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一流大學十大名校有哪些?

程健95206391

中國雙一流十大名校有哪些?

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高贊答題,同時也有了很多精彩評論!但是,他們的答題都不能說完全正確!因為,他們都偏題了!

問題並不是在問“中國大學十大名校是哪些?”,而是在問“中國雙一流十大名校有哪些?”,顯然,這兩個問題並不相同!

前者問的是,哪幾所學校是國內高校綜合實力十強,後者問的是,中國“雙一流”高校建設十大名校!雙一流十大名校,是“雙一流”高校建設位居前列的受益者,也會是未來中國高校綜合實力十強,但他們與現在的國內高校綜合實力十強並不完全重疊。

那麼真正的“雙一流十大名校”是那些呢?他們是:

1.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並列第一。

3.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位居第三。

4.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並列第四。

6.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位居第六。

7. 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位居第七。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並列第八。

以上為“雙一流十一大名”!

這11所大學,是按照雙一流的核心數據,即各所大學的“一流學科數目”來產生並排序的!

大家對以上名單可能有幾個疑問,我來給大家一一解答。

1. 為什麼使用“一流學科數目”來選擇11大名校?

因為,“雙一流”高校建設的“一流學科數目”有以下重要意義:

首先,體現了學校的現有學科實力。正常情況,只有A-以上學科(學科排名前10%)才能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其次,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重視程度。有些學校雖然沒有學科基礎,但國家對學校重視,依然讓其承擔一流學科建設,比如復旦大學承擔了“航空航天一流學科建設”。

最後,代表著來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學科建設資金量。顯然,一流學科數目多的學校,能獲得更多來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學科建設和發展資金。

2. 為什麼是11所?而不是9所,或者12所?

以下為本次“雙一流”高校建設中,各名校的一流學科數目排名表格。
由以上表格可知:

排名前七的7所學校,加上並列第八的4所學校,共11所學校。

排名第12的武漢大學,比前面四所學校少1個一流學科,而無法與他們並列。

3. 為什麼沒有實力強大的武漢雙雄?

實事求是地說,拋開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不當宣傳,這兩所學校實力相當不錯!但這次雙一流,兩校都不是贏家!

武漢大學僅以1個一流學科之差,無法與東南大學等四校並列,被排除在以上11校之外!華中科技大學,更是比東南大學等學校少了3個一流學科。

4. 為什麼沒有哈工大與西交大?

哈爾濱工業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為中國首個頂級高校集團“C9聯盟”成員,在國內高校中有舉足重輕的地位,但他們也不是本次“雙一流”高校建設的贏家!

西交大有8個一流學科,哈工大有7個一流學科,與東南大學等學校分別有3個和4個一流學科的差距。

結合以上分析,可知:

雙一流大學十一大名校是: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大家對我以上數據及分析有何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擴展閱讀:關於雙一流確定的新的中國頂級高校集團,我有一篇高贊答題進行了論述,答題名稱是《當前中國最好的十所大學是什麼?》。


Start2015


李子遲到了

十大名校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各校學科優勢不同,每個人的學科權重認知各不相同,所以還是看各大類學科的十大名校比較靠譜。

工科十強(含37個一級學科)

清華,上交大,浙大,哈工大,華科,

東南,西安交大,同濟,北航,天大。

理科十強(含14個一級學科)

北大,南京大,清華,科大,浙大,

復旦,南開,北師大,武大,中山。

醫科十強(含9個一級學科)

北協和,北大,上交,復旦,川大,

中山,華科,浙大,二軍醫,中南。

農科十強(含9個一級學科)

中農大,浙大,南京農,華中農,西北農,

華南農,山東農,蘭州大,中海洋,北大。

文社十強(含17個一級學科)

北大,人大,復旦,武漢大,南京大,

北師大,南開,中山,華東師,清華。

管藝十強(含管理和藝術各5個一級學科)

北大,清華,人大,央美,西安交大,

浙大,武大,東南大,中傳媒,央音。


江河2016

雖然不論怎麼回答都會有爭議,但我認為這十所大學稱得上十大名校爭議應該不大,它們分別是:

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交大南大科大武大華科中山

下面我就從數據來分析一下這些大學為什麼能稱的上十大名校吧!

為了更加嚴謹直觀的表述我的觀點,大家先看下我整理的表格(上傳了幾次截圖總是變得不清晰,頭條壓縮太厲害了):

數據說明:上面兩張表是我整理了2017年7個排行榜數據得出的,其中3個國內榜,3個國外榜,1個ESI榜。從表中可以看出QS榜及泰晤士榜可信度相對較低,我以10為區間分別用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把數據區分開來。

上面的大學在7個榜單中前100名至少出現1次,大學數據覆蓋面應該夠廣。

從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交大南大這6所大學位列前10名各種榜單都毫無爭議,剩下4所大學裡除去不太靠譜的QS排名及泰晤士都至少兩個榜單位列前10,10名以後的大學裡只有哈工大吉大可以對比,仔細對比即可確認中科大,武大,華科,中山可入前10。

綜上所述,根據7大榜單數據可以確定中國十大名校為:

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交大南大科大武大華科中山

這十大名校也基本符合人們的基本認識,你認為是哪些大學呢,不妨評論給我吧。


深度閱讀

雙一流不遠了!最新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出爐!

發佈時間:2017-07-16 18:54

山東大學16個學科進入ESI前1%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標誌著“雙一流”建設全面啟動。教育部負責人也表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名單擬於8月底左右正式公佈。

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如何評價,ESI是個極其重要的參考依據。目前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在採用ESI來衡量和評價學科實力,國內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大學最近幾年來也開始越來越重視ESI指標,越來越多的大學把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數量定為發展目標之一。

本期統計了科睿唯安公佈的2017年7月ESI中國內地高校TOP100的情況,並與2017年5月進行了對比。從統計結果上來看,本次大部分百強高校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北京大學位居國內高校首位,國際排名112位,入選學科數也達到21個。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排名117位,位居國內高校第二。浙江大學國際排名131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8個。清華大學國際排名134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6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和山東大學ESI綜合排名進入國內高校前十位。

下面來看看各校綜合排名情況(按照各高校論文總引用次數進行排名;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三所高校並沒有區分兩地辦學的情況):


三畝

說到十大名校,這這個話題必然是引起一陣騷動,畢竟每個人心目中的十大名校不一樣呀。拋開中央黨校,國防大學來看,十大名校反正就出在下面這些學校裡面,就還不信你能逃出去這幾個學校(排名不分先後):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大

復旦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南京大學

同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人民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那個才是中國十大名校,都從不同的角度會說自己有理由,心中都有自己的十大名校,所以就跟大學排名一樣版本很多。因此就這幾個大學,自己選擇唄,在這十大名校也是變動的,有的實力差距不大,因此十大名校是這些。




機械星期8

可以把這個問題放到世界的視野裡來看待,不要拘泥於國內的排名。當然,文科類大學如:中國人民大學,在世界的排名裡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前7名,已經進入世界名校行列,這就是:清北復交中科浙南。

關於國內的排名,可以看看2017年底教育部發布的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下面這張表是A類學科前20名的排序。

下面這個排名是在QS世界世界大學排名裡面的總排名。


新歐美留學資訊

先看看EsI是什麼貨色?它只是科研機關、高校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次數作為衡量論文等級的一個指標。有人偷樑換柱,把這個局部的小指標用來代替衡量大學優劣的綜合指標。荒唐可笑到了極點!評價一所大學哪有這麼簡單?評價一批大學,比評選一個科學院院士或一個講師、副教授還要簡單嗎?大概有的人並不知道如何評價一個大學,便拿出了這樣的論調,或者是為了某種需要,故意製造出衡量大學優劣的指標。不懂就好好學習,不要亂髮議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