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和陈忠实、路遥,单从文学成就来看,各人最好的一部作品来讲,怎么排名更合理?

知行sure

去年我和一位客户因为合作之后成为忘年交,他在了解我的工作经历后经常会感叹,认为我应该在北京多待几年再回西安发展。他的感叹让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
二线城市对比一线城市的优势在哪里?
很多朋友或许跟我有着相似的经历,一线城市打拼后返回二线城市家乡发展,也都会反问自己的家乡真的不如北上广深吗?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年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文学创作
我生长在西安这座古城里,西安是陕西的省会。而陕西省从地理划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对于不了解陕西的人听起来有些绕,但用文学符号来划分就很清晰,陕北——路遥;关中——陈忠实;陕南——贾平凹
有位朋友这样评价过这三位作者:
多年以前,我伴着天南地北众同窗,坐在校园遮天的梧桐树影之中,静听习老事谝闲传(关中、陕南方言,就是说闲话、聊天的意思)。他扣着一壶茶水开讲,八百里秦川,三千万老陕,本地文坛三杰……
习老师说:“我的同学贾平凹,身具一种不可言说之山的味道,紫气东来,其人甚远,他写陕南;我的朋友陈忠实,身具一种莫名其妙之水的味道,厚云压岸,大浪走泥,他写关中;我的偶像路遥,身具一种缠绵扑面之土的味道,寂寞高古,慷慨悲怆,他写陕北。这叫什么,顺天。如果,我是说如果,陈忠实写两广,路遥写两湖,贾平凹写川渝,那叫什么,逆天。有的男人生下来就为着照亮他脚下的土地,除此以外别无意义。你们中的一部分人长大了自然明白我在说什么,不懂得就让他们继续不懂,不懂我等为何在释然之后开怀大笑。”
除了习老师口中描述的贾平凹、陈忠实和路遥之外,我最认可他的那句:有的男人生下来就为着照亮他脚下的土地。

(上图)贾平凹


(上图)陈忠实

(上图)路遥

发现亮点没?三人都是老烟枪,奋笔疾书、熬夜写作的生活习惯。陈忠实个人认为最好的一部作品是《白鹿原》路遥肯定是《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废都》比较知名,我个人也很喜欢《秦腔》。


西一安鲜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或者作家,只有我们喜欢不喜欢,而不存在他们之间谁好谁赖,这个是没办法评比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这个道理。



贾平凹代表作《浮躁》《废都》,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人生》,这些小说,都不止一遍看过,我就说说我的感受,其实作家作品,只能说感受。

《平凡的世界》与《白鹿原》都是现实主义小说,其实是在写史记,比较写实,一个是个人历史,一个是乡土的历史,主要还是人的历史,实际主要涉及的是人的命运悲剧和人的性格悲剧。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贾平凹的,我认为他的创作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浮躁》,一个是《废都》。贾平凹的作品我叫做诡异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某种程度的浪漫主义。包括《太白》或者《油月亮》等小说,其实是玄幻那类小说的犯愁的。

贾平凹的文字是这三个作家中最具特色的,介于文白之间,擅长短句,文字性灵,主要是散文,尤其是他的游记,更有风格。



其实影响我们对一个作家一部作品的评价还包括这个作家的其他方面,比如诗书画作品,为人处事能力,看问题观点方法,功夫在诗外也是一种方法。


韩东言

恰好这个问题在下很感兴趣,又逢题主问询,欣然作答,希望能有所助益。

个人看来,陕西作家群体,从来就没有沉寂过,无论是建国前还是改革后,都有作家以著作名世,而以陈忠实、贾平凹等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集体发力,引发了著名的“陕军东征”,更是拉开了陕西作家群蜂蛹鱼跃的大幕,留下了颇有分量的文学力作。


陈忠实作为陕西作家群的首当其冲者,其作《白鹿原》
确实堪称万千力作之中的经典,作品以描写白鹿原上百姓从宣统末期到建国初期的生活背景为线索,将白嘉轩、鹿子霖一众人等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尽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写出了三秦大地的万般风情,还以灵犀、淋漓的笔触反思了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浸染与反冲,作品将各色人等放置在历史的大环境中加以萃取、提纯,写得活灵活现、异彩纷呈。

这部作品一改建国初期主题鲜明式歌功颂德的唱腔论调,对具有农耕民族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庸之道与道德反哺做了冲撞式探求,也将历史变革置于鲜血淋漓的背景拷问,可谓题材宏大,背景雄阔,场面精绝,人物鲜活。若论道建国以来的名著,私下以为,《白鹿原》绝对可以入围其中,并极有可能是那个执牛耳者。

毫无疑问,《白露原》将成为一部不朽的杰作,并极有可能位列建国以后的新“四大名著”之一。

贾平凹的作品有很多,较之于陈忠实,绝对是个高产的作家,他的《浮躁》、《秦腔》等长篇都获得了相应的瞩目奖项,最近又推出了长篇小说《山本》一书。但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争议颇大的《废都》。个人以为,《废都》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以情感纠葛、奇技淫巧为切入口的文学力作,作品之中的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等手法运用之妙,无出其右者,市井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相辅相成,以及对于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的巨大自我挣扎、相互倾轧都展现得一览无余,颇见功力,也体现了《废都》一书的真正价值。

若要排名,《废都》当紧随《白鹿原》之后,位列第二位。

很自然的,三人中的路遥,只能尾随两位老大哥之后。无论是他的《平凡的世界》或者是《人生》,其厚度和广度、深度都不足以撼动前两位,虽然很励志,很激情,但却少有文学背景下历史意义的思考和反思,这也不得不说是路遥与其作品的巨大遗憾。

当然了,陕军东征远远不止以上三位作家,还有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程海的《热爱命运》等,都曾名噪一时,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但确实无法和《白鹿原》等力作相提并论,


龙吟148119260


读书跟吃饭差不多,也有个味口嗜好。俗话说:三人进馆子,口味不同。有人喜欢香甜,有人喜欢麻辣,有人喜欢油食。读书也是一样,有人喜欢武侠,有人喜欢言情,有人喜欢传记。但是,有特色的小吃就是有味道。同样,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作品传播广泛而又久远,到何时人们都会念念有词。



文学热的那个时代,琼瑶、三毛、路遥、余秋雨、汪国真等都热过一段时间。说句实话,贾平凹、陈忠实、路遥三个人,真正让读者热血沸腾的人还是路遥。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动了一代人,激励了一代人。特别是高加林和刘巧珍,孙少平和田晓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久久难忘。


贾平凹是个多产作家,他的勤奋和写作数量在同代作家中少见,其好多作品也是精品。比如短篇小说《满月儿》,中篇小说《腊月-正月》《小月前本》,长篇小说《浮躁》《秦腔》等。

陈忠实的书我只读过《白鹿原》。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贾平凹、路遥、陈忠实都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坛骄子。


沙漠雨

贾平凹>(路遥+陈忠实)×n(n≥2)。平凡的世界的确励志,但也仅限于励志,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一部长篇鸡汤文,还是脱离不了前几十年宣传品的窠臼,青少年读读是不错的,但论文学价值的话就有点乏善可陈了;白鹿原不错,前半部大开大阖,颇有大家气象;只是到了后半部,或者是因为一些避讳,或者是因为才力不济,实在看不下去。而贾的作品,除了几部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不太喜欢外,其余作品均属上乘。


上帝无言6352365



作家又不是梁山好汉,排什么座次啊?

作家真要排座次,应该交给时间,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

作家有阅历、三观、题材、风格的不同,这些并不代表他们的“名次”。

陕西这三位作家,我想应该在同一层次。

陈忠实比较关注历史,路遥比较关注当代,贾平凹则城市意识多一些,这些并不代表他们写作水平和成就的高低。

老是关心排名的人,比较关心名利,这对文学创作有害。

文学创作有什么利?杜甫、曹雪芹写死了他们的儿子!

真正的作家是些不会做生意的人。

欺世盗名的最后只会被淹没在尘埃和唾沫里,只有那些真正为文学献身的人受到后人的尊敬。

路遥是写小说写死的,这一点足以留在文学史上。


大悔忆智冰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是当代陕西文坛的三面红旗,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自然也都是当代中国文坛的大家。常说”文如其人",作家的作品一定程度反映了其个人的气质特征,以及其性格养成的生长环境,综观三人作品,也体现出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路遥作品表现出了陕北高原的粗犷、大气,陈忠实作品蕴含的是关中的厚重、朴实,而贾平凹作品骨子里透着陕南的灵秀、飘逸。总体上而言,路遥作品写实,催人奋进,适合青少年,陈忠实作品写史,促人反思,适合有一定阅历之人品读,贾平凹作品则实虚兼备,阅者面广人杂。常言”文无第一”,如上所述,三位作家作品各具特色,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我可以设想一下数十年后三人及代表作的排序: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管窥之见,还望方家指正。


河东人在长安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些超前,因为我们似乎还不能从纯粹的文学角度去看待情欲、自由、和政治,因为我们看问题还常常戴着政治的眼镜,而政治的观念往往是有时效性的,不象文学观念那样可以永恒。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是当代伟大的作家。路遥最符合当时的政治气氛,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适时地表现了当时人们改变生活的愿望,最容易被现代人接受。

贾平凹前期小说也是如此,在浓厚的商南气息中,吹起了发家致富的现代风。但他的大部头《废都》却远离朴实通俗,谈起了文化的颓废。这部作品是贾平凹成为伟大作家的入门砖,人们骂他捧他都是因为这部作品,评价天差地别,但客观上贾平凹因为《废都》而升华为伟大作家。

陈忠实的《白鹿原》无疑是最有历史感的,其厚重程度绝非其他人所能比。三位作家都是用文学诠释历史,但贾平凹和路遥诠释的是现下的社会,而陈忠实诠释的是清末民国的社会。根据文学的法则,距离越远,刻画越精,因此,陈忠实的《白鹿原》应当是站在最前面的。


追求一句中的

很显然,路遥是一座高峰。《平凡的世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作品。它不只是年代巨著,也不只是地方文化,它是一部深入灵魂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时代一个大群体多层次的人的故事,再现一个时代,同时带给人向上的动力。它是积极向上的作品。它也是干净唯美的作品。在里面平凡淳朴的生活中能找到爱的唯美,也能感受到奋斗的力量。在积极色彩上,路遥所做的,是同时代作家很少涉及的。大多数都在抓颓废讨洋人欢心。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地方作品,也是旧时代作品。其厚重也是难得一见的。但在积极意义上略逊。但不可否认它的价值。

除了路遥和陈忠实,其它人的吹吹就可以了,吹的再高也是吹。大多泛泛之作不值得一看。


肃竹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的地位无可撼动,里面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刻骨铭心的,让人看了还想看,收获太多,理解太多,得到太多,让人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看到希望,看到方向,其成就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是陈忠实的《白鹿原》,独特的陕北风情,白鹿两家三代斗智斗勇,那个年代的风土民情体现得淋漓精致,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太伟大

再就是贾平凹的《废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