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省日本永遠佔不了,只因它有一樣東西日本人又怕又恨

抗戰時期的陝西在天下具備重要的戰略地位。陝西作為東南之咽喉,尤其是陝甘邊區作為天下榜樣抗日基地、新民主主義扶植的示範區,既是抗日戰鬥的政治指點中間,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又是保持抗日戰鬥的前方基地。它成為日軍狂轟濫炸的重要目的之一,8年中,日軍飛機轟炸陝西560屢次,投彈1.36萬餘枚,死傷大眾萬餘人,炸燬衡宇4.3萬餘間。其轟炸光陰之多,規模之廣,均居天下前線。

然則,在全部抗戰時期,除陝北的府谷失守數小時外,日軍根本沒有可以或許陵犯陝西的一寸地皮,這是為何呢?

且聽筆者為列位看官剖析這一疑難。

中國這個省日本永遠佔不了,只因它有一樣東西日本人又怕又恨

1937年7月周全侵華戰鬥迸發後,日軍霸佔了華北大、中、小城市和交通沿線的地皮,又向南方大肆防禦。這年秋天,日軍又派出軍力,直撲陝西。他們覺得打下陝西,便可進軍東南和東北,共同其南下雄師,速戰速勝消亡中國。

日本方面覺得,陝西是抗日中堅——中共中央所在地,而西安是張、楊逼蔣促進天下抗戰的基地,打下陝西是對中國抗戰精力的致命一擊。以是對付陝西,他們是志在必得。

中國這個省日本永遠佔不了,只因它有一樣東西日本人又怕又恨

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兩邊的氣力比較非常迥異。抗戰開端後,共產黨引導的八路軍主力已開到晉東南火線,在關中的楊虎城軍隊主力也開到了山西河北接壤的火線。陝北留守的軍隊只要1萬多人,要戍守300多千米的黃河西岸;關中留守的6000多人,要戍守100多千米的關中東部。日軍先後投入防禦的軍隊有5個師團,3個旅團,四五萬人,三倍於我軍;又有空軍、炮兵共同,日軍覺得攻取陝西不是什麼難事,覺得成功在握不可企及。

然則,當孤芳自賞的日軍敏捷推進到陝西東界的黃河東岸,一看到黃河,就為之失神:世界上竟有如許宏偉的河道,太可駭了。不得不停止了進步的措施。黃河從陝西省的府谷向南到韓城禹門口,奔跑在陝西、山西間的峽谷中,似突如其來,又一落千丈,吼聲震盪,力衝萬鈞。黃河在禹門口,猛出峽谷,一展數十里之寬,如海如潮,泥潭、池沼四布,流向深淺莫測,古來即為渡軍之大忌。

波瀾壯闊的河水巨瀾翻卷,黃河天險讓日軍非常頭疼。

既來之,則戰之。顛末一冬的策劃,日寇採取的戰法是:先用空軍對我守軍狂轟濫炸,使我有力回擊,而後用武裝的船隻強渡霸佔渡口,後續軍隊敏捷登岸,汽車、裝甲兵頓時開來。籌備以風馳電掣之勢,給我軍以沉重打擊。

中國這個省日本永遠佔不了,只因它有一樣東西日本人又怕又恨

而對付隨時可以或許打過黃河的侵略者,我軍盛食厲兵,信心禦敵於黃河此岸。抗日軍民在山區中修了牢固的工事,裝備了強大的火力,在仇人船隻開到河中時,打個人仰馬翻,並向對岸敵軍發射迫擊炮,果斷頂住,並曲折度過黃河,從面前打擊日軍,使其有被先後夾攻之憂,無奈構造渡河戰鬥。

從1938年到1939年底,日軍從府谷渡口到潼關渡口,動員了鉅細20屢次的渡河戰鬥,均以失敗了結。

1939年,國民黨第二號人物汪精衛地下降服佩服了日本後,居然無恥地倡議日本要儘快霸佔陝西,說如許便可敏捷克服八路軍和佔據在陝西的楊虎城所部。日本人因而又對陝北宋家川(即吳堡縣城所在地)這個大渡口,連續停止4次進擊,最少時用兵500人,多時1500人,飛機大炮開路,戰船跟進。但我軍在仇人濫炸時,會合向敵船發射火力,打得仇大家仰船翻,落荒而回。但回到東岸時,籌備渡河的後續日軍又受到突如其來的打擊,營壘大亂,從速向太原偏向退去。日軍先後在府谷、神木、佳縣、吳堡、棗林坪、馬頭關、大慶關、潼關動員的防禦,也是每次出動5000到10000人的軍力,都受到異樣的戰法而被擊退。值得一提的是,楊虎城所部執政邑(今大荔)、鄧寶珊所部在榆林向妄圖從東、從北(包頭)強渡黃河的日軍,都予以了狠狠的打擊。府谷和大慶關(朝邑)都被日軍一度霸佔,很快就被抗日的力氣回擊並光復。

1939年後八路軍在華北樹立了根據地,深刻敵後,賡續向日軍提議進擊,使得日寇再有力西顧了。爾後,他們鳴金收兵,再也不妄圖打到陝西了。

1939年被我軍俘虜、曾在宋家川加入渡河作戰的日軍一司號兵山田回想說:“船到河心,每個浪便是一座大山,船過了一個浪頭,咱們都嚇一臉煞白,滿身發軟。哪還能接觸。大大的可駭。”

黃河天險加之抗日軍民的堅強抵禦,以致日軍一直未能霸佔陝西的一寸地皮。使陝西得以成為抗戰的大前方,特別是成為中共中央批示抗戰的大本營,又成為解放戰鬥成功的引導中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