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人均套數的住房空置率再高我也買不起房 ,開發商:怪我嘍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和人均套數的住房空置率很高,我國現在的房屋數量不僅是夠住,而且是嚴重的過剩,如果按一家一套來說,還有很多的空房。網上也流出過類似的非官方的統計數據,我國的人口現在有10億,而房子卻已經夠40億人居住了。不必較真數據的準確性,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到的是人口與住房之間的矛盾關係,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無論是一二線的房價,還是三四線的房價都在漲,而開發商為什麼還在買地蓋房呢?

網友:人均套數的住房空置率再高我也買不起房 ,開發商:怪我嘍

從一二線城市看,在2011-2012年之間,城市化開始轉向都市化,因為一二線城市佔據著更多的資源和機會,這就意味著此前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長,在城市橫斷面上是隨機的,人口進入城市的過程沒有選擇導致城市整體發育不均衡,反映到房子上就是分配不均,而到了16年以後房價上漲,房子直接成為劃分階級的重要考量標準。

但最重要的是,市場所謂的供不應求現象可能都是表面的,投機者為了賺錢“炒房”,惡意推高房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新開盤的房子,剛開始就被搶的所剩無幾的原因。比如西安一季度湧入二十幾萬外來人口,據58同城數據顯示,西安全市均價8516元/m2,環比上漲4.79%,買房租房,絡繹不絕,一時造成房產市場緊張的局面,但平心而論,投機者仍然是這場鬧劇的主導因素。

網友:人均套數的住房空置率再高我也買不起房 ,開發商:怪我嘍

而從三四線城市來看,整體房價沒有一二線的城市高,但是漲幅卻大的驚人,如果再比較一下工資漲幅與房價上漲的比例,就不難發現,三四線城市才是真正的危局所在,也是政策調控的重點,因為需要打壓的地方不怕房價下跌,泡沫破裂,而人均購買力不足,人口大量外流的三四線城市的高房價能撐多久,還都是未知數。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四線城市的調控政策仍然密集的原因,因為地方對於炒房還是十分忌憚的,基本上三四線城市郊區沒人住的樓盤也相對較多,供給過剩十分明顯,在這個地方投資房產,純碎比的就是誰跑得快。

不難發現,目前城市化率已經在逐年減速,除少數補漲性二線城市外,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未來三年整體將維持橫盤態勢,不可能再大漲,但是房價更不能會大跌,而三四線城市在調控政策下,也會趨於穩定,部分二手房會在供需關係中適當下調,但總體仍然趨於穩定。

“房住不炒”仍然是最近幾年樓市的主要基調,目的是想讓房子從新迴歸以前的屬性,但當房子失去投資價值之後,當供過於求的三四線城市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顯露無疑的時候,會發現房價面臨的下跌壓力是不可阻擋的。

網友:人均套數的住房空置率再高我也買不起房 ,開發商:怪我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