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時德國再加上20000輛虎式坦克,他們能贏嗎?

啥都懂一點兒

提出這樣的問題是不瞭解二戰的,德國閃電戰的巨大勝利並不是裝甲部隊的輝煌,古德里安之所以沒有晉升元帥很大原因,就是希特勒明白真正擊敗敵人的是空軍的轟炸機,阻擋敵人反擊的是步兵的熱血和反坦克部隊的穿甲彈,裝甲部隊只是德軍推進、佔領的足跡罷了。更何況閃電戰時期德國的坦克並不佔優勢,四號、三號坦克面對蘇聯的T-34和KV-1甚至是法國的坦克都不佔優勢,但是德軍在空軍斯圖卡轟炸機的配合下還是戰無不勝,而到了虎式、豹式坦克出現後德軍反而弱不驚風了,這說明德軍的勝利重在戰術,和坦克並沒有太大關係。

如此說來德軍就算多出來20000輛坦克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優秀的坦克改變不了戰爭的走向,只要在希特勒影響下做出的錯誤決策得不到制止,再多虎式坦克都沒有意義;再者說20000虎式坦克也不算多,盟軍的T-34產量每月2000輛這還不算KV系列重型坦克、美軍的謝爾曼坦克總產量超過5萬輛、英國的克倫威爾、十字軍等就更多了,這2000萬輛虎式坦克一樣是被群毆的命運,想想虎式坦克王牌“魏特曼”的死亡之戰吧,再強的虎式坦克在群毆之戰中也會被打的稀爛。

其實,德軍之所以節節敗退和丟失空中優勢有很大關係,蘇德戰爭開始之後德國的呼嘯斯圖卡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了,蘇聯空軍雖然裝備低劣但是數量遠比任何坦克部隊龐大,用不完的戰鬥機部隊成功奪取了制空權(在庫班空戰之後基本被蘇聯人拿下了制空權),德國裝甲部隊得不到空軍的支援才一次次慘敗。

在盟軍登陸西歐之前隆美爾元帥和古德里安大將、龍德施泰德元帥產生防禦手段的分歧,前者主張將裝甲部隊部署到前線,而後兩者主張將裝甲部隊當做機動部隊使用,這種意見的反差就是對制空權看法不同引起的。隆美爾認為盟軍利用絕對優勢的空軍清理德軍裝甲部隊,部署在後方的裝甲集群在行軍途中要遭受重大損失因而毫無意義;而古德里安和龍德施泰德顯然忘記了這個因素。可見製造20000輛坦克不如多生產20000架戰機,牢牢抓住制空權才是王道。


利刃軍事

肯定是不行的。坦克本身屬於陸軍一種部隊而已。坦克配合步兵與飛機支援才有最好的效果。虎式坦克是個龐然大物,行動不方便,這樣敵軍步兵有千方百計追上你然後選擇方式幹掉你。所以坦克的使用需要有步兵掩護,那麼德軍在二戰後期有經驗的士兵不多,敵軍一般會想盡辦法把步兵和坦克分開,是雙方無法互相配合。那麼有經驗的老兵會知道應對方法。新兵面對這些就只能傻眼了。所以有配合坦克作戰的士兵就更少了,虎式坦克得不到步兵的掩護,戰損會大幅上漲。


有了步兵支援還不夠,何況二戰後期德軍沒有那種有與坦克配合經驗的老兵。最重要的還是制空權。德軍雖然空軍龐大,但是德軍的空軍普遍素質不像陸軍那麼突出。加之兩線作戰,德軍有制空權的時間並不長。你可以想想,天上一群敵軍飛機,虎式坦克是根本逃不掉的。這種情況肯定是坦克一批一批的報廢。

加入我是敵軍的指揮官,我肯定利用德軍沒有制空權的缺點,請求空軍協同,清理地面上的虎式坦克,然後步兵摸上去清理殘餘。虎式坦克性能強大,適合摧毀敵軍坦克。那麼我就偏偏不出動坦克,飛機可以把戰場變成屠宰場。

不過如果德軍在1941年就擁有這20000輛,我也不確定戰爭會怎樣發展。

以上只代表個人觀點。寫文不易,看了的朋友贊一下唄!


是我們都能吃

無疑德國會取得在東線的勝利,打敗蘇聯後,將全力經營西線和意大利戰場,英美盟軍再無登陸成功之機會。


德軍虎式坦克正式投入戰場是在1942年的9月,此時德軍正在開展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為目標的“夏季攻勢”,而此時德國的虎式坦克生產量每個月僅13輛,即使是在開足馬力後也才增加到25輛。也正是由於虎式極低的產量,根本無法大規模的列裝裝甲師,所以才組建了獨立重型坦克營以集中用在關鍵的戰場上。

而真如問題中所述德國擁有20000輛虎式坦克,那麼意味著德國全部的裝甲師都將配備虎式坦克,並且在損失後可以快速的得到補充。德軍一個師的坦克約有200輛左右的坦克,換成200輛虎式坦克的話,無論在進攻還是防禦上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而在實戰中虎式坦克對蘇軍坦克的戰損比是1:5.7。假使德軍在1942年的前線擁有2000輛虎式坦克,那麼蘇軍只有要有1萬輛T-34等坦克才可能擋住德軍的裝甲狂潮!蘇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擁有如此數量的坦克。


就整個戰爭而言,蘇聯坦克總得生產量是13萬輛,加上英美盟軍援助的不到2萬輛,總共是15萬輛。而德軍額外加的這2萬輛虎式坦克就基本可以消滅蘇軍11萬多的坦克,剩下這不到5萬的坦克德軍其他坦克怎麼也可以輕鬆消滅。而蘇軍之所以在東線所向披靡就是因為其有著巨大的坦克數量優勢,而德軍優勢的虎式、豹式坦克卻數量根本無法滿足前線的需求。而一旦德軍不僅擁有坦克的質量優勢還擁有了數量優勢,可以確信的是蘇聯一定會倒在德國的“老虎大軍‘’面前。


坦克這種在東線具有關鍵性作用的兵器一直在東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蘇軍正是由於其兵力兵器對德軍達到了絕對的優勢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反過來德軍在兵力兵器上形成了絕對的優勢,那麼也肯定會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小小狼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德國依然會失敗,但是起碼可以多撐幾年,下面是我的理由:

1、虎式坦克的巨大威力,對於蘇聯的T34和盟軍的謝饅頭來說,虎式坦克就是爸爸一樣的存在,一輛虎式坦克打六七輛盟軍坦克沒啥問題,集中起來使用更是嚇死人,所以我們假設給德國的這20000輛虎式坦克約等於15萬輛中型坦克,加上自己生產的那些,我們算作是22萬輛吧,對比美國的8萬,蘇聯的10萬還有英國的一些,基本上打平,我們接下來往下看。

2、剛才所說的是陸軍,和空軍不搭邊,要知道,盟軍在二戰後期相對於德國的最大優勢就是遮天蔽日的轟炸機群,我想兩萬輛虎式坦克應該是很顯眼的,不知道面對這些轟炸機,司機們怎麼想。

3、彈藥油料的生產和補給,要知道德國就那麼點人,除卻多了近十萬坦克駕駛員外,還需要更多的維修人員,油料和彈藥更是天文數字,在天天被炸的工廠裡,不知能為前線這些坦克做出多少貢獻來。

所以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是給德國2萬虎式坦克,充其量也就是讓他多蹦躂幾天,最後的結局是不會變的,只不過過程會更加的精彩,畢竟雙方的人口,資源實力差距過大,不過如果這兩萬輛虎式坦克是在1940年降臨柏林的話,我想,二戰應該會被重寫了吧!

不知道我的答案你是否滿意,有興趣可以關注下哈!


啥都懂一點兒

先來看看德國為什麼會失敗。當年古德里安裝甲兵中將率領第二裝甲集群拿下莫斯科的門戶“斯摩稜斯克”,距離蘇聯首都莫斯科只有一步之遙,拿下這個心臟蘇聯就要放棄北部乃至整個歐洲部分的領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沙俄時代莫斯科和彼得堡就集中了全國絕大多數的工業區,可見獲得俄國北部之後蘇聯就基本上無力再戰了。但是希特勒堅持先拿下小麥和石油產地烏克蘭,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下的古德里安雖然殲滅了60多萬紅軍主力,且並沒有奪取烏克蘭東部的工業區“頓涅次盆地”。總而言之蘇聯人獲得了堅守歐洲部分的機會。

注意東線地圖中德軍完成了對莫斯科近乎完整的保衛

如果這還不足以造成失敗,那麼古德里安大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希特勒“一步都不準後退”的命令葬送了50多萬衝在最前沿的國防軍精銳(其中還包括幾個黨軍作戰單位),莫斯科周圍的工業區照常為紅軍生產裝備而德軍失去了閃電戰的主力軍以及領導者“古德里安”大將。之後在莫斯科正面中央集團軍的防區上出現了著名的“勒熱夫-瑟喬夫卡突出部”,為了保衛這塊充滿沼澤、丘陵、原始森林的土地,防禦大師莫德爾先後動用了41、46、56三個摩托化軍等東線幾乎所有的預備隊。而沒有足夠援兵的南線保羅斯第六集團軍最終全軍覆沒了。

注意地圖中央勒熱夫-瑟喬夫卡突出部的形勢變化

第六集團軍的全滅使德軍損失了東線戰場四分之一的軍隊,從此德軍開始大踏步的退回到本土。如果希特勒肯採納將領的意見放棄勒熱夫-瑟喬夫卡突出部拉平防線,將節省的兵力用於南線作戰無論是支援斯大林格勒還是補充到克萊斯勒將軍率領的高加索軍集團軍,德軍都可以取得1942年在南俄羅斯的戰役勝利,屆時就不會出現油荒甚至可以消滅蘇聯人的戰鬥意志獲得最終勝利。就算是希特勒一意孤行的要在勒熱夫-瑟喬夫卡突出部和蘇聯人決一死戰,如果他不亂干預南方集團軍作戰也不會出現斯大林格勒的慘劇。

進入1943年南方集團軍潰不成軍,注意此時中央集團軍終於放棄了勒熱夫-瑟喬夫卡突出部

正在中央集團軍鏖戰勒熱夫-瑟喬夫卡突出部時,南方集團軍也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山區兩個方向苦戰,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斯大林格勒市起初並不是德軍的進攻目標,南方集團軍雖然也是兵分兩路但主要是為了實現閃電戰的鉗形攻勢,主攻方向始終都是“高加索”的油田區,可能是希特勒在軍事地圖上無意中看到了這座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在心理上產生了它的政治意義比莫斯科更大的錯覺,為此不惜挪用南方集團軍一半的主力到斯大林格勒方向,而事實上德軍主要的將領都反對過分注重斯大林格勒,爭奪高加索的石油才是最迫切的戰略目標。

德軍敗在指揮失誤而不是裝備水平和規模

印尼次,1942年德軍身陷勒熱夫-瑟喬夫卡突出部、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三個地方苦戰,除此之外還有北方集團軍在列寧格勒血戰,而且這支軍團還包括原屬於中央集團軍的“霍特”裝甲集群和原屬於南方集團軍的曼施坦因軍團。尤其是後者是最不應該浪費在列寧格勒這個次要目標的,在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之後曼施坦因本應該跨過刻赤海峽經過庫班加入進攻高加索的行列,有了這支人數十多萬的集團軍克萊斯勒就有更大的可能拿下高加索。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是希特勒多路分兵的戰略思想導致了德軍二戰的慘敗,這不是武器多少的問題。即便是再有20000輛虎式坦克裝備德軍只要希特勒干預指揮的作用還在,德軍就無法獲勝。


兵器世界

我認為德國依然是輸。

戰爭的勝負從來不是依靠某一種武器,而是長期的戰略。

2000輛虎式,數目不小,整個二戰的德國生產的虎式加上各種虎式的變形甚至保時捷系列,也沒有超過1500輛。

某種程度上這可以側面反映虎式坦克的強大,但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自庫爾斯克會戰,虎式坦克嶄露頭角以來,德國已經處於戰略衰退期了,敗仗不斷。這絕不僅僅是因為虎式坦克數量不足導致的。

相反我們更可以看到,在三號四號坦克稱雄的時候,德國軍隊大殺四方,威力無比,儘管這些坦克甜薄脆,擁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這並不影響德軍鐵騎前進的腳步。

直到...虎式坦克出現以後,德軍再也跑不起來,迅速的轉入到節節敗退的防禦戰中。包括虎式的那些偉大戰績,也多是精兵、戰術、策略、地利情況下完成的,虎式坦克的確強大,但還沒有強大到真的能對抗蘇聯洪流的程度。

多加2000輛虎式,我們可以看看德國能做什麼?

首先,隆美爾嗷嗷待哺的非洲軍團肯定不用再跟元首哭窮了,將有大批的精銳裝甲加入。

其次,東線的作戰態勢或許能提升一下,能投入相當的虎式到前線,對蘇軍是個極大的威脅。

但是,這個質量能夠引起質變嗎?不能。

蘇軍整個二戰,採取的就是戰時共產主義,很早就進行了全民動員,坦克這種生產更是將集約化做到了極限,哪怕糙了點,質量不一,甚至偷工減料,但是它們並不弱,T-34系列坦克整體在那個年代是很先進的裝備。蘇聯也有意識的將主要生產大部用於T34的生產上,後期的T34-85更是足夠虎式喝一壺。

正因為虎式越來越玩不轉了,德國才會繼續研發虎王、鼠式等更堅甲炮利的新裝備。而同期蘇聯並沒有把什麼很特別的戰車推向戰場。他們對自己裝甲洪流的戰法很有信心。並且就戰爭動員上,蘇聯能達到9成,德國卻不瘟不火,動員上一直處於劣勢。蘇聯無非多付出更多的人命,但哪怕交換比更大,德國也沒有力氣維持火力了。

而美國生產能力更是巨大,謝爾曼坦克雖然被稱為朗森打火機,但實際仍不失為一種優秀的坦克車,失敗的是美軍的用法和作戰精神。但他們有空軍,不要錢一樣的飛機轟炸和制空權爭奪,還有太平洋巨大的百艘航母,德國只是投降的早而已,在工業機器完全開動的情況下,他們對美帝沒有一絲機會。

美蘇兩國不約而同的採用了暴兵流戰術,早已看準了德國的命脈,怎麼會輸?你就是加到一萬輛虎式,那也得看德國有多少人能開,有多少技師能進行維修,有多少油料能供使用,有多少彈藥能塞進坦克。

包括英法軍隊一起,整個盟軍在非洲採取的就是硬耗戰略,他們明白隆美爾雖猛,但歸根結底人數稀少,一場戰鬥下來,貌似贏得乾淨利落,實則損兵折將,幾輪下來希特勒都發了毛,覺得隆美爾太能耗了,一陣功夫沒見就把才送去的東西耗的七七八八。

再就是虎式坦克本身的問題了,這種坦克維護性能太差,內外交疊的雙負重輪過於複雜,以至於經常有坦克出現負重輪缺失現象——並不是戰損,他們八成是被煩躁的坦克兵乾脆拆掉扔了。

而且虎式雖然機動靈敏,戰力強大,但運動作戰距離太短,它只能作為一種前線戰車,通過運輸工具進行運輸,否則單靠虎式自己爬到戰場,怕是要在路上壞完。

注意,根據資料,當年的德軍後勤能力根本無法負擔太多的虎式,1400輛產量是長期數值,德軍真正擁有虎式的最大數量是1944年諾曼底登陸前的613輛。但是分散在東線、北非、西線等等,實際也沒有多少,往往一場戰役級的行動只有幾十輛甚至十幾輛虎式在活動。整個西線到年底只殘留23輛虎式能打仗,而這已經是德軍後勤的極限。

所以,你就算是給送去2000輛虎式坦克,元首也會罵一句MMP。

在德國難以為繼的戰爭資源影響下,它們也只能添油式的分類加入戰場,最後化成渣渣喂斯大林。

哪怕延緩了戰爭的進程,隨後而來的也將是鋪天蓋地的飛機雨,以及蘇聯的IS系、美帝的潘興重甲洪流。更別提那個終極大殺器——原子彈。

你覺得呢?討論討論?


王司徒老百科

我是軍事妹子,二戰末期德國很多虎式沒油可加,成了死老虎,所以即使給德國20000輛坦克也沒啥用。

如果德國擁有了20000輛虎式坦克的話,二戰的結果仍然是一個未知數,首先就是如果是二戰早期擁有了數量眾多的重型坦克,德國並不能夠確保自己擁有足夠的維護單位對行走裝置薄弱,傳動裝置容易損壞的虎式坦克進行維護。也就是說這20000輛虎式坦克能夠走上戰場的數量會遠遠小於20000這個數字。

如果這些坦克出現在戰爭中期,德國還不一定能夠獲得二戰的勝利,因為即使德國擁有了這些坦克,也不能保證自己絕對能打下巴庫油田,因為希特勒命令進入烏克蘭的軍隊背上進行作戰,最終困死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之前,如果沒有足夠的石油,這些油耗量極大地油老虎只能成為地面上難以動彈的要塞單位,最終被空軍挨個點名。

如果在戰爭後期擁有了這些重型坦克,德國的命運還是不能夠被改寫,因為油耗和維護的問題還困擾著德國人,而且在戰爭末期,除了油耗和維護的問題,坦克車組人員的短缺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這樣一來在戰爭末期原本戰鬥力就不夠高的虎式坦克的戰鬥力就更加令人擔憂了。

想讓這20000輛坦克發揮作用,除了要給這些坦克配備足夠的維護人員外,還要為坦克提供足夠的燃料和彈藥,甚至還要提供足夠數量的武器彈藥。想憑藉20000坦克就贏得戰爭的勝利,未免想的優點太簡單的,從德國所處的環境來看,即使是現代穿越者,也很難比希特勒做得更好


軍事新觀察

我看之前的幾位答主都說再加20000輛虎式德國也贏不了,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德國可以贏!

1

虎式坦克是世界上當時最先進的坦克,正面有10釐米的高強度裝甲,還有百步穿楊的高倍徑88炮。除了蘇聯的斯大林坦克其餘盟軍坦克都無法對虎式造成直接威脅,許多盟軍士兵都換上了 “虎式坦克恐懼症”只要聽到虎式的履帶聲就會渾身顫抖。

2

虎式坦克在整個二戰中只生產了1300輛,而他的主要對手t34則生產了4萬輛,通常情況下交換比是1比5,可見1300輛虎式並不能打過t34。但現在再加上20000輛虎式,根據1比5的交換比,蘇聯需要10萬輛t34才能打敗德軍。

3

再來說說之前許多答主說到的石油問題。

德國的主要石油來源是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油田。44年防禦羅馬尼亞時德軍200只有多輛坦克,但依然卓有成效的防禦了一段時間,只要再加300輛守住


羅馬尼亞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我認為德國可以贏


小胖胖166745215

這個問題就跟增加大和級戰列艦能否使日本贏得戰爭是一個意思。虎式坦克56噸一輛,如果按照每輛需要鋼材不低於50噸,那20000輛至少需要100萬噸鋼材,即便是能夠分配這麼多鋼材,沒有足夠的柴油也是扯淡。


儘管“饅頭”家族被虎式各種花式吊打,但美軍從未把坦克作為反坦克武器來使用,美軍的坦克是用來支援步兵的,而美軍在二戰時期就已經在考慮非對稱作戰的問題了。

首先,美國會考慮生產更多的B-29,比如說5000架,用來把梅賽德斯、寶馬、克虜伯的車間和煉油廠夷平。

並生產5000架P-51來確保轟炸機們能來去自如。同時,再生產5000架P-47把歷盡千辛萬苦開到前線的虎式坦克,全部“舔”碎在地上。

如果實在不知道造什麼,就援助毛子生產5000加il-2跟P-47一塊舔地。其實真的沒必要神話任何一種“明星”武器,根本起不到決定戰爭結局的作用,反而理念和資源才能最終決定勝負。無論德軍有多優秀,美軍只需要憑藉一個優勢就能抵消德軍所有優勢,那就是絕對的制空權!


別動我的ID

那我們需要感謝希特勒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了!

或者法國閃擊柏林,法波分區佔領德國!

兩三百萬噸鋼鐵扔進去造船業是沒有鋼鐵了,狼群沒有了。

再加上德國沒有油,就是造出來了德國也發動不了這麼多!全在倉庫裡扔著!

想想俄羅斯的坦克多不多全扔了,為什麼養不起!

沒有這麼多坦克兵!!沒有這麼多資源!所以美國絕對很明確的表示

自己選用什麼炸!

在技術不可能突飛猛進,資源卡死的情況下,生產力水平基本上就是恆定的了。

所以為了多造虎你是擠了戰鬥機呢,還是擠了火炮的生產呢?擠了戰鬥機,亦或者擠了黑豹呢?

擠了火炮?依舊是這張圖!德國末期可是被英美往死裡炸!

擠了黑豹?難得的好修一丁點的,換回虎式知道德國後勤對交錯負重輪的絕望麼?



自己想這有多絕望!

所有虎系列的東西都加起來還沒有t34和謝爾曼的零頭多,就是你加到兩萬了,依舊沒有這倆多,更何況你還得有大量熟練工去維修虎式!兩萬是什麼概念真是張嘴就來,虎式坦克五十多往上走的體重,兩萬多輛,雜七雜八下來就得兩三百萬噸的鋼鐵!

海軍不造了!空軍不要了沒鋼了!徹底鎖死德國資源獲取,德軍玩個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