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根据联合国分治决议,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宣布成立。这引起阿拉伯各国群起反对。由于中东地处战略要津,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又盛产石油,大国因而竞相卷入中东的以阿冲突。1948年和1956年,中东相继发生两次战争。阿以双方一直剑拔弩张,相互虎视眈眈。1967年,以色列又先发制人,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大败阿拉伯各国联军,夺取了中东地区的战略优势。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建国的以色列国,从其立国的第一天起,就受到阿拉伯国家的联合抵制。经过1948年和1956年两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演化成死结,更加水火不容。从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以后,阿以双方一直在积极扩充军备并推进外交活动,以求再战,彻底打垮对方。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阿拉伯国家中直接与以色列对峙的埃及、叙利亚、约旦三个前线国家,因得到苏联支持,已建立起拥有40万正规军、882架各型作战飞机、2100辆新式苏制坦克和大量苏制导弹的庞大军队。而得到美国全力支持的以色列军队,因新近从美国获得250架新式作战飞机和400辆现代化坦克战力也大为加强。以色列军队总共拥有8万正规军以及20万预备役人员,装备有400架作战飞机和1100辆坦克。双方磨刀霍霍,虎视狼顾,一场恶战只在朝夕间。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与对手相比,以色列军队的优势在于兵员素质好,士气旺盛,部队教育、训练水平高,指挥统一,又处在内线机动位置,可以以一当十。此外,以色列军队所拥有的美国装备,在性能上也较阿拉伯人手上的苏联装备优势。但它也有两大致命军事弱点,都涉及数量。首先是人少、兵少。单是与以色列直接对峙的埃、叙、约三个阿拉伯国家就拥有约5000万居民,是以色列人口的10倍。而在衡量军队战斗力的兵员、坦克、飞机等项主要指标方面,阿拉伯方面的埃、叙、约三国军队总和对以军分别占有5倍、2倍和2.25倍的优势。以军第二个弱点是其国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根据1947年11月通过的联合国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案,以色列法定领土仅有1.4万平方公里,连同前两次中东战争中从阿拉伯国家夺占的领土,也仅2万平方公里。且境内地势平坦、开阔,无险可守。高性能飞机不到一小时便可纵贯以色列领空。现代化坦克也可以用一个日程穿越其国境线的任意两点。埃、叙、约三国却拥有百余万平方公里土地,且在外线,分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把小小的以色列困在垓心。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深知以色列军事弱点所在:人少、兵少经不起持久战;国土狭小,四面受敌,缺乏战略回旋余地,不能允许敌军踏进国门半步。因而他为以色列军队制订了克制这两大弱点的作战原则:先发制人;内线机动和闪电速决。为贯彻这些作战原则,达扬把以色列军队编组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调动自如、反应敏捷、能应付任何突发事件的进攻型军队,时刻处在决战决胜的临战状态。

1967年4月7日,一个以色列农民,在军方鼓励下,驾驶一台拖拉机到不断发生纠纷的叙、以边境地区耕地——他耕种的恰巧是一块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这遭到叙利亚军队射击。以色列乘机报复,派遣空军飞机进入叙利亚境内,与叙利亚空军激战,一举击落叙利亚6架米格21型飞机。于是,埃及根据埃、叙之间早先达成的一项协议,立即派空军飞机进驻叙利亚,支持叙军与以军对抗。阿以局势紧张起来。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进入5月,高度现代化的苏联通讯卫星忽然截获了一份以色列军队密码通讯,并迅速破译,从中得知以色列准备动用13个旅,向叙利亚发动全线进攻,进攻日期是5月17日。支持阿拉伯人的苏联立即将这一机密情报万分火急地转交埃及。埃及总统纳赛尔接到这份情报后,一面通知叙利亚和约旦作准备,一面赶紧采取备战行动,包括:发布动员令;宣布全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要求联合国“蓝盔部队”从埃、以军队之间的缓冲区撤退,腾出战场;调两个精锐师开赴西奈前线;下令封锁亚喀巴湾,不允许以色列及向以色列运送战略物资的其他国家船只通行。因此一举,阿以局势愈加紧张。

不料埃及虽然大举动员,将士枕戈待旦,全国经济生活也提前转入战时轨道,前后折腾了半个月,以色列军队却安如磐石,没有任何采取进攻行动的迹象。原来,苏联截获的情报,是以色列情报机关精心设计的骗局,意在调动埃、叙、约方面,使其盲目动员,挫伤其军队士气和精神状态,并使其承担挑起战争的罪责。苏联和阿拉伯方面果然中计。及至半个月过后,发现情报有误,以色列并无5月17日发动进攻的计划时,埃、叙、约三国因提早动员,将士频频东遣西调,疲惫不堪。以色列情报机关却乘机加强侦察活动,很快从埃、叙、约各国军队的频繁调动过程中,摸清了三国空军基地位置、飞机跑道走向、雷达和导弹系统的配备情况、地面部队集结地及军队活动规律等情报,并据此制订出完备的进攻计划,尤其是精心选择了一条保证空军出奇制胜的偷袭飞行路线。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以军乘埃、叙、约各国虚惊半个月,心理疲惫,戒备放松之机,突然出击。打击矛头首先指向实力最强的埃及。这日凌晨,400架以方作战飞机,按4机编队,从以色列特拉维夫和中部各机场秘密起飞。飞行员们按预定方案巧妙地利用国土东部朱第安山的遮护,驾机躲过约旦雷达网搜索系统,西出地中海,在距海面10公尺的超低空沿地中海往西飞行一段距离后,再按距地面20公尺的超低空飞行高度,折回陆地,躲开埃及雷达搜索网,切入埃境尼罗河三角洲,然后突然掉头向南,跃升至150米高度,按先炸跑道、后打飞机的战术原则,从埃及各主要空军基地背后出现,进入攻击位置。埃军骤不及防,10个埃军主要空军基地遭到以色列飞机的毁灭性打击。多数泊于基地的埃及空军飞机连同飞机跑道、雷达系统和导弹系统一起被摧毁。少数几架强行起飞的埃方飞机也在达到作战高度前被以军击落。受攻击的埃及各基地一时间黑烟滚滚,狼藉不堪,惨不忍睹。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一轮攻击成功后,以军飞机立即返航,飞行员不顾疲劳,待飞机加注燃料,重新装填弹药后,再次驾机升空,连续投入攻击。一些以军飞行员一天之内飞行几个起落。继第一轮攻击埃军10个主要空军基地后,以军飞机又持续进行了另外三轮攻击。第二轮攻击重点指向埃及剩余的8个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基地;第三轮主要攻击东线约旦、叙利亚各国空军基地和防空导弹发射场;最后一轮攻击目标是埃及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新发现的秘密空军基地。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经过一天之内连续4轮攻击,以空军摧毁了埃、叙、约三国25个主要空军基地。三国大部分作战飞机和主要导弹基地、防空雷达设施皆被摧毁,包括占其总兵力100%的30架约旦飞机,占90%的320架埃及飞机和占75%的58架叙利亚飞机。仅一天时间,以色列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夺得战区制空权。以方仅损失26架作战飞机。

第一轮空中攻击发动稍后,以军地面部队也大举出击。在西线,14个旅的以军精锐部队,以600辆先进坦克开路,向埃境全线推进。驻西奈半岛的埃军两个装甲师、5个步兵师计12万官兵并1000辆坦克,仓惶堵击。享有制空权的以色列空军先狂轰滥炸,打乱了埃军防御体系。以军装甲兵乘机突破埃军阵地,向其深远后方穿插迂回,大队步兵随后跟进,只一天时间,就占领加沙,进入西奈半岛的埃及城镇阿里什、阿布奥格拉等地。然后,以军分为北、中、南三路,由飞机、坦克开路,继续向西高速推进。开战第三日,以军北路进抵战略要津坎塔腊,中路进抵贾法,南路进抵吉迪山口和米特拉山口,切断了埃军退路。又过一天,以军在围歼了包围圈内埃军5个师残部并俘获700辆坦克后,全线进抵苏伊士运河东岸,完全占领了西奈半岛。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在西线得手的同时,东线以军也发动攻击。以军先以少量部队牵制驻戈兰高地的叙利亚军队,调集包括3个坦克旅在内的9个旅,集中于东线南翼与约旦军队会战。经过猛烈的坦克交战后,以军击溃了约旦装甲部队,夺占战略要地纳布卢斯城。下一日,以军出动伞兵旅,在敌后空降,配合作战,再次击败约军抵抗,夺取圣城耶路撒冷。到6月8日,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广大地区,皆被以军占领。

6月9日,在西奈半岛和耶路撒冷连连得手、相继打败埃及、约旦地面部队的以色列军队,不理睬联合国停火决议案,调重兵强攻戈兰高地,把最后一轮猛烈打击指向叙利亚军队。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边境,呈狭长状,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1万平方公里稍多,其高处达海拔1000公尺,且山势陡峻,居高临下,在地理上是以色列一大天然威胁,以军决心夺而占之。6月9日中午时分,以军6个旅在大批飞机掩护下,3个旅在北,两个旅在南,一个旅机动,向戈兰高地进兵。经过两天激战,以军摧毁叙利亚军队高山防线,赶走叙利亚守军,占领戈兰高地。其前锋冲过戈兰高地,控制了通往大马士革的各公路枢纽。6月11日,第三次中东战争在以军占领戈兰高地的祝捷号音中降下帷幕。

兵贵神速-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从6月5日以军空袭埃军空军基地开始,到6月11日以军夺取戈兰高地止,历时仅6天,又称6日战争。以军应用突然袭击,内线机动,速战速决等战术,连续进攻,接连打败占有很大数量优势的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各国军队数十万人,取得重大战果。经过6天战斗,埃、叙、约三国共损失6万兵员、400余架飞机和近千辆坦克,另有后期赶来参战的25架伊拉克飞机也被以军击毁。而以色列仅阵亡800人,装备损失包括40架飞机、200辆坦克。阿以双方损失比是,人员伤亡10比1;飞机损失10比1;坦克损失4比1。

大获全胜的以色列人通过这场战争从埃、叙、约三国分别夺占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和圣城耶路撒冷等共约7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相当于以色列法定领土的5倍。以色列不但因此控制了大量资源,而且扩大了本国战略空间,其战略环境大为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