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境外输入性风险不容忽视 普通市民仍需高度防护

本报讯(首席记者 唐凤来)目前绥芬河的普通市民应该如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此外,海关、铁路、集中隔离点、俄方司机居住宾馆等特殊岗位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应重点注意做好哪些方面的防护?4月14日,在绥芬河口岸疫情管控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疾控专家对此给出了答案。

据介绍,尽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现阶段输入性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普通市民仍然应该保持高度的防护意识,注意加强锻炼、膳食营养。尽量少出门、不聚集、居家或工作环境多通风,注意佩戴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1米以上社交距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外出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徒手接触公共设施的表面,及时做好手卫生,这些都是现阶段应该注意的防控细节。

对于海关、铁路等重点部门的工作人员的防护原则是和入境旅客有直接近距离接触及暴露风险的岗位建议统一实行二级防护,涉及呼吸道标本采样人员应在二级防护基础上实行增加防护面屏、加穿防水一次性隔离衣、双层手套,降低暴露风险。

考虑到境外疫情的形势,无论是入境人员还是入境俄方司机目前都采取严格闭环的点对点集中隔离管理。无论是俄方司机还是普通密接隔离人员,这些区域的工作人员都应在自己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加强隔离人员的管理,确保隔离对象不外出,在本房间内活动,避免与其他人员的直接接触。同时做好公共区域的预防性消毒,尤其要关注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的消毒工作。并随时做好个人手卫生。此外很重要的一点,要加强防护用品佩戴的规范操作,做好口罩的气密性检查,尽量减少在脱卸过程中的污染。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个人防护的有效与否,不但要注意佩戴标准,穿脱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同时与行为管理及环境清洁消毒也息息相关,希望能够多项措施并举,防控到位,确保每一个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