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監管持續推進 互聯網金融行業備案尚未接近尾聲

2018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備案之年。在嚴監管的持續推進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較以前變得逐步規範和理性。儘管合規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完成備案的前提工作,但對於大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而言,合規並非易事。在分析人士看來,合規將貫穿互聯網金融平臺規範發展的始終,而備案其實是合規的開始。

不過,在備案結果未最終落地前,互聯網金融平臺頭頂無疑在懸著一個問號。在此情況下,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員對行業能邁入健康規範發展的軌道抱有莫大的期望,而對於投資者而言,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備案結果尚未塵埃落定前,對於是否追加投資多持觀望態度。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洗牌之際,監管的持續推進在促使互聯網金融行業漸趨理性和規範的同時,也使得行業內以政策為導向的市場競爭將展開。對於互聯網金融平臺而言,獲得備案無疑將迎來一定程度上的政策紅利。目前,大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已逐漸迴歸理性發展,逐步向合規常態化靠攏。

據瞭解,P2P整改驗收申報材料清單有不下10餘項,包括驗收自評報告、驗收問題自查指引表、佐證材料、重點環節專項審計報告、近3年年度審計報告、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結果、電子合同(樣本)、銀行存管協議、風險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以及承諾函等。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自前期備案大限落定後,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加班加點準備備案工作,逐字逐條對照監管要求的資料清單準備備案資料,尤其當時間逐步逼近備案大限之時,儘管申請驗收的備案資料可能達到上萬頁,但大多數平臺都齊心協力攻堅克難,趕在備案大限來臨前提交了驗收申請。還有平臺人士表示,就備案工作來講,其實從前年就已經開始了,通過上線銀行存管等初步籌備工作一步一步的在向合規完善著,直至監管的持續推進,各項監管政策的陸續下發,備案工作步伐開始加速,不斷調整合規步伐,上線出借人分級管理、信息披露專區並出具由專業會計所、律師事務所出示的審計報告、法律意見書、驗收自評報告等。

從互聯網金融行業情況來看,當前,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已經在官方網站公佈了由專業會計律師事務所等出具的網貸機構審核信息,包括財務審計報告、重點結果審計報告、合規評估報告等,而在信息披露、系統安全等合規方面,也大都取得了合規進展。與已經提交備案申請的部分平臺相比,也不乏一些剛剛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而在銀行存管方面,也存在少數平臺重新選擇存管銀行的現象。眼下,行業內雖傳出備案大限可能延遲的消息,但大部分平臺在對待合規、備案這個關鍵問題上,依然如履薄冰,毫未放鬆。

嚴監管持續推進 互聯網金融行業備案尚未接近尾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