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现在社会中,有很多人认为,要让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于是就让孩子专注于某一门知识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学的太多,就不会有高的成就,然而,这种想法是不理智的。

其实各种知识都是贯通的,他们之间也是有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只学一门,很可能会使孩子的视野受限,局限在某个狭小的范围之中。片面的教育只能让孩子偏科,拼命的只学一样东西,孩子很单纯,很听话,他会按照你所要求的,将自己的宝贵童年都集中在一项上,这样做的结果,固然可能会在某一领域取得不菲的成绩,但其他方面确如同一张白纸,这样的孩子会被称得上天才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人们对“天才”一词有所误解。

报纸上曾报道过神童倪思尔的事迹,这个只有六岁的孩子,在绘画方面有着非常人的天赋,能够非常准确的绘出人体,对人体结构以及光影都把握的非常到位。人们在茶余饭后都谈论着这个让人惊讶的天才,几乎都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会是一名绘画大师。因为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天生对绘画有很高的天赋,在其他方面很平庸,这足以说明他的天赋是先天性的。

这件事引起了一个教育学家的注意,一天,这个教育学家,访问了这个孩子,以及孩子的家人,孩子的家人对教育家的到来非常高兴,一再要求这位教育家指导一下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画室中装满了各种作品以及装饰品,包括地板上也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石膏模型,还有一副非常详细的人体解刨图,挂在最显眼的一面墙上。有一个身才矮小的男孩在画架前坐着,他就是倪思尔。

孩子的父亲,拿出很多参展证书,还有获奖证书,说这些都是他的,这是儿童参展大赛的证明,有区域的,也有全国的。教育家却发现小男孩坐在画架前一动不动,就像一个模型在那里,两眼无神的盯着前面的墙壁。

教育家很好奇,问孩子父亲,孩子这是在看什么?这位父亲回答的时候,他在思考。

思考?思考为什么一定要以这种方式呢?

孩子父亲说道:我就直说了吧,报纸上的那些报道并不完全真实,他们只看到了表面,他们说我儿子的才能是天生的,作为父亲,我最清楚,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而是像您所说的那样,大多数孩子的才能来自于后天的教育,非先天,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我想让我的孩子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一直以来都对他严格要求。,您也看见了,他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绘画的问题。可以这么说,他的那些成绩完全来自于他的努力和勤奋。

除了绘画以为,倪思尔还会些什么呢?

父亲回到:绘画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没时间在学其他东西。何况,我认为做事,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才有可能有所成就,既然想成为画家,就应该有所取舍,有所牺牲。

经过孩子父亲的描述,教育家也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古怪的表情,可以毫不留情的说,他的那种表情俨然是一副白痴的样子。事实上,这个孩子在父亲长期的不恰当的教育下,已变成了只会画画的傀儡,对其的事几乎一窍不通,既不会认字,也不会书写,更谈不上有其他的爱好,孩子受到的教育太过偏激,舍本求末。教育家断定,这个孩子将来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果然,几年后,倪思尔的天才便不复存在了。人们再也没有听到或者见到,他们当年所认为的绘画天才有任何的成就,他的才华就这样过早的夭折了。

片面的教育只能让孩子学一样东西,将宝贵的童年全部的集中于一处,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在其他方面确实一张白纸。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引导孩子某一方面的主体才能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全面性的培养!

你认为“天才”孩子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