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潇洒!年轻时的杜甫,用了18年环游7个省,写了一首名诗

有人说,杜甫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

有人说,杜甫从没有年轻过。

有人说,读杜甫的诗是痛苦的体验。

是的,他们都没有说错。

课本里,他是“忧国忧民”的油腻大叔,

生活中,他是“漂泊半生”的失意人,

文学上,他是“做诗最苦”的奋斗狗。

你不知道的是:

他后半生有多落寞,前半生就有多放纵。

太潇洒!年轻时的杜甫,用了18年环游7个省,写了一首名诗

712年,杜甫就出生在京兆杜氏。

史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这两家人的地位,都快高出天际了。

出生在这样的豪门家庭,他似乎可以没羞没臊的过完这一生,事实上,杜甫也是这样做的。

直到15岁时,他还是没心没肺的上树摸鸟、下河抓鱼。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意思是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就像个二愣子一样,在院子了跑来跑去。等到树上的梨子啊、枣子啊成熟的时候,一天不吃饭、不玩耍,就知道上树摘水果吃。

纯天然的哦。

当我们被初中作业、补课压的喘不过气来,杜甫还活在没心没肺的过六一儿童节呢。

这才是“别人的童年。”

太潇洒!年轻时的杜甫,用了18年环游7个省,写了一首名诗

18岁,是一个分界线。

秦始皇的18岁,已经谋划统一六国了;

霍去病的18岁,已经走上了战神之路;

苏东坡的18岁,已经名满汴京;

而杜甫的18岁,却在大声宣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杜甫是个任性的Boy,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身穿皮夹克、脚蹬复古鞋、胯下一匹摩托车,直奔江南而来,毕竟“越女天下白”嘛,况且还有亲戚在那里发展了家族产业。

在江南,他登上姑苏台。

遥想当年的夫差何等威武,越国的勾践又是怎样英雄,王谢豪门风流人物遍天下。只可惜已经到了海边,要是有一艘航空母舰,我一定要去扶桑看看。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至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太潇洒!年轻时的杜甫,用了18年环游7个省,写了一首名诗

杜甫同学太任性了,直接在江南玩了3年。还是家里人看不下去了:“龟儿子,你妈妈喊你回家高考。”

哎,真烦人。

理所当然的,杜甫同学光荣的成了落榜生,从没听说过,不好好学习还能考上大学的。但是对杜甫来说,不用上学的,永远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他继续着自己的玩耍事业,这次来到了父亲做官的山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每个落榜生都会背诵的励志名言,杜甫同学,才是“心灵鸡汤”的祖师爷。

太潇洒!年轻时的杜甫,用了18年环游7个省,写了一首名诗

爬过山、钻过洞、吃过煎饼卷大葱,杜甫对山东早已累觉不爱。

由于父亲的资助,他早已鸟枪换炮,皮夹克成了貂皮大衣,摩托车也换了牧马人。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

他在广袤的华北大地来回穿梭,穿着貂皮大衣,身上背着猎枪,一脚油门踩下去,牧马人呼啸而过,看见野兽了,举枪就打。

我们可以想象,这段时间杜甫同学没少吃烧烤。

这才叫“青春飞扬”有木有。

太潇洒!年轻时的杜甫,用了18年环游7个省,写了一首名诗

也许是杜甫的青少年太过逍遥,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要给他增加点人生难度。

可谁也没有想到,杜甫的命运直接从“新手村”跳到了“地狱模式”。

这是杜甫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的大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