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論持久戰》,體悟勝戰之道

1938年5月26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了《論持久戰》的長篇演講,立起了指導全民族抗戰勝利的思想燈塔。80年後,重讀這篇長達五萬字的歷史雄文,不僅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毛澤東軍事思想,也有助於我們走近歷史、體悟人民軍隊戰略戰術的思想性、科學性、進步性。

《論持久戰》是劃破時空的勝利預言。這一思想的最寶貴之處,正在於它超前於戰爭進程,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外御強敵的勝戰之道。當時,抗戰已進行了10個月,戰火由北平、上海燒到北起包頭、南到杭州的廣袤戰線,國民黨既沒有充分地動員民眾,指揮上也笨拙呆板,短短時間內損失了近百萬軍隊。隨著華北、華東和華南大片國土的淪喪,亡國滅種的危機猶如黑雲籠罩大地和人心——中國到底會不會亡國?抗戰到底要打多久?如何才能取勝?整個中國社會都找不到準確的答案。

正是在這種黑暗迷茫、莫衷一是的時代背景下,毛澤東在深刻總結抗戰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嚴肅批駁了“亡國論”的荒謬、“速勝論”的虛妄、“拼命論”的魯莽,準確回答了中華民族最為關心的時代之問:中國不會亡,最後勝利必然屬於中國;中國抗戰是持久的,不可能速勝。正面回應了中國全民族抗戰能不能打、打多久、怎麼打等基本戰略問題,堅定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信念。

《論持久戰》是以弱勝強的科學運籌。面對中日兩國的懸殊力量對比,毛澤東站在戰略哲學的高度,概括了中國抗戰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的特點,預測了中國戰場從戰略防禦到戰略相持、再到戰略反攻的三大階段進程,提出了以持久對速決、以遊擊對進攻、以反包圍對包圍等靈活戰法,為中國人民指明瞭抗日戰爭勝利的路線圖。縱觀《論持久戰》一文,“戰爭”先後出現了498次,“戰略”出現了132次,“階段”出現了104次,“勝利”出現了89次,“遊擊”出現了82次,“持久”出現了75次,“游擊戰”出現了62次,“運動戰”出現了58次,處處都體現了求勝意識、主動精神、辯證思維。

持久戰的思維和理念,不是簡單地保存實力,而是實事求是地應對;不是簡單地等待觀望,而是有目的、分步驟地推進,既避免了雞蛋碰石頭的無謂損失,又形成了靈活制敵的戰爭方略。在會見美國駐華大使館參贊卡爾遜時,毛澤東把持久戰戰略形象地比喻為,“中國像一個能盛一加侖的細頸瓶,而日本灌進了半品脫水(相當於十六分之一加侖)。它的部隊進佔一地,我們轉向另一個地方”。“日本在太原駐守,太原的東北是聶榮臻的部隊、西北是賀龍的部隊、林彪的部隊在西南、朱德的部隊在東南。日軍在山西一出動就會撞上我們的巡邏隊”。毛澤東反客為主、動態運籌的傑出指揮藝術,跳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在大戰略領域閃閃發光。這是為中國打敗日本量身定製的制勝之道,人力有限的日軍即使知道了毛澤東的戰略原則,也無法拿出複製或反制的戰略對策。

即使是立場、政見不同的國民黨方面,也對《論持久戰》的戰略思想讚不絕口。曾任白崇禧秘書的程思遠先生回憶,白崇禧對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深為讚賞,認為這是克敵制勝的最高戰略方針,還把《論持久戰》的精神歸納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由軍事委員會通令全國,作為“抗日戰爭中的戰略指導思想”。傅作義、衛立煌等將領對《論持久戰》也很感興趣,不僅自己讀,而且也讓部下學習。

(作者單位為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重读《论持久战》,体悟胜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