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 我国智慧楼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商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生活服务、学习习惯。作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所有这些,从技术上也为智能建筑的产业起到技术上的支撑作用。

1957年,在美国从事技术、管理、职员等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人员首次超过蓝领人员,1974年到1984年,美国办公室工作效率增加4%,而同期工业增加100%,农业增加200%。同时办公费用却以15%速度递增。依赖于大量享有高薪的办公人员提供服务而运行的经济,无法承受办公费用高涨而功率低的状态,这一矛盾必然要由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的手段来处理。智能建筑的产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了广阔的前景。

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改造。有关部门对这座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以及防盗等设备都采用了计算机进行监控,并且为客户开设了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函件和资料检索等各种信息服务。这幢大楼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

1985年,日本也建造了日本电话电报智能大楼。据统计,到1995年,美国已拥有上万座“智能建筑”;到21世纪初,日本将会有65%的建筑物实现智能化;我国刚刚开始。

如今,中国在物联网、5G、人工智能方面已经在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不管是建设智慧城市还是智能基础设施,都已经有了技术土壤;中国的楼宇规模庞大,现有楼宇升级改造和新建楼宇都将催生行业需求。楼宇作为公共区域,存在着统一的秩序规则,新生代工作者对新兴技术的接受程度高,物业亟待革新服务模式,摆脱高人力投入、低效率产出的旧式物业管理弊病。如何降低楼宇的管理、运营成本,也日趋成为楼宇业主方的难题。

华德智慧在天津光合谷生态文化产业园、天津体育局团泊体育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武清商务国际企业社区、天津康宁津园养老中心等30多个项目中,用规划节能的解决方案使得各项目能耗降低15%以上,设备使用寿命延长3-5年,效果可观,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降耗,有效实现减员增效,降本提效,完成传统楼宇升级。

相对发达国家,中国的智慧楼宇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传统楼宇升级、新建楼宇智能化需各基础模块各司其职,更需网络信息模块实现生态融合,共同推动智慧楼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