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戰中打敗吳三桂和多爾袞,歷史會如何發展?

史論縱橫

如果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戰(山海關大戰)中打敗吳三桂和多爾袞,之後的局勢,一定會是比當時更糟糕的存在。

人狠話不多,上來就開扯!

在1644年是什麼局面,李自成在陝西建立大順政權,並且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入主中原;除此之外,另外的農民軍張自忠進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權,明朝被推翻之後,江北四鎮和左良玉在南方組建了南明政權(相繼交迭過四個政權)。除此之外,順治也應該登基。

也就是在1644年,天下出現了五個皇帝,他們是崇禎,李自成,張自忠,朱由崧,順治。我估計,四個皇帝在同一年登基的畫面,在中國的二千年的君主專制皇權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說明什麼問題?軍閥割據迫在眉睫。


東北局勢:清軍虎踞東北,時刻準備入關南下

從努爾哈赤時期開始,滿清只做一件事,就是沿著金國的路線再次入關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政權,這也是為什麼清朝政權前期叫後金。經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滿清已經有足夠的資本入關一決高下。

如果,李自成打敗當時多爾袞的率來的清軍,則清軍退守東北,我認為當時的李自成不會有能力繼續出關打擊滿清,因為,明朝時期,曾經發動過薩爾許、松錦兩次舉國之力的討伐戰爭,結果是慘痛!

西南局勢:張自忠入蜀建立大西政權

自古入蜀者皆稱王,劉備入蜀後建立蜀漢政權,在蜀漢被滅後,姜維還誘導鍾會在蜀地稱王,而自古四川盆地易守難攻,外人很難插入,像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但是川軍在內部自己打自己的,別人也很難介入。

張自忠之所以,選擇進入四川,估計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量。

中原局勢:李自成鞏固在中原的勢力

所以,在打敗清軍後,李自成既不會繼續打清軍,很可能向南打到長江就不錯了,因為李自成的格局太小,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眼界與實力。

南方局勢:偏隅南方後,組織還會繼續裂變

南明政權本身就是在軍閥的支持下建立的,並不安穩,在清軍的壓迫下還你爭我鬥,說明根本沒有核心凝聚力,如果遇到的對手是不太厲害的李自成,那麼南明的政權爭奪將會更激烈,說不定等不到李自成來,左良玉和高傑他們就打的你死我活。甚至,直接就分裂出四個橫向並存的政權,而不是真實歷史上南明政府縱向的四個政權。

而且,臺灣絕對是被鄭氏徹底佔為己有的。


說到這,其實這就是李自成戰勝後,很可能發生的局面,中國戰火四起,甚至四分五裂,清朝儘管有著許許多多的毛病,貪汙腐敗,思想保守,最終使中華落後捱打,但是這不是清朝統治者就能改變的事情,這是中國農耕經濟文明所形成的封建社會的統治方式,明清從根本上,除了清朝是少數民族,沒有太大差距。

我們應該知道,清朝入關後帶來的是一個統一的中國,是一個把人口從一億變成四億人口的國家,最起碼在西方列強入侵的時候,國家還是統一的。

任何時候統一都比分裂更具有凝聚力。一個農耕經濟文明下大一統封建王朝所能達到的巔峰依然打不過西方列強,你認為一個四分五裂軍閥割據的國家就能抵抗列強的進攻?

有些歷史,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有些事情,不是說成功後就如你想象的那般好,李自成打敗的清軍真的不一定比敗給清軍強,就像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獲勝,我們咬牙切齒,但是,如果沙俄獲得勝利,東北將如同江東六十四屯,如現在的貝加爾湖,不再屬於我們了。

這就是真實的歷史,我們不是要感謝清朝,也不是要感謝日本,而是要發自內心的思考,我們為什麼會落得如此境地,為什麼只能在糟糕和更糟糕之間選擇?


史論縱橫

1644甲申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明朝276年的國柞斷絕。李自成旋即招降遠在山海關統領關寧鐵騎的吳三桂,遭到拒絕後隨即統兵親征山海關。自知不敵的吳三桂引滿清八旗勁旅入關,大戰一觸即發。假如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擊敗了吳三桂和多爾袞的聯軍,接下去的歷史走向將會產生諸多變數。



經過山海關一戰耗損,滿清勢力遭此打壓多少會得到遏制,大順政權北部壓力大減,戰線趨於穩定,但滿清依然會雄踞東北白山黑水,成為牽制大順政權的重要軍事力量。統觀中華大地,西部四川盆地的張獻忠大西政權勢頭、地盤、兵力遠不及李自成,但蜀地天府之國沃野千里,蜀道艱難自成天險,加之四川外部此時呈現分裂割據局面,張獻忠關起門來過日子、老婆孩子熱炕頭,自保當綽綽有餘。長江以南南明政權初建,各派軍閥勢力、朱姓皇族後裔自立山頭、派系林立,難以統一集中國力,版圖、權力呈現碎片化,安內尚且不足,更無餘力北伐。因此,大順、大西、滿清、南明的版圖割據會大致穩定下來。


誰也吃不掉誰的各政權均勢,將會給李自成帶來一個相對穩固的地盤和安穩的發展建設環境,大順軍武裝政權可以趁此良機騰出手來對政治、經濟、稅賦、軍事、土地等進行一番正規化改造建設,使之更像一個王朝政權、更像一個國家。大順、滿清、南明、大西,四個政權割據一方、犬牙交錯,華夏大地上,如漢末三國般風起雲湧的戰和攻守大戲即將拉開帷幕。


竹山的清溪澗

提問者是不是在寫網絡穿越小說?寫到這裡卡殼了,想通過提問打開一些思路?

如果不是,這種假設歷史的提問其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但大家都是無聊的人,也可以跟著無聊一下。

李自成如果能在山海關打敗吳三桂和多爾袞,那說明他有鼎定天下的真正實力。要知道當時的吳三桂的關寧軍和滿清的八騎兵算是最精銳的軍隊了。

那麼接下來,李自成肯定會揮兵南下,滅了南明也是秒殺的事。這期間,肯定有不少明朝的知識分子加入其中,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性質也會逐漸改變,也會真正走向奪天下之路。

福建的鄭芝龍是個牆頭草,自然會選擇投靠。李自成最後的敵人只剩下張獻忠,而張獻忠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戰略眼光比李自成還是稍差,估計三到四年的時間裡,李自成會逐步幹掉大西國,天下終成一統。

李自成奪了天下,不會比明朝的統治者幹得更好,但他不會再有極端的小冰河期氣候,也通過橫掃天下基本解決了明朝末年最為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當然,李自成作為一個漢人,他用不著用”留髮不留頭“來震懾天下,對象閻應元這樣的普通漢人百姓,誰當皇帝都是一個樣,史可法、瞿式梠也許會依舊為明朝殉身,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東大屠殺肯定是不會有了。

李自成儘管自己沒有文化,但他不用擔心幾千萬漢人會再次造反,把他們趕到關外。因此他不用通過閹割漢人的精神來維持自己的統治,大順王朝一樣會在全國範圍內將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推廣開來,在氣候逐漸變暖的情況下,中國的人口依舊會有一個爆炸式的增長,就是不知道後世會不會有人也說那是個“盛世”?

再往後,李自成也會因戰爭舊傷而死去,後面他的兒子(也許是乾兒子)不管是誰接了皇位,大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明史》會真實得多。也許他們對火器不會那麼牴觸...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