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需要佛山模式?

何方明

这个问题严重不对啊,中国不仅不需要佛山模式,反而更应该反思佛山模式!

别看佛山现在是广东第三城,国内较发达的城市。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佛山模式”,佛山现在这个地区范围内,可以发展得更好!

最悲催的就是顺德,顺德当年可是和东莞不相上下的角色啊,最后被佛山兼并,成为了佛山的一个区。

顺德在改区以前,是中国百强县第一,拥有数量纵多、影响力超级强大的民营企业,是国内民营企业发展最好的地方。顺德市被并为佛山顺德区以后,曾经的发展势头再也没有那么强劲。顺德与东莞也开始有了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到现在已经完全无法放在一起比较了。倒是佛山市区漂亮了。

顺德被整残以后,广东曾经一度想恢复顺德的地位,以至于后来有了佛山市顺德区被广东省直管的例子,没错,现在顺德区是广东省直管的,全国罕见。但是,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顺德,再也回不去了。

佛山不仅搞垮了顺德,还有南海。南海市的命运和顺德如出一辙。如果南海顺德单独发展,他们至少可以发展成另一个中山东莞,可惜!

佛山有什么骄傲的,现在佛山的实力大部分都是顺德南海的底子。

所以,佛山模式真的可以借鉴吗?早该反思了!


苏绽

作为一个在佛山打工5年的屌丝,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忍不住说几句自己的拙见。

我所在的地方佛山顺德区北滘镇,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却有着两个千亿级别的企业,美的和碧桂园。

佛山的家具和瓷砖享誉全国,家电、花卉盆栽也是行业顶级。这些东西都支撑起佛山的经济发展。

按道理说佛山这样的全国GDP总量可以排到前20的城市,房价应该不低,但是去年的二手房房价5000多一点(随着今年广佛线修建房价已经翻了一倍不止)。但这些成就如果非要总结一种模式的话,那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像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都是十分低调的实干家,很少在媒体发表言论(可能是他们口音太重,哈哈😄)。

这样踏实做事的结果就是他们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创新。我曾在美的工作过,有幸亲历他们2012年壮士断腕地变革,大刀阔斧地改革拯救了美的,让它短短三年多时间就成为了行业领头羊。

美的也许就是佛山的一个缩影。制造企业不是没有未来,不是没有机会,就看你是不是真正与时俱进,是不是敢于大刀阔斧地革新。


孤独的刺客80后

佛山所取得的发展、正在面临的问题,温州、东莞这一类城市,也都曾经经历,以及正在经历。佛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

从列举的几个数字,不仅说明中国城市发展的普遍问题,比如资源错配、金融压抑,或也能从中看出这座城市的一些特质。

讲到佛山,有几个重要的点。首先是业绩,佛山的人均GDP超过北京、上海。麦肯锡做过一个研究,全球最有活力的75个城市中,有39个在中国,佛山排在第13位。佛山的人均GDP一路领先,接近15000美元,已超过了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12616美元,2012年)。

我就想讲几个数字。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的整体面貌,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为城市列出了三个条件:一个是人口超过300万,一个是GDP产值超过1000亿美金,还有人均GDP超过世界银行规定的高收入(12616美元)。据此,我们选出了16个中国最好的城市。如果按照人口排,其顺序是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武汉、青岛、杭州、南京、宁波。这些城市外国人都知道,然后就是佛山,排第11位。佛山外国人不一定知道。后面那些城市,也是众所周知的:沈阳、长沙、苏州、无锡、大连。佛山人口超过700万,但一半以上都是过去20年来的移民或农民工。

第二,我们按人均GDP,就是人均劳动生产率来排。这时佛山从11位排到第9位,超过了长沙、南京、北京、上海、青岛、沈阳、武汉等。另外,佛山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它是工业城市。1978年以来,佛山的工业占GDP比重增加了11个百分点,从51%增加到62%。然而这段时间内,全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从48%降到45%。

佛山的转型压力

虽然佛山有这么好的业绩表现,但我们的研究并不是想把佛山变成一个样板。佛山有很多问题,最大问题是将来怎么转型,它完全是靠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未来面临劳动生产力、劳工成本、资源成本、环境等各方面压力。

我们发现,佛山所做的事也非常普通。其他地方都在学这些,唯一不能学的,是它的地理位置:它在广州隔壁,离香港非常近,有比较独立的文化。

在佛山顺德调研时,顺德区长告诉我们顺德这个名字的来由。两三百年前,有一场农民起义,皇帝就说,我给你赐个名字,你自己管自己吧。所谓“顺天从德”,就是顺德。所以当地的传统,就是比较独立。

佛山的民营经济比其他城市先进很多,很早就关注国内市场,佛山净商品出口从2006年占GDP的30%减少到2012年的18%,其转向比温州(25%)、东莞(32%)、深圳(37%)更有效。佛山的30个专业镇,每个镇有一个工业集群,都跟全球供应链连在一起。此外,佛山吸引外来人员前来打工,当地一半以上人口都从外地来。佛山通过公共服务改革,使他们利用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保服务。

还有一点,是地方政府权力下沉。这比较特殊,但也不是特别难学,造成这种权力下沉的部分原因,是当时的人民公社把土地平均化了。(广东早到在人民公社刚垮台时,各个村、各个镇都有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就立刻把土地控制权下放到最基层的村、镇。佛山南海、顺德、高明各区全部有土地控制权。由此,发展到后来,村是最富的,有些村非常富,越到下面,因为对土地直接控制,这些地方也有了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通过财政和行政权力下沉到镇街一级,佛山鼓励了区内的竞争,政府从替代市场,转向推动和支持市场发展。

佛山的工业中几乎没有国有企业。虽然当地也有中国电信、四大银行这样的国企,但在工业领域基本没有。佛山最重要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多,当地每20个人就拥有一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GDP和就业。人口也是外来人口为主,而且很多都留下来生活。

我们跟佛山市领导讨论时,问他们,佛山成长有什么秘密?得到的答案是没什么秘密,因为佛山什么都不是,又没有资源,又不是省会城市,又不是特区。它唯一能做的,就是竞争,就是面对市场,因此是市场在资源分配上起决定作用。

我们看到,凡佛山面临的问题,都是全国的问题。中国每个城市成功的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问题都一样。因为问题往往跟宏观管理有关,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环境问题,这些都跟“条条”(编注:指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关。如果竞争的时候,“条条”不去设定污染环境的标准,那么地方就不去管环境了;如果“条条”对资金管得宽松,大家就都会去借钱。这些问题都一样。

佛山仍然面临制造业转型这个非常严峻的挑战。整个中国也一样,之前是世界工厂,将来怎么办?环境污染也是个挑战,最直接的方法是将生产领域转移到清洁行业,但这可能将污染企业迁移到更落后的上游城市,对环境的破坏可能更严重。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政府、企业和社会联合行动,制订可行的标准和程序,鼓励科学技术创新,更有效地执行环境政策。还有土地问题。佛山取得成功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很早就把农地用来做工业、商业。但如果全国都学佛山,那就是大问题。

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变成上海,在市场经济里,谁能成为上海、广东,是由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因素决定的。虽然,一些地方可以改变地理区位因素,比如修高铁,如果从东南亚通土耳其,跟欧洲、欧亚大陆一连,重庆就变成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人为因素确实可以改变地理环境、交通环境,但建了这些基础设施之后,最终还是市场决定,要看老百姓、企业、资金等等,流向哪里。

佛山最早的发展方式是“村村点火、步步冒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唯一可以选择的发展方式。佛山在做制造业时,不需要有CBD,不需要有中心城市,但要向服务业转型,向高增加值转型,就必须要有CBD。

所以,佛山抓住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机会,批了两个新城,一个是中德开发区,还有一个是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这两个东西,就是汪洋当时在广东提出的,要“腾笼换鸟”,经济发展以后,工业要向高增加值转移。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转。“腾笼换鸟”牵涉的因素非常复杂。一个城市要腾笼换鸟,新城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做的,目的就是要有资产、有负债,但最终目的是要改变、提升地区经济结构。现在的问题是,全国有300个城市,大家都要产业升级。在这个产业升级过程中,市场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底哪个新城会变成鬼城,哪个新城会变成未来的高新产业区域?这就是很大的问题。

佛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佛山来看,至少从官方数字来看,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地方融资平台未偿债务占当地GDP的比例只有13.8%,并不是很高。但在全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全国的比例高多了。


运营小白的进阶之路

不仅仅是中国要佛山模式,全世界都需要佛山模式。

首先,实体经济是佛山市特有的名片。佛山市是中国实体经济的一面旗帜。美的,格兰士,志高,碧桂园,海天,包含容声都是佛山的,红牛等等都是佛山市实体经济的佼佼者。几乎佛山南海禪城顺德的大街小巷,都有敏营企业。哪一天,又冒出个新的企业如雷贯耳。

其次,佛山市人,埋头苦干,真正的藏富于民之地。佛山人基本上都是老板,是富人。富而不贵,富不炫富,富在内在。基本上是保守性的。深圳人基本上是没有钱的人。

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等这些地方从生活富裕程度,离佛山的差距不是十年二十年。佛山人暗暗笑第一线城市,穷!

然而,佛山市没有城市,也没有乡村。但佛山市的孩子们回老家一律说,回乡下。我多次问,你回老家哪里?他们常常回答得我说不出话来。常常是广州,深圳,有时候武汉,长沙,成都。

虽然,佛山人认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乡下,但,很低调。不嫌贫爱富,总是平等待人。所以,佛山是一个接纳包容的城市。

每年佛山增加人口估计四十万,GDP实际量比上报数量高几倍。但佛山就这样从从容容的,低调!

佛山市就是中国需要学习的模式,但勤劳低调的精神学习起来谈何容易?

佛山是世界模式。


学思教育2

佛山的模式就是吞并,把周边发展好的顺德南海小市吞并到自己麾下,加上珠三角的优越位置,从一个三四线落后城市立马超过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成为广东第三城市。尝到甜头后,佛山的狮山镇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举吞并了5个镇,立马超过了长安虎门成为了广东第一大镇。

城市要发展不会一撅而就,但佛山的吞并模式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如果中国能吞并亚洲,GDP立马就能超过美国,所以中国需要佛山这种吞并的模式。


西方失败

不仅仅中国需要佛山模式,全世界现在都需要佛山模式。佛山是一个实体经济城市,全国先进的制造业中心。这个世界上不缺少聪明人,缺少的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从一而终的老实人。佛山城市的座右铭是:勤劳、务实、敢为天下先!

当前全球经济都是泡沫化严重,金融、房产、股票等虚拟经济吹起了一个巨大的泡沫,悬在虚拟经济透顶的达摩克利斯剑时刻会掉下来。佛山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由十大行业作支撑成为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陶瓷及其它建材、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塑料制品、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十大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

佛山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万元,一大批民营高新企业都在佛山,。佛山最重要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多,当地

每20个人就拥有一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GDP和就业。人口也是外来人口为主,而且很多都留下来生活。佛山的经济是由实体经济构建起来的,而不是房产、金融等泡沫经济。格力、美的、志高等一大批企业,在各自产品领域都进行了投入,研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佛山人的精神,佛山没有资源,没有特区优势,没有政策扶持。佛山人靠的是什么?答案就是:努力和智慧。没有虚假,靠的是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敢为天下先的佛山抓住机会,把危机变成了机遇,加速脱离早期“村村点火、步步冒烟”的生产方式。把过去的制造业进行升级,佛山抓住了机会,批了两个新城,一个是中德开发区,一个是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把制造业逐步升级换代,变成佛山发展的新动力。

佛山人很富有,但是佛山人普遍很低调。而且佛山人的资产很多,注意资产是能够产生财富的,财产是不产生财富的。比如佛山人说回老家,基本上都说是回乡下。平时结婚随份子也就几百块,不像江浙地区,动辄几千几万的。

佛山人吃饭,做事完全看不出他的傲娇之气,更多的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做事。富豪在大街上吃饭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佛山的实体产业,支撑了整个城市,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勤劳、务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佛山的房价也是外来人能够接受的了的,像很多城市的房价动辄翻倍的现象,在佛山比较少见。因为佛山已经有制造业拉动了GDP的增长,不像很多城市,通过抬高房价,用虚高的房价来拉动GDP。


嘟嘟读读

茂名、湛江、汕头等地区最需要学习佛山模式,革除自身陋习、甚至野蛮的恶习,敢于创新,借鉴先进文化,诚实做人,不要眼盯着经济发达怎样的优越条件,做好规划脚踏实、低调做人高调事,发展一村一品,村镇市扶持、指导,才能把经济搞上去。反思一下:出外创业的成功案例无数,而家乡不能与时俱进呢?


真难得Nm

首先佛山模式的特点是:佛山的经济支柱产业来自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样发达。

制造业:美的,格兰士,志高,碧桂园,海天,容声,东鹏陶瓷,新中源陶瓷和健力宝等企业都是佛山的,甚至连大众一汽也由于佛山零配件的供应发达而在此建厂,除了上述的家电、房地产、食品和陶瓷等,同样发达的还有五金、物流、家具和纺织等。

服务业:电商发达,有林氏木业,维意定制和骆驼服饰等;旅游业发达,有西樵山、康有为和詹天佑故居,祖庙等知名景区,也是南方最为重要的电影拍摄基地(目前大部分港剧和追龙,全球通缉令,妈妈的绯闻等电影在此拍摄),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还有龙舟文化(屡获国际冠军),武术文化(黄飞鸿和咏春),佛教文化(黄大仙和七仙过海),龙狮文化(是南狮的发源地)等;还有全国第三大的IDC机房即将落户西樵,进而将引入大量的客户呼叫中心人员;佛山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美称,很多饮食节目都有在此拍摄,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等,在佛山几乎能吃饭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大部分特色美食。

目前国家正处于产业升级的过渡阶段,佛山市成功的发展模式将是全国参照的典范,例如美的收购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厂家之一的库卡,从而发力4.0工业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佛山市依托本地传统发达的家具制造和纺织业,衍生出了一大批电商,为传统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优秀案例。


光量子

佛山模式,简单来说有几点核心内容:

1、民营经济发达。佛山净商品出口从2006年占GDP的30%减少到2012年的18%,其转向比温州(25%)、东莞(32%)、深圳(37%)更有效。佛山的30个专业镇,每个镇有一个工业集群,都跟全球供应链连在一起。此外,佛山吸引外来人员前来打工,当地一半以上人口都从外地来。佛山通过公共服务改革,使他们利用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保服务。

2、地方政府权力下沉。这比较特殊,但也不是特别难学,造成这种权力下沉的部分原因,是当时的人民公社把土地平均化了。(广东早到在人民公社刚垮台时,各个村、各个镇都有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就立刻把土地控制权下放到最基层的村、镇。佛山南海、顺德、高明各区全部有土地控制权。由此,发展到后来,村是最富的,有些村非常富,越到下面,因为对土地直接控制,这些地方也有了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通过财政和行政权力下沉到镇街一级,佛山鼓励了区内的竞争,政府从替代市场,转向推动和支持市场发展。

3、发展靠中小企业。佛山的工业中几乎没有国有企业,虽然当地也有中国电信、四大银行这样的国企,但在工业领域基本没有。佛山最重要的特点是中小企业多,当地每20个人就拥有一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GDP和就业。人口也是外来人口为主,而且很多都留下来生活。

4、实体经济为主导。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重镇,而且有多个中心城市,深圳、广州的服务业均很强势。部分珠三角城市和区域腾笼换鸟,效果并不明显,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没有意识到其部分服务业功能,已经被这些城市代理了。坚守制造,既符合国家大势,亦有利珠三角诸雄之间的错位竞争。一直以来,佛山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维持在60%左右。佛山制造成为佛山市最响亮的名片。逐步确立了家电、陶瓷等几大支柱产业,积数十年之功,逐步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制造业重镇。当其他城市为当初的投机付出代价的时候,佛山雄厚的实体经济,成为其崛起的根基。

5、本土经济能力超强。本土经济发达的城市,才真正是后劲巨大的城市。美的、格兰仕、万和、志高、海天、东鹏等著名企业,均崛起于佛山。佛山因此成为中国的家电王国、木工王国、陶瓷王国,建立了门类齐全,产业链相对完整,主要依靠劳动效率提高、主要依靠内需的产业体系,形成一种典型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在东莞震荡的非常时期,广东危而不倒,以佛山为代表的本土经济,居功至伟。

那么,佛山的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强。

首先是业绩,佛山的人均GDP超过北京、上海。麦肯锡做过一个研究,全球最有活力的75个城市中,有39个在中国,佛山排在第13位。佛山的人均GDP一路领先,接近15000美元,已超过了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12616美元,2012年)。

首先讲几个数字。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的整体面貌,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为城市列出了三个条件:一个是人口超过300万,一个是GDP产值超过1000亿美金,还有人均GDP超过世界银行规定的高收入(12616美元)。据此,我们选出了16个中国最好的城市。如果按照人口排,其顺序是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武汉、青岛、杭州、南京、宁波。这些城市外国人都知道,然后就是佛山,排第11位。佛山外国人不一定知道。后面那些城市,也是众所周知的:沈阳、长沙、苏州、无锡、大连。佛山人口超过700万,但一半以上都是过去20年来的移民或农民工。


第二,我们按人均GDP,就是人均劳动生产率来排。这时佛山从11位排到第9位,超过了长沙、南京、北京、上海、青岛、沈阳、武汉等。另外,佛山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它是工业城市。1978年以来,佛山的工业占GDP比重增加了11个百分点,从51%增加到62%。然而这段时间内,全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从48%降到45%。

总结一下,佛山模式值得借鉴,就是要研究问题所说的坚固厚实的实体经济、强盛丰茂的本土经济、富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参考作用。


商业小道消息

佛山所取得的发展、正在面临的问题,温州、东莞这一类城市,也都曾经经历,以及正在经历。佛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

从列举的几个数字,不仅说明中国城市发展的普遍问题,比如资源错配、金融压抑,或也能从中看出这座城市的一些特质。

讲到佛山,有几个重要的点。首先是业绩,佛山的人均GDP超过北京、上海。麦肯锡做过一个研究,全球最有活力的75个城市中,有39个在中国,佛山排在第13位。佛山的人均GDP一路领先,接近15000美元,已超过了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12616美元,2012年)。

我就想讲几个数字。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的整体面貌,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一些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