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名的一首登科诗,作者得意洋洋,却被人预言贫困而终!

在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三月的一天,曲江池畔格外的热闹。因为,这一年的新科进士宴,依旧例再次在这里举办。

唐代诗人孟郊这一年也中了进士,他感到自己真是苦尽甘来了。这一年,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从小,他的家境一直贫困,早年游历了很多地方,却都一无所获。后来,他到长安来考进士。考了多少次呢?孟郊自己似乎也数不清了,反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落榜失败。从最初的悲愤痛苦,到后来看榜后只有一片麻木的心情。

史上最有名的一首登科诗,作者得意洋洋,却被人预言贫困而终!

一眨眼的功夫,几十年过去了。而孟郊的头发,也白了好多,脸上深深的皱纹里,写满了这些年的失意。因此,他的面容看起来,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老许多。

孟郊打量着与他同席的几位年轻的进士,他们都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都有清澈的目光,乌黑的头发,光洁的皮肤和红润的气色。一看就知道,这些一帆风顺的年轻人,都没有品尝过生活的艰辛与残酷。

孟郊满满地倒了一杯酒,一口气喝下。他看着自己崭新的衣袖,想到自己客居长安后的这些年来,在浙江老家的母亲,每年给他寄来的那些衣裳。那些衣裳细针密线,一针针都是白发老母对远方这个落魄儿子的思念。

孟郊曾经写过一首《游子吟》,朴素的词句,感动了很多人。而今,他这个长年流浪在外的游子,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等到朝廷授予了他官职,他就可以迎养远在浙江的母亲,承欢膝下了!

史上最有名的一首登科诗,作者得意洋洋,却被人预言贫困而终!

酒宴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孟郊和其他新科进士们一起,排队去拜谢了主持本次考试的考官们,又酬应了一番席上的公卿,便彼此推杯换盏起来。

在这样热闹的气氛里,便有人高声提议:“该请探花郎去访名园,折名花了!”席上的众人听了,都轰然叫好。不知什么时候兴起来的规矩:每年的曲江进士宴上,要从新进士中推选两位年轻又美貌的人,称为探花郎,让他们骑了骏马,去长安城中遍访名园,折取名花回来。长安城中名园的主人,非富即贵,对探花郎的要求,自然有求必应。

鲜衣怒马,人花俱美。这实在是每年长安城中春日里的一件盛事。但孟郊知道自己年纪太“老”了,相貌又平凡,这探花郎的人选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跟自己有关的,因此只是在席上喝着酒看着热闹。

一番评选推辞的纷扰之后,众人推选了两位年轻英俊的进士担任探花郎。约一顿饭的功夫,他们回来了,怀中红红紫紫,抱满了盛开的牡丹。这些牡丹全是名贵的品种,有姚黄、魏紫、绯桃、瑞莲,等等。

史上最有名的一首登科诗,作者得意洋洋,却被人预言贫困而终!

众人叫好,两位探花郎笑着,将折来的牡丹分赠给席上的新进士们。孟郊也分到一朵深紫色的牡丹,足足有碗口大。他欣赏着浓艳如丝绒的花瓣,想着这种深色牡丹,大多种植在豪贵人家的私苑中,向来昂贵无比,一朵可卖到千钱。像他这样贫寒的读书人,平常哪曾见得着?想不到如今,他的手中便有一支,供他尽情赏玩了!以后,像这样的改变,他的生活中应该会越来越多吧?

孟郊越想越高兴,他的头也有点晕晕乎乎起来。也许是酒喝得太多了?

那边,很多人已经开始嚷嚷着要作诗,正乱纷纷地叫从人去取笔墨来。孟郊忽然大声说道:“浙江人孟郊,也写成一首《登科后》,愿请诸位指教!”

说完,也不等其他人的回应,便高声吟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众人听了,纷纷叫好。孟郊得意地打量着四方,脸上透出一片潮红。跟孟郊隔着两三张席面的席上,两位中年进士听了孟郊的诗,却没有叫好,只是彼此微微一笑。

其中一位小声探问同伴:“阁下以为此诗如何?”

史上最有名的一首登科诗,作者得意洋洋,却被人预言贫困而终!

那人冷笑了一声,低声慢慢说道:“贫寒的人一旦跃了龙门,自然欣喜若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此诗气度窘迫,格局狭小。俗语说,诗如其人,这位孟郊先生,恐怕将来的仕途是不会顺利的。”

后来,孟郊在仕途上果然如此人所说,只做过一任溧阳县尉,贫困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