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死後嘴裡含7粒米?

qzuser222342397

諸葛亮死後口中含七粒米是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情節,蘊含的是中國古代道家的一些玄妙原理。我先講小說情節,再講裡面的道理。

第一,小說裡的情節:

《三國演義》第114回,諸葛亮禳星作法,希望延壽失敗。自知陽壽已盡,死前囑咐楊義:“我死後不得大張旗鼓地馬上發喪,你們作一個大龕,讓我的屍體坐於其中,口中給我含米七粒,腳下點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如此則將星不墜。我的陰魂自起鎮之。”

第二,諸葛亮死後嘴裡含7粒米,有道家的玄機在裡面。

有人講死者口中含東西,是為了讓死者在地府不會財物缺乏,這個在民間的確是至今流傳的說法,很多老人死後嘴裡還會有所謂的“含口錢”。如果認真的追溯,這個在《周禮》裡面就有記載,所謂“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

至於為什麼一定是“七粒”而不是六粒或者八粒,這個和道家關於數術的玄機有關。《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有時候是個儒生,有時候反而更像道士,什麼八卦陣啊,借東風啊,能掐會算啊,神神道道的感覺,魯迅就說諸葛多智近妖。而在禳星做法的時候,諸葛亮的打扮完全就是一個道士,披頭散髮,手持寶劍,口唸咒語,明顯是道士的做派。而口含七米也是和道家法術有關,小說裡面諸葛亮自己解釋:

“如此則將星不墜,吾陰魂自起鎮之”。而“七”在道家思想中有著神奇的作用,七是天罡之數,人有七竅,色有七彩,音有七階,人體身體的節律為七天一變。秉承道家思想的中醫裡面,也有“七日來複”的理論。著名的張仲景《傷寒論》裡面,也談到比較輕的傷寒,七天就會自愈,因為行經盡也。現代醫學也認為普通感冒一週自愈。

因此可以肯定,諸葛亮死後口含七粒米,是利用道家的法術,讓自己死後,象徵自己生命的天上的將星暫時不墜落,迷惑老奸巨猾的司馬懿,為蜀軍安全撤退贏得時間。

換句話說,諸葛亮臨死,還擺了司馬懿一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