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放学回家后从家里五楼坠楼身亡,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你怎么看?

实在山东爷们

学校没有责任,而且绝对不能负责任!否则这个口子一开,哪个老师还敢管学生呢?校园岂非乱套了!

题主没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估计说的是2018年1月19日中午,江苏南通的一名高三学生从位于五楼的家中坠亡的事。

当天上午,涉事男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被巡查老师发现,后被带到办公室,其家长也被叫到办公室配合教育。(都是高三学生了,学习那么紧张,玩手机确实不妥,再说学校一般都规定不让带手机进校园,违反校规,把家长叫来也合乎情理,学校的做法没有错!)

19日中午,该男生提出回家吃饭,其母便将其领回了家。他离开时还承诺下午回校正常上课。然后下午一时许,校方突然接到了孩子坠楼的信息,太突然了。(现在有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不过就是挨了批评吗,多大的事啊?有几个人在校期间没挨批评过呢?难道一挨批评就要寻死觅活吗?)

主要争议点:

死者的亲属认为,该男生所带手机并没有电话卡,不存在“玩手机”,只是用于看时间。但向班主任解释后并未得到宽恕,反遭到班任“长时间责骂”(学校既然不让带手机进校园,那么带手机无论有没有电话卡,都是违规的,感觉死者亲属说的有点牵强。一般教室都有挂钟,再说连块手表都买不起吗?至于班任是否“长时间责骂”这个学生,也是一面之词,如果有视频的话,调出来看看就知道了。再说学生犯错误,班主任训学生本来合情合理,如何定性为“长时间责骂”呢,到底训了多久是长时间?怎么是责骂?尺度真不好把握,大家说对吗?)

另据“南通发布”客户端报道,在该学生19日被叫至办公室接受教育期间,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均情绪平稳。(谁也没想到之后该学生会跳楼,学校要是负责任,真的比窦娥还冤!)

综上,我认为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是没有道理的,学校完全不用负责任。因为学校这一方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并没有出格。该学生跳楼,责任应该由自己来负。

死者的家长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好好的把一个孩子养大了,没想到仅仅在学校挨训就轻生,可想而知,家长的心是何等惨痛。但是迁怒给学校就没有道理了,如果这个口子一开,估计以后老师们都噤若寒蝉,面对学生的违反校规行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不敢也不愿意管,那校园会成为什么样子呢?教育秩序岂非乱套了?

其实,从这个跳楼事件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南通这个学生跳楼,类似的案例全国各地有不少。这事提醒我们,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不容忽视,抗挫折能力差的人,今后很难成功,即使考上了名牌大学又如何?


走向佳美

高中学生,放学回家后,从家里五楼坠楼身亡,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你怎么看?

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轻如鸿毛!在自己家里寻死家长能赖到学校头上够不要脸的!

因为这个提问一点其它信息都没有提供,我看许多答主在用一个当下的案子说事,但是题主也许讲的不是这个案子,就不胡乱猜测了,但是就这个题目本身来说也很令人思考,确实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年轻学生轻生的问题,第二个是孩子出现了意外家长找学校赔偿的问题,我来谈谈想法!


第一个感慨:现在的学生心理太脆弱

以前的学生跳楼的也有,一般是什么原因跳楼呢?基本上都是感情问题!其实在我看来感情问题想不开的死得一点都不值得,还是太年轻!如今这一类问题导致自杀的仍然很多,但是近些年还有两种造成自杀的情况在以往就不是很常见了!

第一种:因为债务

看到债务两个字大家应该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如今校园贷等金融产品进入校园,大幅放开了学生群体的借债门槛,在不健康消费观念及不健康理财观念的共同作用下许多学生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最后因为不堪重负自杀的也有不少,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了!这里面既有学生心理脆弱的原因,也有社会管理的问题!

第二种:因为一些小挫折、小批评就想不开寻短见的!

这个问题下面其它答主所引用的案例也是此类,这是最让我不能理解的,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学生心理素质太差,但是这些年这样的学生还不少,老师说几句,家长说几句,在我们以前看来真是屁大的事他能作到跳楼,根源是个人修养、家庭教育缺失导致逆商低,心理太脆弱,现在不出事以后也是早晚的事!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太把生命当儿戏了!


第二个感慨:奇葩索赔层出不穷

人在自己家死的能怨到学校,这个家长真是既可怜又可恨,真不要脸!家长如此孩子没有责任感就不奇怪了!即使是孩子事情出在学校也要看情况的,如果是被老师殴打致死的你可以找,如果是因为校舍质量问题发生事故致死的你可以找,如果是你自己想不开要在学校跳楼的都没有理由找!不是什么事学校都有责任的,就是现在开个公司也是有限责任公司,学校也是有限责任单位!自己不爱惜自己,自己不对自己负责,这种人还是早点到阎王爷哪里报到比较好,省得害人害己!


心安理得君

据悉,曹某当天在课堂上玩手机背老师发现,被简叫到办公室,其家长也被叫到办公室配合教育,中午放学后回家吃饭,其母与其一起回家,曹某还表示下午回学校上课,然而下午一点左右,学校接到对方跳楼的消息。

曹某的亲属表示,曹某手机里没有手机卡,只是用于看时间,向班主任解释并未得到认可。校方表示,曹某被叫到办公室期间,老师,家长,曹某情绪稳定,并不存在教育不当行为。

这一次学生跳楼事件,我坚决支持学校。学校在发现曹某上课玩手机之后,为了避免曹某节外生枝,专门把曹某叫到办公室的时候,连带着把曹某家长一起叫来,这就防止了事后曹某家属单方面说学校怎么怎么对待曹某的问题,学校方面态度很明确,就是你看你家孩子玩手机,我就是这么教育的,你家长站在边上看着。也就是说变相的堵住了曹某家属嘴。

而曹某离开学校前情绪稳定,还表示下午会回来上课,中午曹某和母亲回家吃饭,应该是曹某母亲说了一些话才会致使曹某跳楼,无非说的就是上课别再玩手机了,让老师抓住多不好等等之类教育孩子的话语,有可能曹某觉得伤自尊,于是就跳楼。



曹某跳楼和学校有间接的关系,那就是玩手机被抓,但这并不能成为家长向索赔的理由,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比如学校规定上课不能玩手机,你家孩子因为玩手机被抓住因而跳楼,从而怪罪学校不许上课玩手机的制度不合理。因此,家长应该葱自身寻找原因,别总是出事之后第一个念头先是啦学校来垫背。


诗词公寓

如果这个提问是针对江苏南通高中,2018年1月19日发生的高三男生在家跳楼的事,我认为学校是没有责任的。

当时事情是:

1.高三男生上课耍手机,老师担心他影响即将面临的高考,请来家长(母亲)共同教育。教育过程家长在场,老师不可能当着家长的面有不对的言行。否则当时家长就会有所反应。

2.教育完毕后,学生情绪稳定,表示随着家长回去吃午饭,下午还要来上课。

3.下午一点多,老师接到学生在家跳楼自杀的消息。

学生本来是情绪稳定地走出学校的,他的母亲陪他回家的过程中,不知道怎样教育他的?他回家吃饭,也不知与家长有什么争执?

长期在学校,观察到家长肯定会出于担心、出于望子成龙,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会打骂孩子!毕竟自己辛苦养家,就是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

所以我估计这个高中学生跳楼,与他的家长发生了争执的可能性大。

说到底还是学生的承受能力太弱了,平时受到的教育太温和了,一点点正常批评教育都会引起自杀!以前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被家长和老师严厉管教,但是没有跳楼的。


边河静静流1

这件事学校老师真不应该背锅,我分析问题应该是出在家长身上。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没说的,不等于猜不出。这件事责任在谁,一分析就明晰了。很多没人说的信息,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这个事件已知的信息:1、当天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被带到办公室,2、其家长也被叫到办公室配合教育。3、中午放学后回家吃饭,其母与其一起回家。以上三个信息,可以得知,学校老师是没有责任的。

第一,老师批评学生是正常的教学管理,没有问题。第二,老师特意叫来学生家长,一起教育孩子,这是明智之举。也恰恰可以由家长证明老师没问题。

问题出在哪?在于孩子和他妈妈离开学校到跳楼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时间,是以上时间,地点在家,行为是跳楼,那么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跳楼呢?

原因不言自明,是孩子家长问题。

这个事件,我们也看到孩子亲属对问题的辩论,孩子的的亲属认为孩子所带手机并没有电话卡,不存在“玩手机”,只是用于看时间,但向班主任解释后并未得到宽恕,反遭班主任“长时间责骂”。

这个理由有点太荒唐和太可笑,手机有没有卡和能不能玩,这点谁都明白,这个强词夺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显得吃相太难看,至于老师长时间责骂,且不说老师有没有这个时间这个心情,别忘了,孩子家长去学校了,孩子家长了解这个事件的过程的。所以学校的解释比较可信:校方表示学生被叫至办公室接受教育期间,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均情绪平稳。涉事老师“肯定不存在教育不当行为”。

那么孩子为什么自杀?我分析,从学校出来,一肚子恼火的家长在那段时间里,在家里那个地点,对孩子进行了残忍的再教育,尤其是唠叨扰乱了孩子敏感脆弱的心,于是孩子选择轻生,类似这样案例实际已经很多了。

现在的孩子,性格,脾气,秉性,行为基本都是由父母塑造的,孩子的身上打着非常强烈的父母影子,这个孩子如此结果太可惜了,这个家长自己反省一下吧,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命,不思悔改,指责学校,实在不应该,从学校角度看,真该庆幸孩子没在学校跳楼。如果在学校,可能啥事都没有,风平浪静呢。


韩东言

题主题意片面有制造混淆事实之嫌!这是2018年1月份发生在南通的一件学生跳楼案!我是南通人,且听我公正解读真相!如果仅从题面来看,看客定会一惊,似乎又来一起“家长讹”!其实不然!


事件回顾:

时间:2018年1月19日

地点: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事件全程:

2018年1月19日上午9时,曹同学在上课期间打开手机,被学校导护组发现,通知该班主任周某,周某随后将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责骂长达两个多小时,期间打电话给家长到学校处理!


在第一次中电话,家长向班主任协商能否化解此事,孩子高考压力大,请不要再给他额外的压力!但班主任却依然不依不饶,还是要求家长给个说法,并当家长面要求孩子写书面检讨,并警告此事会在孩子档案里记大过!

批评持续到中午11:40多,班主任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反省并写书面检讨!在家长孩子回家的路上,周某电话给家长,务必写书面检讨,为什么上课带手机!

手机真样:

该手机为废旧机,无手机卡,孩子日常做闹钟用,当天口袋里忘了拿下,上课时看一下时间,被巡导组看到!实情在班主任办公室学生已交代清楚,周某也应该已经应证了手机事实!


然而就这么一件小事,却在人为的矛盾扩大下,最终悲剧再次发生!下午1时许,校方突然接到曹伟坠楼的信息。经当地警方获悉,经坠楼现场勘查和初步调查,排除他杀行为。



社会思考:

由于一切均要以事实为依据,在相关信息未明确之前拒绝道德绑架和个性猜测!但有几点值的思考:

一、严格教育、纪律先行!

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班主任严格管理,家长一定非常支持!有严格的教学制度才是对学生对家长的负责!


二、严格的管理不能滥用师威!

但在此案中是否滥用师威,需由班主任及校方出具班主任训斥时的相关事实!
滥用师威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教导方式,行为后果更是十分恶劣!当前有不少学生悲剧由此产生!希望引起重视!

三、处理违纪要尊重事实!

从学生日常正常表现来看是否有故意玩弄手机行为先例,如果手机只是看一下时间,班主任周某的9点到11点40的责骂教育堪称教学先例!当然我支持老师严格管教,但我反对不尊重事实的滥教!具体事实相信由法律会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事件人!



四、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堪忧!

当前学生对生命极不负责!一个两个案例我们可以视为个案,但是当前全国各地如此之多的学生自杀现象,不得不引起社会的思考!我们的教育是否出了大问题?学习受教本应是为了孩子增强对社会的认知,是让孩子的生命更多光彩!但为何当前的孩子对生命如此淡漠?教育的意义又何在呢?


结束语:

作为老师:就算真是学生违反了规定,该如何处理,也应该有正确的惩戒标准,而一味无休止的教训责骂能够起到教育的目的吗?没有比这更更好的沟通教育方式了吗?

作为学生:高三学生,有明确的人生和学习目标,自己的行为责任自己应该接受和承担!用生命来证实自己的清白或行为的误解,那是最大失败和无知!



你怎样看待“18年高中学生首起跳楼案”?

你对班主任和学生的行为各有不同的看法请下面留言!

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评!谢谢!


沙漠遇见大海

要对敢于管教的老师免责!高中学生因为玩手机,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去一并教育,但是其放学回家后,从家里五楼坠楼身亡,家长却把责任推给学校!在当下独生子女过于娇气,手机控严重,父母平时不管不教的情况下,建议要加强对学校老师的保护,维护老师的合法权益,出台教学过程的免责条款,这样才不致于让老想不想管、不敢管。

学生出事,教师担责,这个也得看具体情况,不能无限担责!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12 号)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过从本事件来讲,当时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家长也在场,老师也没有过错和过激行为。

学生出事,教育有责,但是家长与学生的责任也不能无视!虽说人死为大,但是这个出事的小孩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作为一个高中生,这个年龄段也本应该有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了,但是我们偏偏看到的却像是一个巨婴,这种性格才是其跳楼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性格的养成跟他父母平时的放纵和宽容,有很大的因素。即使说是出了社会不良影响而要处理教师的话,那么也要注明和说明孩子和家长自身存在的过错。




岭南观察

单凭“高中学生,放学回家后,从家里五楼坠楼身亡”这一句话实在是判断不来学校是否有责任。

所以我一下的言论可能会跟事实有出入。

按常理来说学校一点责任没有是不可能的。

好吧,我知道我这么说很多人可能会表示不认可。但是我想说的是,除非这个孩子是高一新生,老师并不了解这个孩子的性格。如果是高二甚至是高三,那么老师一定会比较清楚孩子的性格问题(千万别说换个新老师可能也就不了解了,通常情况下老师之间是会相互交流的)。


所以如果这个孩子是个爱钻牛角尖、走极端、性格脆弱的孩子,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老师们应该是清楚的,既然清楚,还去刺激学生,那么就不对的!

一个精神有障碍的人,如果被某人刺激了,而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那么这个刺激他的人应该有责任的!

所以如果我上述问题是存在的,那么学校自然是有责任的。

当然了,如果不存在我上述问题的话,那么就需要知道学校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之后才好判断,到底是对孩子进行了严格的批评甚至体罚呢还是对孩子的人格进行了侮辱什么的。这个因为题主没有提供详细的信息,所以我也没法评论。

谁的责任更大?

这个问题毋庸置疑,一定是孩子父母的责任最大!

讨论这个好像并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不然,我所以单独拿出来这个问题就是想特别的提醒很多家长,就算是你能得到别人的赔偿,但是孩子没有了又能怎样??学校赔点钱你的心里就平衡了?当你冷静下来之后,当事情过上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孩子走极端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父母的教育问题!

孩子有问题不能吧责任都推给学校,任何一个性格的养成离不开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取决于父母!

往往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貌似几十年前就这样),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直接忽视,殊不知孩子内心的压力可能已经濒临崩塌。

所以,父母才是孩子走极端的第一责任人!

家校合作建设好孩子的心理健康

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同样的事儿如果发生在今天,那一定会闹得天翻地覆。

事实上,任何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都不是一夜之间就变成这样的,都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达到最后的极端,而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如果都能及时的去发现、解决,那么孩子们怎么可能还是会走极端呢?

大多数父母毕竟不是专业的,所以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多做一些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跟家长沟通,而家长也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与老师沟通!!

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为什么不能合作起来呢?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别总是记着素质教育中的“赞美”,而完全忘记了“批评”,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同样很重要!另外,受害者如成为了耍赖者,那也是一种碰瓷!

我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了?“过度赞美”代替了“过度批评”,挫折教育反而缺位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不太善于赞美,包括对爱人、同事和子女,所以做得好可能没有“赞美”,但是做得不好却一定会有“批评”,这是个“既要打,又要骂”的教育方式!这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极端!

不知何时,大洋彼岸飘来了素质教育,从此我们就知道了,对小孩子的教育要经常赞美!

于是,小孩子做的好,我们赞美他,鼓励他!

小孩子做的不好,我们同样赞美他,鼓励他!

我们就是忘记了批评!

所以,很多孩子在他的成长中缺少了“委屈教育”!我们太照顾孩子的自信心了,我们也太照顾孩子的自尊心了,所以我们将素质教育变成了“既舍不得打,又舍不得骂”的教育。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极端!

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受过委屈,那么长大以后,他就很难受委屈。我们小的时候从来没有什么素质教育,按现在的标准我们天天都在“受委屈”,所以我们是锻炼出来了,我们长大以后,一点委屈在心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所以不管是什么素质教育,我认为“挫折教育,委屈教育”永远都不能缺位!

受害者如果变成了耍赖者,那也是一种碰瓷!

从新闻的报道中来看,

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细节、哪个立场去看此事,学校和老师都是没有责任的,虽然我也很同情该学生的家长。

老师一定是要有正当的批评的权利,如果老师连这点权利都没有了,要如何去做好教育呢?

假如该学生是在学校遭受批评之时,从楼上跳楼死亡,那么学校的责任可能是难辞其咎的。

但本案中,该学生是在批评结束后并且吃过午饭以后,在自己家中跳楼死亡。那么这种行为的发生,一定是由于在回家的这段时间当中发生了一些事情。

我判断也许是父母在家中继续拿此事批评该学生,甚至在言语上会有一些侮辱性或者是攻击性,导致该学生一气之下,愤怒跳楼!

但是无论如何,本次跳楼的责任都是追究不到学校身上去的!那是一种耍赖,也是一种碰瓷!

保道,乃保险之正道也!我愿为中国保险业正名而努力。

保道手记

此问题描述的不全面,容易引起歧义,不过现实中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只能说学生心理太脆弱了。

事发经过

事情发生在江苏南通通州。1月19日上午,通州高级中学高三(7)班学生曹某在上课时玩手机,被巡查老师发现。课后,班主任将其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并通知其母亲到学校一起配合教育。中午时分,曹某要求回家吃中饭,并表示下午会正常上学,所以班主任同意由其母亲将其带回家。

虽经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曹某不幸身亡。

应对得体

家长说孩子手机没有电话卡,只是看时间,没有玩手机。此话乍听有理,可现在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虽然没有电话卡,但是不影响看小说、看视频。而且上课时间,作为高三学生,你不认真复习听讲,还有心思看时间?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

班主任还是比较聪明的,知道现在的不少学生心理脆弱,说得浅了,他当耳旁风,说得重了,又怕他想不开,所以通知其母亲当场,一起教育。这样即使发生什么事,也能说得清楚了。

不过,班主任的出发点还是好的,毕竟离高考这么近的,辛苦十几年,不就为了那三天吗?如果是不负责任的老师,随你玩好了,最后吃亏的还不是学生自己?

原因分析

从曹某的遗书来分析,还是学习压力过大,致使其产生轻生的想法。作为孩子的父母,只关心其成绩,却没能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不得不说也是悲剧发生的缘由之一。玩手机事件只不过是个导火索,如果曹某的心理压力一直得不到疏导,即使没有这件事,遇到其他事,也会一触即发的。

但究其根本,问题的关键还是曹某自己,人生在世,除了无忧无虑的婴幼儿时期,其他时段无不是在与压力共舞,而且说实话,在学生阶段压力应当是最小的,因为只要搞好学习即可,其他不用焦心思。

唉,逝者已矣!希望家长朋友们多关心关爱孩子,不仅关注学习,也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