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皇背後的“黑衣教皇”,不住修院、不穿僧衣,喜歡搞暗殺!

羅馬教皇背後的“黑衣教皇”,不住修院、不穿僧衣,喜歡搞暗殺!

羅馬教皇背後的“黑衣教皇”

大家都知道羅馬教皇是天主教會的最高領導者。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羅馬教皇的背後還有一位“黑衣教皇”?

黑衣教皇也是一個大人物,有一幫下屬來執行他的命令,還在世界各地設有分支機構,實力也是妥妥的。

一物還需一物降,就像孫悟空翻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黑衣教皇也有讓他服氣的人——那就是羅馬教皇。

或者說,黑衣教皇的天職就是:振興羅馬教會,重樹教皇的絕對權威。

羅馬教皇背後的“黑衣教皇”,不住修院、不穿僧衣,喜歡搞暗殺!

耶穌會標誌

黑衣教皇領導的組織叫“耶穌會”,這個組織仿效軍隊編制,紀律十分森嚴。

最高領導者叫總會長,亦稱“將軍”,由大會選舉產生,常駐地在羅馬,對全體會士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固有“黑衣教皇”之稱。

總會長下設“規勸者”1名、助理4名,組成耶穌會的中央領導機構。總會下設若干教省,每個教省設省會長1名、助理4名。省會下面會再設分支機構……

耶穌會會士入會要求嚴格,除了要發“三絕”誓願(絕意、絕色、絕財)外,還強調要絕對效忠教皇,無條件執行教皇的一切命令。

羅馬教皇背後的“黑衣教皇”,不住修院、不穿僧衣,喜歡搞暗殺!

伊納爵·羅耀拉

第一位黑衣教皇是伊納爵·羅耀拉,他是一名出身於西班牙的貴族,發誓要當一名耶穌的戰士,迫使異教徒皈依基督,並決心奪回聖城耶路撒冷。

1528年,羅耀拉在巴黎大學求學期間,他的思想深深影響了6位同學。1534年8月,這7個好同學決心去耶路撒冷傳教,這個學生組織就是耶穌會的雛形。

由於戰事的關係,最終“七人組”沒有到達耶路撒冷,他們便把羅馬作為自己心中的聖城,並決意完全聽命於教皇,要與異教徒或脫離羅馬教會者戰鬥到底。

羅馬教皇背後的“黑衣教皇”,不住修院、不穿僧衣,喜歡搞暗殺!

“炸藥陰謀事件”(劇照)

耶穌會幹的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叫好的、也有喝倒彩的。

耶穌會反對脫離社會的隱修,而是要求自己的會士深入到社會每一個角落,不必住修院、也不必穿僧衣,重點在於通過社會服務來擴大宗教影響。

他們經常開展通俗佈道活動,不講深奧的神學命題,而是用教理問答的淺近方式來講述教義、教規和倫理,從而拉近與信徒的距離,增強信徒對羅馬教廷的忠誠。

他們還很重視教育事業,在歐洲各地開辦很多學校,大部分學校都是免費的,不論貧富,只要夠資格就可以入學。1615年創辦有372所學院,到了1700年就增至769所學院、24所大學。

羅馬教皇背後的“黑衣教皇”,不住修院、不穿僧衣,喜歡搞暗殺!

教皇方濟各(弗朗西斯一世)

耶穌會提出:要塑造好一個國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塑造該國國王。

耶穌會由此就產生一個特殊的偏好:喜歡搞暗殺。對於聽話的君主們,他們通過充當懺悔神甫,爭取最大限度的影響他。對於不聽話的君主們,他們不擇手段的剷除他們,其中就包括肉體消滅。

耶穌會搞了幾次轟動比較大的暗殺行動,比如:1589年支持刺殺法王亨利三世,1594年陰謀暗殺法王亨利四世,1605年製造“炸藥陰謀事件”企圖暗殺英王詹姆士一世。

耶穌會的暗殺活動讓各國君主為之側目,它的驕橫也導致其他修會組織的不滿,尤其是隨著資產階級自由思想和反教權主義的興起,耶穌會日益變得孤立。

1773年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被迫解散耶穌會,1814年教皇庇護七世又予以恢復。現任的教皇方濟各(弗朗西斯一世),就是耶穌會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