则成为善,当人的个性善与人的共性统一时就达到至善。当浊气与人的规律结合则成为恶。当人的个性恶与人的共性统一时就成为至恶。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

戴震等人的人性一元论

戴震等人认为,理与气是一体的。“天地之性”和“义理之性”是相同的。作为人的物质基础的血、气、心和知就是性。除此无它。而血、气、以及心知就是欲、情、智。因此欲情智就是人的本性。性中有智,智辨义理从而向善。智无义理人则从恶。因此,戴震认为,人必须靠性中之智来约束性中情欲,如此就能成为善。反之人则从恶。

以上诸多各朝各代各家各派有关人性善恶的争论几乎充斥了中国长久的文化历史过程。综上所述各个观点,抛开生物学的观点,纯粹以哲学的观点来判断,亚圣孟子的观点无疑最为准确精当。因此,《三字经》开篇即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论观点。其义在于,我们人有了同情心、羞耻心、礼让心和是非心,就具备了善心。就能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表现出善行来,就能同情弱小孤寡,就可能尽自已之力就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人有了过错就会感到羞愧,就能努力克服自已不再犯错;人有了礼让之心,就会面对尊长及他人时懂得谦让;有了是非之心,就能辩别善恶,就不会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乃至于同流合污。如果我们做到了这几点,就具备了做人的基本品格。《三字经》开篇即以“善”来启蒙大众,教人善。有善心还不行,还得有善行。这也正是《三字经》作为传统蒙书的伟大之处。


天涯孤旅a


自然圆通,本是无极;

为了方便,乃创太极。

双龙游戏,龙之传人;

阴阳和同,是为太极。

人性本来,无谓善恶;

善为坦途,恶为灾祸。

孟子本善,趋利避害;

荀子本恶,自陷困蹇。

人生之道,趋利避害;

其途众多,皆可预测。

世人不知,以为性本;

人心圆融,哪有善恶。

如有善恶,环境使然;

而心不正,故有灾咎。

大象无形,大制不割;

我心端坐,自有神佛。

神佛之本,修炼之人;

人性圆融,自正而已。


泰和道安


目西愿意人人都相信人性是善的,请看我的解释

荀子说: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人是群体性的动物。单独的个人是无法存活的。

另外、作为一个物种,人天生的是要追求自己物种的利益,就是繁衍下去,这就造成两个现象,第一、人对于自己的幼崽是非常爱惜的,因此不管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很少成年个体的人会对自己族群的人类幼崽有敌意。第二、由于人不能独立生存,只有相互合作、相互帮扶才能立于丛林社会。因此人虽然是趋利的,但也是必定天生的要利他的,完全利己把除去自己之外的人都当作坏蛋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这时候大家都生活在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之中。

比如两兄弟生存在,一个人是无法生存的荒岛上,现在只剩下一顿饭,你会分给你兄弟饭吃吗?你会看着你兄弟重病不闻不问吗?不会的,他死了你就也死了,兄弟!

人一多就复杂起来了,会出现《蝇王》里面的情况,但是《蝇王》这个故事的设定本身是有问题,那就是这些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出生在陌生人社会,而不是像人类本身那样,一开始由血缘关系组成。

随着科技发展,人员联系范围越来越大,因为你不帮一个身边的人,并不能导致你的马上灭亡,甚至是一个民族屠杀了一个民族也不会。这反而会给杀人的一方带来发展的快感。

这样走下去,其演化倒推的结果如下。

所有人都相信人性恶的结果就是人在痛苦中灭亡,这种现象就是囚徒困境!

一部分人相信人性恶,一部分人相信人性善,人就会滑向上一步,再次灭亡,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人人都抱着一颗善良的心社会才会美好,但是如上人是基本上做不到,因为在人人向善的社会里出现一个坏小子他就是最大获利者,接着就是人人都变坏,这就是一棵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所以写了《国富论》(1776年)的亚当斯密,鼓吹自由经济人人逐利的亚当斯密,也搞出了《道德情操论》(1759年),但大部分之关注前者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总之目西觉得人类的命运基本上是悲剧性质的,最后滑向囚徒困境,在痛苦中灭亡,这叫作茧自缚,与善恶无关。

所以我愿人人都相信人是善的!

说完以上目西对人性善恶的理解,下面说一下孟子和荀子

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还是荀子的性恶其实他们的归宿是一样的,就是要走向善途,只是孟子强调不要让人学坏,荀子强调要让人学好之分而已。

但是荀子的性恶论本身是逻辑不通的。因为他讲“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请大家在这里思考为啥圣人能化性而起伪?人不是恶的吗?难道圣人不是人?

所以我一度觉得荀子有滑向宗教的意味。你们想想基督教义:人是有原罪的,但是上帝爱你们。这跟荀子人是恶的,但是圣人能化性是不是很像?

彻彻底底的性恶论者是韩非子,他性恶论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下面这段话。

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

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从这两句话你可以看出来,韩非子认为老婆孩子都是坏蛋,自己也是坏蛋。

但是性恶并不是韩非子的重点。

韩非子的重点在于,人是“趋利避害”的,这很重要,只有这样,君王才能行使自己特有的权力,行使赏罚,听话者赏,不听者罚,从而做到利出一孔,整合国家的力量。

韩非子之所以有这种理论,完全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的。

各国交战,哪国能赢?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这不对!现实是杀人杀的最狠的能赢!枪杆子里出政权!怎么拿稳枪杆子?韩非子说了,利出一孔,全民整合。

要做到韩非之这样的绝对性恶论有两个前提,

第一、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没有这一条性恶会变成一盘散沙)

第二、有广大的陌生人社会(没有这一条性恶就不能全民推行)

看吧基督教也是这样的。

看看战国社会,礼崩乐坏,家族式的社会崩盘,权力不向上移动就向下移,春秋末年出现了权力明显下移的状况就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为代表的大夫夺权。而最早爆发变法运动加强集权的,正是三晋啊,法家的第一个集大成者就是李悝,他的《法经》就是商鞅变法的蓝图,是商鞅拿来改一改就用的东西。

韩非子其人受到荀子的教导,显然性恶论给了他极大的启发。如果人是性恶的那么法家的整个理论就完美了。

而当时的社会经历了礼崩乐坏正好有向上集权的需要,而这种集权绝对不能是周式的,出于一种温情脉脉的家庭道德伦理之中,而是冷酷的绝对的一手抓,因此家庭不需要,只需要一盘散沙的个人,以及强有力的控制者,正因为这样法家和儒家绝对是不相容的,至于后来儒法合流,那完全是皇权运作的结果。

你去观察商鞅变法后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经常称道的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就是因为家族式的社会解体了,所有的人都被秦王控制,听话赏,不听话罚,那可不勇于公战!十字军东征也是这样的勇于公战。

这很难从价值观上来评价好坏,按儒家的性善论,维稳能不能做到先不说,走向统一会非常渺茫,至少要拖很久很久,说不定还会出现欧洲和日本战国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统一就在于有了法家这个思想,但是呢,目西又感觉这思想来的太早了,西方出现强调国王大权独揽都到了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文艺复兴,日本的明治维新了!

这时目西提一个问题,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如果秦始皇的时代有了郑和下西洋时的船队和科技,会是啥情况?

目西认为,秦始皇会派六国人民组成的大兵去东南亚南亚掠夺,好了这就是英国殖民的情况,秦始皇会积累大量的原始资本!

这一切都很美好,但这是一个庞氏骗局,到最后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咱们被骗了。但是这个庞大的庞氏骗局时间很长,80代之后的事情谁会在乎呢?

综上人就是要抱着团撕着逼滚到悬崖下面去,这与善恶无关,我愿大家人人都性善,但是做不到的。

so这是个铁定的悲剧,与善恶无关


目西


人的初始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己争论了几千年。

孟子和荀子都是思想大家、古之圣贤。是性本善、性本恶立论的代表人物。其是两人说的都没错,反映了人初始与生俱来的善恶两面。

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人出生时天然本质属性是善良美好的。人的智、愚及贤与不肖差距不大。见到弱者会同情,遇到不平事能仗义执言。

而人之初,性本恶说的更直接,如耳好声、口好味、眼好色等也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更是各种祸端的本源。

但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仅指人的初始,两者的论点结合起来,才是最完整的表达。

不过他们也共同认为,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一切都能改变。这是孟子和荀子能殊途同归的最重要理念。

初始虽看法不同。但他们共同认为,通过后来的教育、修养,可使人善的一面得到发扬,恶的一面得到抑制。所以善恶最终取决于人的道德理念和正确的三观。

环境当然是很重要的一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很能说明这一点。

汉,刘向说的更明白:与善人居,人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一对孪生兄弟,基因相似度99%以上。若分开来养,成长的环境和个人的努力取向,他们的结局会大相径庭。仅以此论点做为回答该题的结语。


晚亭与落霞同晖


人性善、恶之说,只是局部观点,犹如人的两条腿,从局部而言,既有左腿,又有右腿,但源头却是一个,至于这个源头是什么,正如佛家所说:“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意思就是说,这就不是语言文字力所能及的范围了。

人性善恶,各有自己教化的目的。

越是通俗的知识,就越容易传播,因为对语言文字要求不高,传播的难度小,易于理解和吸收,所以传播速度自然就快,而传播面相应也大。

古代圣贤正是基于这个考量,所以针对受众的实际情况,就会选择一种最佳的教化方式,性善说和性恶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我们在继承的时候,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非此即彼,那是西方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文化讲究的是“和”,是统一,是多元共存,正如《中庸》里面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

所以我们也不能搞人性非善即恶的辩论,而是应该把二者统一起来,因为二者对我们都有用,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二者同时运用,用性善论来发扬人性中善的一面,对自己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极力呵护,用它们长养自己仁、义、礼、智的德性。

性恶论呢?我们可以当作自己的警钟,对自己的贪婪之心、怯懦之心、放逸之心、懈怠之心等等等,要进行合理的制约和疏导,这样经过一翻弃恶扬善,人性中的光芒自然会透发出来。

天地之初始,人非善亦非恶。

当然,对于极少数的慧根比较坚利的小众,圣人也有相应的教化,但道理越是高深,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也越高,在理解上也越容易出现歧义,这是非常难以逾越的。

真正的人性,与天地宇宙的本性是一个东西,禅宗里面叫“本来面目”,禅师们修行,所追求的那个所谓“明心见性”,指的就是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用术语讲是“离言”的,具体讲就是禅宗禅师的另外一句话,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玩艺不在善与恶的范围,它能化出善恶,但又超越了善恶,不归它们管,所以就没办法用善或恶来界定它。

它具体是什么?那就对不起了,语言表达到这里,内心思维到此处,统统走不下去了,言语之道,心行之处,到此统统断绝,既无法表达,也无法想象,这个人之性,天地之性,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所以才有前面“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之说,正如释迦佛当年所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其实不是不传,而是没法传,有心无力,只能靠前人指路,后人自行。

这实在不是圣人在故弄玄虚,老子同样也警告过我们“道可道,非常道。”孔老夫子那么厚道的人,在《易经.系辞》也只是简单的讲了一句“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后就草草了事。

然后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唐代的经学家孔颖达,怕后人不明白,还专门对“成性存存”进行了解释,说“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万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万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性谓禀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

孔颖达从文字的数量上来讲,虽然看似说了很多,其实该不懂的,估计看了以后,也依然是一脸懵逼。这不是孔颖达的文字功底不行,实在是该尽的力都尽了,无奈文字本身的表达极限到这里也就到头了,没办法的事。

总结

总之,人性之初,天地之初,是一个源头,这不是一个知识问题,不象其它问题,给个答案我们就明白了,天人之性不是这样的,要想知道答案,就要把自己忘掉,彻底的融入到天地这个大生命中,古人叫“返朴归真”,或者叫“天人合一”,只有到那个时候,才算是到家了,到家了,自然也就知道家的样子了。

以上纯粹是个人观点,水平极其有限,难免有所不足,若有疏漏,还请路过的贤友多多请教!!!


澡雪堂主谈国学


《街头巷尾闲聊》《山海经》《三字经》不论是这个经,还是那个经,尘世一切经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藏。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几千年来恩泽着全体国人。沙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在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代的不同,社会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主要是人的视觉不同,同一件事物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今天你说某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明天被一位老人把手一扬给推翻了。因此几千几百年前的善与恶还有争论不休的意义存在吗?中国有句古话叫指鹿为马, 在一个强权的社会,一切是非黑白都是一个人说了算。人之初,心本善。自古以来"人性本善"与人性本善"就是一个永恒的辩题,从孟子到苟子,二者皆有理,难分高下。用一句街头巷尾的闲话来说叫:"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一滴水1118


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其实都是正确的,没有一个定论。以及后世南宋程朱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综合了性善与性恶,把二者的言论加以证明了。

即便是孟子的性善是阐述了人之初始,天性本善,只看到了善良的一方面,进一步萌生出恻隐之心,为善之心。而荀子的性恶论是阐述了人之初始,天性本恶,也只是看到私恶的一方面,进一步萌生出怵惕之心,私欲之心。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即阐述了性善论的本善又确定性恶论的本恶,把二者的言论加以综合,认为天理是本来存在的,也是与生俱来的,而人欲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人之常情,人性的自私,也不一定为善为恶。进而推出恻隐怵惕之心乃是并存的,每一个人都是先是怵惕,继而恻隐,若无怵惕,何来恻隐乎?所以程朱理学要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永不言弃7642


人性的善与恶,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行成的。人生幼儿時期,父母或家长,监护人是人生首任老师。周围环境好坏,家庭风气,就显得异常重要。这時人性的善与恶,尚未行成,处于初始阶段,而且也是人生善恶行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所谓:“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傳(巫师)学下神”就是典形写照。古時“孟母为何三迁”,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人生入学教育,参加工作的社会实践,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环境好坏,条件善恶,对人生善恶的行成,极为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恶”。这里单纯就善恶的本意而言(不考虑其他含意),受科学技术水平局限,人的认积水平较低,应该说都不能算做正确。

个人之见。欢迎说理的正反意见,反对无理漫骂和人身攻击。


老兵4200


一把菜刀,做饭是善,杀人是恶,那菜刀是善是恶!这把刀就是人性。善恶同体,善时恶在,恶时善存,并不矛盾。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可以心存慈孝之心,千古圣人也拉臭不可闻之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