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也有中世纪庄园时代?出现在哪个朝代?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庄园时代,每个庄园都像一个小的社会,持续了近千年,使得欧洲各国如同“百花齐放”,形成了今天的基本格局。而中国历史喜欢大一统的局面,任何一个统治者有实力完成统一,必定要全力以赴统一天下。殊不知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中世纪的庄园经济时代,而且存在的时间还很长。

秦始皇灭掉六国,顺便终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政治,对国家和社会进行了更强力的控制,但是很快皇权就出现了“劲敌”。隋朝以前没有科举制,汉朝选拔官吏的办法是举孝廉,就是地方官吏推荐人才给朝廷做官。举孝廉的唯一标准是德行,就是举荐孝顺和廉洁的人,这个机制有巨大的漏洞,因为地方官员推荐人才的时候,只能推荐自己熟悉或者小圈子里的人。

这样只要一人当官,亲戚之间就会相互举荐,国家的官位被上层家族垄断,逐渐形成了“上无寒门、下无士族”的格局,与先秦的世卿世禄简直一模一样。汉朝为了表示对官员的优待,他的家庭成员、仆役都不用缴税和服劳役。许多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就把自己和土地“过户”到官员名下,官员收的费用一般只有政府赋税的1/4。这两者一结合,中国式庄园时代就出现了。

于是整个两汉时期,许多大家族世代为官,几百年一直兴旺,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到了东汉末年,世家大族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为了对抗州郡来清查户口,这些大庄园还建立了私人武装,形成国中之国,拒绝郡县委派的管理来地方上赴任。这就解释了刘表为什么一进荆州就先去找当地的大家族合作,就算是靠武力征服起家的孙氏父子,也不得不与当地士族联合。

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地方豪强控制的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万,远超政府控制的编户,皇权遭受到严重的削弱。两晋南北朝时期,皇帝更换十分频繁,而世家大族稳如磐石,东晋士族遍布江左,他们比西方的庄园领主更强势,很多庄园类似于一个小朝廷。虽然没有明确的世袭制,官位却一直在上流大家族之间流转,相当于西方的中世纪。

魏晋士族对皇权形成了很大的牵制,东晋不得不和士族共享最高权利,司马睿依靠琅琊王氏建立东晋,登基大典时司马睿非要拉着王导一起坐在龙椅上,朝中大半官员都和王家有渊源,谚语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种中央与地方、皇权与士族相互争夺的局面,造成封建社会动荡不堪,少数民族南下,人口急剧下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阶段之一,类似于西方的中世纪。

不过中国的世家大族时代还是优于西方的中世纪,中西方历史很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历史一直渴望统一,即使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也有致力于统一全国的人物,像祖逖、苻坚、桓温、刘裕等。中国人永远相信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才是王道,因为统一带来的和平时期才是乐土。

而西方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从来不向往统一,各国都有自己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统一难度极大,即便是罗马帝国也未能完全统一欧洲,整合内部矛盾和资源。分裂带给欧洲的灾难是痛苦的,近代以来长期互相攻伐,世界各国亦深受其害,以至于现代文明的资本亦悄悄转移到北美。

中国历史虽然也经历了与西方类似的世家大族时代,但最终还是要走向统一,因为统一带给中国人的好处太多。虽然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大乱世,但总体上统一和平的时期超过一半。西方虽然以现代文明自居,却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欧洲的战火引燃到世界各地,做法实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