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偏爱恐龙?背后有2种说法,给孩子科普恐龙就看这些绘本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动物,他们往往会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扮演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而恐龙是孩子们角色扮演中的常客。

对于刚刚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讲,这种神秘的古生物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恐龙。

就连很多女孩家长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女儿对这个怪头怪脑的家伙情有独钟?


一种说法是,对于孩子来说,恐龙身上永远笼罩着神秘的色彩,它们是孩子的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


恐龙是灭绝动物,从来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恐龙,对我们构不成威胁,但它的确又曾存在过。恐龙恰好出现在了孩子的两个世界的重叠区域,同时满足了孩子的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特点。满足孩子好奇心以及寻求刺激的同时,恐龙又消除了孩子们对危险的恐惧。

可以说恐龙给了孩子插上了想象力翅膀,给求知欲燃料。


另外一种说法是,恐龙的世界丰富多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经常会问:

为什么最大的恐龙可以长到13米最小的恐龙竟然只有0.25米?

恐龙拉的便便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传说中鱼是恐龙变的?……


恐龙世界充满了奇妙的自然现象,这其间有历史的痕迹,有自然的规律,有地球的变迁,有植被的丰富,还有生物链的循环……

它们世界的复杂程度,对孩子理解力的训练是一个极好的题材。

那么,科普类的恐龙知识孩子看完不理解,图画种类五花八门又不知道给孩子选择哪一本?下面小童麻麻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恐龙的书籍,满足每个拥有“恐龙迷”的家庭。

百变抠抠书



《百变抠抠书》比较适合0-3岁的宝宝阅读,可以培养宝宝对颜色感受和形状认知的能力,锻炼手部精细运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书本玩法多样,每一页书中会根据不同种类的恐龙设计不一样的形状。

有憨憨的梁龙、凶猛的霸王龙或是敏捷的盗龙,孩子用小手在扣下和拼上不同形状的恐龙的同时,会主动观察记住动物的特征和外形,锻炼了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另外一种玩法,妈妈可以在书本上扣下恐龙模板,根据形状描边勾勒形状,将棒棒糖棍子黏在后面,置于手电筒前,就可以和孩子来一场刺激的影子游戏。




书本的圆角设计,孩子在翻、握的过程中不会伤到手,保证孩子的阅读安全。

如果恐龙出生在月球



如果恐龙出生在月球上,你希望你喜爱的恐龙过上怎样的生活呢?光看这本书的名字《如果恐龙出生在月球上》,小童麻麻的目光就被吸引住了。

书本创新地将恐龙置于月球的生活空间里,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恐龙故事,鼓励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回答孩子提问的新角度。


如果恐龙出生在月球上,它们可以玩捉迷藏、乘着流星比赛,看谁的星星跑得快!


恐龙们还可以在月亮上滑雪橇,除了满月那天。那为什么满月那天不行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这本书没有繁杂难懂的情节,全部内容自然得像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这就让阅读这本书的孩子有了参与其中的机会。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本书进行一场属于自己的明快的想象力大冒险。

也许,你会发现,读过这本书后,孩子们会编出属于他自己的恐龙月球生活故事呢!


探索百科·恐龙时代



《恐龙时代》套书共12本,收纳了超100种恐龙,种类繁多的恐龙充分满足“恐龙迷”的好奇心。


采用3D建模复原,油画质感,笔触细腻,细节刻画以及构图用色考究,图画把恐龙的粗糙的皮肤,凶狠透亮的眼睛、锋利的牙齿钩爪等都刻画的生动逼真,好像你一伸手就能摸到。


每一页的恐龙介绍都附上恐龙小档案,包括:学名、体长、生活年代和食性等,加快孩子对恐龙的认识。更有权威专家的详细解读,真实还原了恐龙当时所生存的环境,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


逼真的动画,丰富的知识,把孩子头脑中的恐龙变得更加真实,为孩子的想象给予更多有利的支撑,激发孩子自主探索未知,主动探索的习惯也会慢慢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