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奇葩——那些神奇的文言文繞口令!(二)

只用一個發音來敘述一件事,除了中文,全世界是無其他語言能做到了。

今天學霸君給大家帶來又一篇神奇的文言文。神奇的文言文系列篇之《熙戲犀

《熙戲犀》

原文:

西溪犀,喜嬉戲。席熙夕夕攜犀徙,席熙細細習洗犀。犀吸溪,戲襲熙。席熙嘻嘻希息戲。惜犀嘶嘶喜襲熙。

字詞注音

1、西溪:地名,解釋為西邊的小溪。

2、夕夕:每一天。

3、徙:出門。

4、習:動詞,解釋為幫助。

5、溪:溪水。

6、襲:襲擊。

7、惜:可是。


翻譯:

西溪的犀牛,喜歡玩耍,席熙每天帶犀出去,席熙忙著細心幫犀牛洗澡,犀牛吸著溪水噴向席熙逗他,席熙笑嘻嘻讓犀牛不要鬧,可是犀牛樂此不疲,就愛嬉戲。

本人觀點

這節課的課文非常簡練精彩,寥寥幾句話就充分刻畫了這樣一個有趣兒的片段。席熙每天帶著犀牛去溪邊嬉戲玩耍,同音不同字正是漢語的最大特色之一,聽似毫無區別的字詞,在精準的組合下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你無法抗拒這種文化侵襲。

後半部分重點講述了犀牛在溪邊吸水噴灑,與主人其樂融融,人與自然相結合的微妙場面。和諧優雅,樂此不疲。

作為一篇文學作品,自然有令人津津樂道的細節。就是在你讀完之後,恍然大悟,拍案叫絕。今天的內容也確實如此。

小知識

這樣的文章叫做“同音文”,整個文章中的漢字只允許採用同一個音,四聲不限,標點不限,大多是文言。

這種文體,最早源於民國語言大師趙元任。

趙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5日),字宜仲,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今屬武進縣)人,是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哲學家、作曲家,亦是中國語言科學的創始人,被稱為漢語言學之父,中國科學社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