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能给别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公众号【伴你拾级成长 ID bnsjcz】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给别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你相信吗?如果父母们都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怎么说呢?首先,你要求孩子是什么样子,先看自己有没有达到这个样子。然后,就是对内寻找,找自己,找自己的问题,成长自我,爱自己,给自己满满的正能量。这样,孩子才能被感染,才能慢慢向你打开心扉,才会愿意去模仿你,才会变得更好。

换言之,一个人如果力量不足,他就很难有余力分给别人,也很难和别人良好互动

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场景就是,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爸爸性格内向甚至有点冷漠,不和我说话,偶尔教我写字、画画,但不会问我想什么,喜欢什么,不聊太多。妈妈脾气直爽甚至有点暴躁,就是忙着自己的事情,虽然很疼我,买吃的买穿的,但总感觉离我有很远的距离,她每天皱眉头在想事情,发呆或者应对工作,从来没问我想什么,就是每次问考了多少分。

很早的时候,我的日记里面就有孤单、孤独、寂寞这些词,不过好在我会写点东西,还能疏解一下藏在心中的不良情绪。

很多年之后,我了解了一点心理学,看了几个心理医生,参加了一些学习训练,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讲座,我终于能有一点点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了,他们不是不爱我,而是真的没有力量好好爱我。

诚然,他们是农民的孩子,吃上那个年代的商品粮已经是佼佼者了,也为我提供了比较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可能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在他们看来有着优渥生活条件的女儿,怎么这么不开心甚至有过走绝路的念头。

因为,我像一个机器,或者被圈养的猫,只是有程序输入或者有食吃,这个源于本能亲情,源于一种责任,但是我丝毫感受不到那些浓浓的父爱母爱,我觉得我是一个孤岛,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成家之后,我父母已经60多岁,内心柔软了很多,也会和我聊起一些陈年往事,我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有自己的“内伤”。

妈妈在家里兄弟姐妹7人排行老幺,有哥哥有姐姐,她有“只有别人关心自己而不需要去关心别人”的错觉,还有就是,家里重男强女思想严重,她被自己父母区别对待,也在内心留下了痕迹,有时候说起来会哭。

爸爸小时候家里穷,也是家中老幺,曾经靠乞讨为生然后吃完饭去上学,内心形成了极度的自卑,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时间长了就是人际关系障碍,而且卑微的处境让他只学会了忍让,而不懂得去争取自己的利益,边界不清晰。

我们很幸运,现在有很多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很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学习,可以参考。他们也在我这个山寨小老师的带动下,一点一点疗愈自己。

于是,我想到了我小时候,虽然那时候父母他们都是30几岁的成年人了,但是在某些方面是不充分成长,而且作为父母,对于科学育儿也没有觉知。也就是说,他们自己还没有长大呢,还需要有人来关心自己呢,怎么会想到身边这个需要关怀的人呢?

我的一位恩师曾经说过:孩子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问题本质上是成长不充分的问题。

对于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当爹当妈更是一种挑战,因为我们都没怎么吃过苦,关心别人的概念也很淡薄,我们背了很多锅,什么垮掉的一代、最不负责任的一代……但是,我们同样有理由不背锅啊,我们现在拥有了成长觉知和育儿觉知的最佳机会,我们有很多致力于成长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书籍,还有网络上那么多免费资源,我们要成长,我们要为自己正名!

回到原点,请多爱自己吧,如果你真的爱你的爱人和孩子,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父母,只有多爱自己,我们才有力量,我们才能滋生出更多无穷的爱。还有就是,二胎甚至多胎家庭的孩子,得到的爱不能是分散的,而是爱又增加了厚度给老二、老三……

爱本身不会伤人,伤人的不是爱。

请让自己富有起来吧,让自己有爱,有力量,然后爱人和孩子就会感受到我们的气场,我们也能把爱传递给他们。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有让你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呢?那么我们是不是试着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做到更好,所以,请原谅他们,请慈悲。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的爱人是不是不是那么配合,或者你陷入了丧偶式育儿?那么我们是不是试着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做到更好,所以,请原谅他们,请慈悲。同时,我也倡议,请给与爱人更多的爱吧,和对方一起成长,不要指责、不要抱怨。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的孩子是不是不是那么乖?那么我们先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然后给予他(她)爱和力量,要有耐心,要共情。

【老虎爸妈】(公众号ID: laohubama),来这里解决您的教育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